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凤丽
摘 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对于师范类培养质量是一次考验,认证标准的框架中明确了教育实习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本文结合美术教育专业的特性,以师范生参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环节为例,进而丰富了教育实习的环节,实现了优化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目的。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教育实习;校园文化建设;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9-00-02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育实习
师范类认证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類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概念和内涵,熟悉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原则和要点,对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师范类认证标准强调培养质量和产出导向,学生的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尤为重要。教育实习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思想、文化知识、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可以使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加深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实习。教育实习的内容主要以实习生跟岗听课、上课、班级管理等几个方面,也包括批改作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际上,由于专业的不同,实习生不能完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比如,音乐、学前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排练,美术专业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就建设,比如板报制作、校园文化墙的绘制制作等等。[1]
二、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源泉,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凝聚力所在,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园文化墙是学校在教室、走廊与室外各种墙面进行具有教育意义和宣传功效的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方面的装饰与布置,同时也是展示学校内涵的场所。国外的小学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也非常重视,比如美国的卓越中小学校园文化是在美国精英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与学校定位的精神文化一脉相承。优秀的校园文化会为校园赢得良好的口碑,因此,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墙是本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显性标记,通过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的墙面,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文化、特色活动等文化内涵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示。本次美术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育新小学,是一座近百年的老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同时也是一座非常具有美术特色的学校。近年来育新小学致力于打造优雅校园,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立德树人责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墙的建设,校园内墙面文字的题字书写与校园墙面的绘制。校园文化墙的设计与制作分几个步骤:第一,校方和实习生沟通交流,根据学校校园文化定位进行构思立意与小稿的设计;第二,绘制小稿,反复协商、沟通交流以确保小稿在构图、色彩、立意等能达到相应的宣传效果;第三,绘制墙面,将小稿等比例放大到墙面,起稿,涂大色调,精细刻画,最后调整。[2]
三、美术专业通过参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实习
通过这次教育实习,实习生们不仅仅在教学工作上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进步,通过参与小学校园文化环境创设,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关着门办专业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们走进学校就是为了走出学校,在小学参加校园文化墙的制作,一方面为学生积累了专业经验、提升了专业能力;与学生在校园里、在画室画板上画画不同,校园文化墙能够锻炼学生处理大幅画面的能力,对于色彩、构图、造型乃至意志力都是一种提升和考验;一方面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在校园文化墙的建设中要和校方领导沟通,互相之间的沟通,这种关于工作任务上的沟通为今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参加校园文化墙的绘制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从最初的小稿,定稿,再到后来上大色,精细刻画,都需要彼此的信任与配合。基于此,教育实习对学生来说是思想、文化、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同时契合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倡的提高培养质量,重视产出导向的倡导。[3]
四、对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第一,在当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校园文化墙作为隐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视觉设计是小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和乐趣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优秀的校园文化墙让人的灵魂和文化精神自由的沟通,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小学校园文化墙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打造小学办学品牌的定位具有积极的作用。小学校园文化墙承载了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宣传功能,积极研究文化墙的设计方案,优化文化墙的功能,将其具有的宣传功能发挥最大效益,对于学校的形象和品牌定位大有裨益;第三,校园文化墙的建设和研究对于师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与情感交流具有积极的影响。校园文化墙的设计实施需要师生的高度参与,所谓活动育人,通过参与、积极合作,让学生更加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以人为本,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4]
五、美术教育专业优化教育实习中的不足与整改方向
美术教育专业实习优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人数还不够多,覆盖面还不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的限制于自身的经验等原因,校园文化墙的设计创新性不够强,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绘制与制作方面,细节表达等方面都有提高的空间。同时,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优化在专业特色方面也不会局限于校园书法文化墙(如图1)和校园装饰文化墙(如图2)的设计与制作,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比如班级板报的制作,教师走廊文化墙的制作,室外整个校园环境的优化与设计制作等都是今后教育实习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实习中需要在做出整改:一方面是在基于美术教育专业自身特色与特点的基础上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和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在双导师制度需要进一步推进,校内教师指导与小学教师指导相结合,加强与小学的深度合作,遴选优秀的小学教师走进校园,为实习生做讲座,带领实习生走出校园,听公开课,真正发挥双导师的作用;第三方面,增加深度合作的小学,选择具有良好美术教师师资的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提高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实习效果,如何能够更加符合国家、时代、社会对于师范类毕业生的要求,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对于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讲,如何将专业特点与教育实习达到更好地融合,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在校外转化成真正需要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上不断的自我追求与探索。因此,这更需要在学校教师实习乃至定岗实习这些环节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是国家师范类认证所重点强调的做好产出导向,在师范生培养的道路上,所有人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云云,孙海波.校园文化墙建设价值评析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9(18):4-5+8.
[2]郑海珍.保定市区小学校园文化墙的视觉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16.
[3]王丰.让校园文化墙展现出教育的魅力[J].教书育人,2018(32):57-58.
[4]孙建.重庆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墙设计优化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