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0-10-09 11:18梁佳
速读·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不足心理健康

摘要:素质教育近些年来在教育界有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心理健康也慢慢的受到了人们得重视。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很多年,但也是近几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应试教育还是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还是以分数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致使很多学校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忽略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故而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这关系着我国众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关系着素质教育是否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足;意义;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中很容易遗漏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重视起来。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發展的关键阶段,做好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只有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会出现哪些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如何加强之后。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家庭的作用,才能够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而后小学的素质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

(一)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然,绝大多数的父母和老师还是是用分数来判断孩子是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当孩子的分数发生比较大的变动时,需要面对的并不是去发现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动,主要原因发生在哪?而是无尽的数落和职责,父母和老师并不关注孩子落后的原因而只是说你为什么会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为学生自身分数发生上下浮动时,心理状态很不稳定,极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此时往往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如学习态度十分消极、抵制学习、上课不专心、厌学、不愿意交流问题、喜欢独处等现象。严重的更甚会出现自卑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一种轻视自己,贬低自己的情绪状态,觉得自己并没有其他学生优秀,自信减少,不敢轻易尝试新鲜的事物,非常害怕自己在尝试的过程中会失败。小学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一旦产生这样那样的消极心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学校和教师对心理教育认识不足

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学校,这就使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目前阶段我国中小学大部分学校并没有专门配备心理老师。大多数还是兼职心理教师。在学校有的会把心理教师和其他老师完全分离开来,没有意识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教师的配合,只有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融合到学校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够使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发生积极作用。其次,很多学校虽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的课程,当今的教育大环境下,学校前面的追求升学率,使学校老师的关注点都在成绩、排名上,这些课程往往会改为自习课或者直接被教师占课。这种情况老师怎么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

(三)缺乏专业化指导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并非都是专业学习心理学的老师,但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虽然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且会运用到教学当中,能够判断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这都只是一些较片面的、容易判断的问题。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班主任对心理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了解、掌握。但当然班主任很多对该方面没有掌握,判断问题也没有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出发,这就导致对一件事情的评判不能够公平公正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产生心理问题。

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益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快速的阶段,在此阶段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有效的促进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校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平时注重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在此基础上会使学生的心理是积极向上的,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状态上有很大的转变。面对学习是积极的、向上的、客观的,不会产生学习不认真、考试焦虑、敌对、孤独等的情绪问题;这会使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升。

(三)有效预防心理疾病控制中心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就是防止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绝大多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当老师能够积极发现学生日常生活或言语中有异常时,积极采取措施,是心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抑制心理疾病的出现。

(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

通过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在面对自己遇到的一些事情时能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正确的认识事情的利弊。对自己成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学校除了正常的授课课程之外,开设专门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请专业的教师讲授知识、组织学生探讨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健康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以及重要性,提高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心理沟通和辅导,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心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于此同时,有必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开展。不再让学生拘泥于课本知识,改变教学理念在不同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能使学习态度更好,从而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想要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给学生提供专门学习的地方,在这里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基础的。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校获得足够的尊重;学生与教师平等的交流能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很强的自信心……这些都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学生感觉到一种归属感时,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将发生很大的改变。

(三)提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小学应加大对懂得心理的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学校应专门引入从事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工作的教师,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才不断地涌人教育事业。加大对在校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次数,谢谢培训不能是简简单单的培训,一定要能够与实际结合起来,能够让老师很容易的引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必要情况下可以检测在校教师的学习成果。对于那些在培训后测验中成绩优异的教师,可以让他们专门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加强学校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家校合作,给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说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远比在家里呆的时间多得多。但是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倘若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的社会声望不高,這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心理,比如:担忧,孤独,自卑,压抑,独处等等问题,学生把这种问题带进课堂中,如果家校不能够合作老师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从而解决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建立家校合作,老师与家长之间能够很好的沟通,强调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教授给家长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全方位给学生最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论述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体现的一些不足从而提出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家校合作的措施。在素质教育中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不好,其他的都可以免谈,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好,他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才不会偏颇,才能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和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1):97-98.

[2]鲁忠义,王德强,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薛彦华.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梁佳(199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石家庄市桥西区河北外国语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不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