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昕
【摘要】高三课程更倾向于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对于常考的知识点要在脑海中深深记牢。高三的模拟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模拟考试不仅能检测学生的总体水平,还能暴露学生的薄弱部分,从而能够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复习。老师通过讲评试卷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对小组合作方式在高三地理试卷评讲课中的应用做出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三地理;试卷评价
试卷评讲是对于知识综合运用的讲述,通过试卷的讲评,同学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也能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的运用,从而对错误的题目产生一定的印象,避免自己下次出错。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试卷的讲评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吸收,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学会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增强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一、高三试卷评讲课中面临的问题
1.时间限制
高三是一个学生奔向大学的关键时刻,在这样一个时刻下,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对于试卷讲评的课时老师安排的相对较少,而大量的试卷模拟,也让老师不可能将每一张试卷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到详细讲解,有可能会遗漏一些小问题。个别同学可能会对知识点产生疑问不能及时的解决,之后也可能会越堆越大,从而形成学生的理解盲区。对于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将常考的知识点做到全部理解,吸取每一次考试的教训,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成绩。
2.讲评效果差
因为课堂时间少,老师对于试卷的讲解速度也会很快,学生需要认真的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不然就会在课后全然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老师在讲评过程中可能会将知识点大体一说,不再详细展开,这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导致学生听不懂不爱听,对于课堂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反感,越来越不爱学习。不再喜欢听老师讲解问题,也不再热爱学习。老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要注意估计学生的理解进度,充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二、地理试卷评讲课的策略
1.小组合作模式
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考试中总结成功之处,反思不足。反观我们的教学现状,“试卷讲评”惟有讲究“质”,方能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试卷讲评课堂中让学生积极讨论试卷内容,将自己不会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小组讨论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汇报给老师,老师对于学生不懂得问题再展开详细的解答,这样学生对于试卷的知识点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在听取老师的讲解时就会更加的容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不断的进行复习巩固。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将无聊的知识点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去学习,老师愿意去讲解,也能够缓和高三的巨大压力,让学生们可以对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讨论成果,严格监督学生学习。
2.小组合作模式的反思
小组合作模式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中鱼目混珠,不积极思考,参与学生们的讨论,甚至讨论与课堂试卷无关的话题。所以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听取小组讨论的问题,对于不懂得问题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充分讲解。教师以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目的。小组合作的方式存在利弊,可以通过老师不断的变换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最大课堂吸收率为准不断改进小组合作的方式。老师可以拟订小组名单,通过优秀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的进行自我复习。
3.例题分析
笔者在本文结合2018年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进行实例分析,选取试卷中的几个典型题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试卷讲评研究,以一道图文资料阅读题型为例:为研究天坑发育过程与天坑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某地理科考队调查广西某天坑群时发现如下图所示:初期草本被子植物居多,且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成熟期演替常绿乔木群落;退化期常绿乔木数量逐渐减少,耐旱落叶乔木增多。
(1)推断初期天坑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特征。
(2)指出初期至成熟期天坑的变化,并说明其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围绕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教学评讲环节设计首先针对(1)问,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于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进行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启发学生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象征着土壤环境如何,并带领学生共同结合题中给出的岩溶地貌图,明确初期天坑中植物的生存环境为“潮湿、阴暗、土壤层较为稀薄”。其次针对(2)问,教师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要求学生结合图示讨论成熟天坑和初期天坑的不同,组长综合小组同学意见课堂回答,教师做出总结“成熟天坑底部土壤厚度增加且面积增大,坑内存在碎屑物数量增加的可能性、植物的倍数、种类也会随之增加”,教师启发学生这些不同特性对于植物群落存在着什么影响,例如光照环境的改变、生长空间的改变,学生进一步开展小组交流,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问题,讲评时就应该及时补充、完善。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把错误的答案分类。针对具有典型错误的代表题,教师精心设疑、点拨,耐心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悟深、典例评讲的重点是挖掘题目,老师总结的高度就是学生高考的分数。既要总结答题的步骤策略,又要提炼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总结出针对此类问题行之有效的做题方法,解题技巧,注意事项等,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高三地理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的模式既有好处也有弊端,老师和学生要积极地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中心开展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发言积极性的锻炼,通过教学引导与教学启发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问题,以一份或几份试题为线索,将涉及到的知识讲深、讲透,并将没有反应出来的知识加以延伸、扩展,对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作全面整合,突出主干内容,强调知识联系。
参考文献:
[1]刘国营.“小组合作”策略在高三地理试卷评讲课中的尝试和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7):58-59.
[2]程志华,陈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三地理备考策略[J].地理教学,2016(16):24-27.
[3]刘导.协同教学在高三地理试卷评讲中的尝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