安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和区域的历史记忆,也是联结民族和区域情感的文化纽带。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非遗传承后继乏人,传播手段传统单一,传承内容受时空限制等等。在新媒体时代下,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将为非遗保护打开新的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焦作地区;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6-0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人的活态传承实践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不仅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文化成就,更是联系该群体和区域的重要文化纽带。近年来,对非遗的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国家对非遗保护高度重视,并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明确要求,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1]早在2011年,我国便专门立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界定非遗定义、门类以及保护措施等,各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条文,对区域非遗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新媒体越来越多得参与文化活动中,如何利用好这些新技术手段对非遗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科学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焦作地区非遗概述
焦作市地处河南西北部,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焦作太行山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址,文化遗址的留存证实了焦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焦作地区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2项,囊括了非遗所有门类,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全省17个地市中名列前茅,占比高达11.50%,由此也证明了焦作地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焦作地区非遗数量大、涵盖面广、地方特色浓郁,在255项市级以上非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八极拳以及四大怀药的炮制技艺。[2]
二、焦作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
非遗传承是一个活态化过程,记忆着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生活状态与文化基因,同时又呈现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状态,不能与时俱进的非遗终将走向僵化与消亡。
(一)非遗受众认知度较低
陈式太极拳在焦作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中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与认可,知名度较高,“一赛一节”“两山两拳”都为陈氏太极走向世界助力,但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和氏太极在公众中的认知度却相对较低。在一项针对焦作市民非遗认知度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并熟知焦作地区十三项非遗项目的人数仅占1%。这主要是因为焦作地区大多数非遗项目仍然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进行代际传播,其传播范围相对狭窄。尽管一些传承人意识到新的传播方式可帮助其扩大影响力,对项目保护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大多数传承人年龄偏大(据统计焦作地区1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77.78%),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没有学习数字化新技术的能力。
(二)非遗传播手段传统单一
公众认知度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信息传播,传播手段与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传播带入了全新的时代。数字化技术主要是指以电脑为主体,通过多媒体辅助,将各种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进行集合整理,经过互联网将这些资料进行组合传播的技术。利用数字化新媒体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简单易操作的微博、微信,到技术含量较高的APP小程序,包括近两年大火的移动直播、抖音短视频,中国的传播方式已经从大众传播进入了分众传播、精细化传播的时代。[3]
(三)非遗创新能力不足
非遗能否创新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非遗是活态传承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是一种符合非遗本质的可持续保护方式,尤其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更需要在创新中求生存。非遗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非遗在适应社会生活中产生活态流变,融入当代生活,非遗在不停地创新中获得生机。
三、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策略
數字化技术具有便捷性、交互性、吸引力强等特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遗保护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针对焦作地区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保护策略。
(一)规范非遗数字化保护秩序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时间节点,在2020年要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
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传播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大量自媒体的存在,传播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传播秩序的混乱。作为地方性政府要为非遗保护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措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条文。首先,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在传承人认可的基础上,保证非遗数字化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本真性;其次,规范数字化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对因非法传播造成非遗损失的要追其责任;最后,制定数字化保护细则,使数字化保护工作专业化、常态化。[4]
(二)打造全方位非遗数字传播平台
据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
1.建立非遗数字档案和活态博物馆,实现非遗记录科技化
2017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非遗大数据平台,为非遗项目设置了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唯一的国际标识编码,为非遗数字档案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要加快建立体系完备的数据档案,提供非遗的存储、检索、申报等功能。
2.加快建设“三微一端”,畅通非遗沟通渠道
微博、微信、微视频和新闻客户端是人们日常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建设好非遗“三微一端”是地方政府传播非遗信息的有效手段。
微博、微信普及率较高,非遗传承人与保护机构可利用两维的便利性与受众及时沟通。目前我国微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微视频以其可视、可听、可感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非遗项目可利用微视频强化公众对非遗的认知。新闻客户端是地方政府传播非遗的官方渠道,地方政府可通过客户端发布非遗权威信息,同时也能做到非遗信息的及时反馈。[5]
3.加强与数字化新媒体合作,扩大非遗影响力
影响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非遗项目对年轻群体缺乏吸引力,导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非遗项目无人关注。传统的非遗传播手段与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之间有较深隔阂。非遗与数字化新媒体的合作能打破年龄壁垒,为非遗赢得新的生存空间。[6]
2017年光明网联合斗鱼平台进行非遗直播,引发了约3000万人的关注,拉近了受众与非遗之间的距离;2018年抖音APP将聚焦点放在中国戏曲的弘扬,黄梅戏、豫剧、昆曲等地方剧种备受关注,深层次发掘了非遗魅力;2019年网络游戏《梦幻西游》在全球游戏用户支出排名中位列第七,潜移默化中传播了非遗文化。
但在与数字化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中也要注意不能过度消费非遗,既要发挥平台优势,又要保证非遗的主体地位。
(三)充分利用非遗+电商数字营销模式
非遗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但多数非遗尤其是手工艺类非遗最终以物质形态呈现出来。将这些非遗产品销售出去,一方面可以为传承人带来实际收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区域文化自信,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5G时代的到来,对地方非遗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政府要加快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步伐,帮扶非遗传承人利用好数字化新媒体,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的非遗服务,促进地方非遗打破时空限制,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荣梅娟.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J].智库时代,2018(42):265-267.
[2]彭聪、赵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态的传播创新——以安新芦苇画短视频呈现为例[J].出版广角,2019(01):49-51.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18-10-09(01).
[4]高莹.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2):22-23.
[5]薛可,龍靖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文化遗产,2020(01):140-146.
[6]余日季.AR 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