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印发执行以来,议题式教学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教学最火热的话题,以议题为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逐步成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展示。本文分析了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从“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建设‘师生互动型课堂”、“更细致地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有利于动员全体师生参与更底层的教育实践改革”等角度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了以核心素养基础的议题式教学进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列举了相关策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
以议题式教学为基本探索方向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议题式教学便这样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活动型”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便是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活动性”与“内容性”的辩证统一,“活动性”要求课程有合情合理的形式创建,“内容性”要求新课标目标由浅人深逐步传到给学生。议题式教学就是集形式和内容于一体的辩证教学法,它既融合了课程的基本信息,又创设有效的学习探究环境;既具有价值观上的引领作用,又包含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
一、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整合性、开放性、思辩性和引导性是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性,这些特性是从“议题”的一些基本特性出发的而衍生出来,对“议题”性质的界定可以体现出我国新课标教育方法变革的基本逻辑及其意义要求。议题可以解释为“议论的题目”,相比于相比美国课堂的历史悠久的“议题中心式教学”,中国的“议题式教学”更加鲜明地体现出中国智慧。“议题中心式教学”已设立“两难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议题内容、揭示议题的本质问题,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议题式教学”追求的是实际性、实践性和科学价值的认同性,把内容和形式、主导性和主体性融合统一。从新课改的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早期倡导的“启发式教学”要求尊重主体性,因此,由启发式教学到议题式教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便是一个尊重学生主体性和统筹教师主导性的融合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实践探索的重要教学创新成果。
议题式教学与很多素质教育的理论要求不谋而合,整合、开放的平台式建设可以发展本教学方式的内在属性,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思辨从内部要求参与者要养成基本的素质,引导有要求教学实施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这样以来,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都科学地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进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等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法论。简而言之,议题式教育在现有教育体制机制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和基础面的教育体制改革等诸多问题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建设“师生互动”型课堂;更细致地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思考,还有利于动员全体师生参与更底层的教育实践改革,为宏观的高层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实践案例。
(一)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建设“师生互动”型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一样、。在具体教学方法中,我们倡导“和学生做朋友”“做学生的导师”等等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做学生知识学习的导师,更要做学生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导师。“师生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为基础,而议题式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上可以切实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课程中,如何把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等的概念性、理念化的东西如何落实到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首先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职业愿望和兴趣之处,发现很多学生对公务员的工作很感兴趣,于是动员学生去自主收集公务员的相关资料,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给学生做基础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初步认识。然后,与有关部门沟通带领学生实际体验公务的工作环境和一般性的工作内容,参观完毕后,引导学生找出網络上对公务员工作的各种评价,分别进行讨论和辩析,引导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公务员岗位的爱岗敬业和爱国的事实,从而给学生具体而深刻的实践感受和理论认知。
(二)更细致地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这些核心素养是集政治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的基本素质教育。“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议题辨析——深化探究——科学评价”这是议题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时时贯穿着议题的自主性的讨论过程,体现出议题式教学的整合性、开放性、思辩性和引导性。
例如,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在传统的课程中,类似的议题常常以“单元讨论”的形式出现,教师或是自己直接讲解、或是只提出主题和题干性的结论、甚至是直接略过不学,这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师对基本教学认识不够到位,同时,受到了功利主义的“高考指挥棒”的牵引。在议题式教学中,学生首先要了解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政治权力与义务”和政治参与是什么?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作用?尤其是要“政治权力与义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相联系起来,如“如何看待理解和规劝自己身边常见的乡村选举中的乱行使选举权的人?”“如通过履行政治性权力来解决校园中存在的性骚扰和校园暴力事件?”用合理的科学的议题讨论来总结知识、启发思考和凝聚政治共识等等,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方向。
(三)有利于动员全体师生参与更底层的教育实践改革
新课改执行以后,“活动型”的课堂逐渐变多,教师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职能,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自己做好主导者的角色。但“活动型”课堂对教师现场掌控能力、思辨能力、教学技巧和知识水平等等能力都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检验,很教师不愿意积极的挑战自我,所以很多活动课程大多数就走了形式主义的过场。正在探索中的议题式教学给老师和学生都安排合理的位置和相应的任务,这种任务不是空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地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以议题为基本内容和形式的具体的科学的实践中去。同时,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把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科和学科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方法和过程也有了更多的借鉴意义。这从根本上调动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参与度,有利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加优质的高等人才。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及其注意事项
前文已然提及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性,即整合性、开放性、思辩性和引导性。这四点特性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整合性要求内容上的全覆盖,引导性时强调议题式教学的方向性,开放性和思辨性是在内容、形式上的宏观要求和基本准则。整合学习内容和课本资源,优化议题选择的科学性可行性;领会新课标的学科核心素养,统筹传统教学和议题式教学;做好课程规划和记录,不断完善议题式教学具体过程;这样的全方位实践有利于更深入地探索和掌握议题式教学的规律。
(一)整合学习内容和课本资源,优化议题选择的科学性可行性
以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为例,有“走进哲学问辩人生”“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坚定理想铸就辉煌”四个议题,这四个议题是教材编撰者设计的议题,其实际性和可行性还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例如,“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的议题中要求学生感悟哲学、提高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进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提供的素材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量子物理学、对马克思的评价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要科学理解并整合这些素材,哲学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底层的教学需要。这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动员学生寻找相应的素材,再和课本素材优化组合,这样,既有利于动员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单纯哲学问题过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探讨议题选择可行性是长期的、具体的和实际的问题,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二)领会新课标的学科核心素养,统筹传统教学和议题式教学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是主题式教学的一种教学的知识内容和议题选取基本由老师代理,课堂活动也是也是简单的、表面的讨论议题,最后有教师总结。并且时间分配,学生参与等问题也来不及仔细研究。从新课标的相关规定,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核心素养来看,在议题中加入课标要求和能力素质培养等传统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实行和推进议题式教学。因此,我们在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正确地审视和评价传统的教学方式。
此外,教师还要做好课程规划和记录,把短期的学习任务和长期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要记录学生每次参议议题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分析研究议题的优缺点和形式的设计,不断完善议题式教学具体过程。议题教学不是教师“自做自事、自说自话”的过程,而是动员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深化学习能力和提高思维方式的过程,因此,正确依靠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结束语
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也是教学研究应有的方法。教育是情感精神的投入,也是理性科学的投入,议题式教学是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平台,其重要的原则就是开放性和整合性。我们一线的教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为指导,坚持包容古今、融合中外为我所用的态度,在一线教学积极实践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议题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元.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议题式教学[J].教学,2018(08):48-49.
[2]鲍宇超,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文,2018(08): 1268-1271.
[3]朱秀锋,精选政治课教学案例,培育高中生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浅探[J].中学教育参考,2019 (09):47-49.
[4]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1):35-36.
作者简介
徐萌(1997. 01-),女,民族:满族,籍贯: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渤海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