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痴不癫

2020-10-09 11:16曾宝俊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5期
关键词:达尔文岩石科学

曾宝俊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的原文为: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假痴不癫”是一种表面痴呆、暗里充滿智慧的伪装现象,以达到迷惑对方、缓兵待机、后发制人的计谋。它也是韬晦之计,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表面上装疯卖傻、碌碌无为,以掩盖自己、迷惑对方,最终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灵活应用类似的计策谋略。

在科学课堂上,孩子们的脑袋里充满了无数个小问号,他们常常提出各种问题,而有些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该怎么办?是直接回答不知道,还是搪塞一下?或是将问题当“皮球”踢回去?

2004年11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南京航空学院作报告。在互动环节,丁教授回答大学生们的答案,让人击节称叹: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不知道。”

三问“三不知”!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感到意外。

“您为什么老回答不知道呢?”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不能回答知道,更不能猜。”

丁教授的回答掷地有声,赢得了满堂喝彩。

好一个“不知道”!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丁教授不一定要说“不知道”,他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过,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科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

目前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岗位上转过来的,很少有科学教育专业背景。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即使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要想应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般教师仅仅凭借在中学和师范院校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还不足以应付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

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鞭策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与丁教授“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上的表现。当他演唱刚到高潮之际,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很多时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无所不知的。拿我自己来说,我的职业是教师,可是自从女儿上学之后,我说的话就经常失效,她回击我的武器往往是“我们老师说的……”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让我知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那还是我刚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学生问我一个有关岩石的问题,而我对这种岩石并不了解。于是我让这个学生回家问他父亲,他父亲是某大学专门从事地质研究的。第二天,这位学生带来了一封信。在信里,学生的父亲详细阐述了有关这种岩石的知识,还特别进行了一些知识拓展,以备他儿子的拓展性提问。信中还善意地表示,他此举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信和尊严,因为他的儿子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孩子,特别佩服无所不知的教师。我非常感谢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同时我也特别珍惜自己的教师形象,因为我知道,我能够蒙混过去今天,却不能应付学生下一个“刁钻”的“问题”。事实上,我不是一个“百事通”,我把孩子父亲的信交给学生,让他阅读,这位学生满意而归。

其实,教师是不可能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的。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一些数据。

1.已知的科学知识的量非常庞大。科学中大约有超过50000个不同的研究领域,有超过120000种技术杂志正在发行,据统计,每人必须以每小时400万字的速度阅读,才能跟上所有科学发展的步伐。面对这么多的科学知识,被孩子们问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是不足为奇的。

2.现在所认为的科学事实在将来可能会过时。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几年后或许会被不同的内容所取代。例如,1956年前,生物教师坚持让学生记住这样的事实:人的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有24对。1956年后,人们发现人体染色体是23对而不是24对。

3.科学的概念还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科学调查往往导致先前已被接受的理论被抛弃和另一个理论被采纳。今天教科书告诉我们,光是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光子组成的,此前光一直被认为仅有波的性质。相类似的,随着冥王星的出局,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变成了现在的八大行星。现在关于板块的理论认为,地球的大洲和大洋是存在于运动板块上的,此前的观点认为大洲和大洋是永恒的、不变的。

面对这些,你会发现无论你研究和学习了多少科学知识,总是不够的。所以科学教师对学生说“不知道”是必然的结果。

一次,有位学生在上完课后对我说:“数学老师说,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听了先是一喜,没想到我有这么好的评价。但紧接着又是一忧,我有那么博大精深的知识吗?不可能!于是,我用我国科学启蒙教育家刘默耕先生的一句话回答这个学生:“老师哪有那么厉害,你们看的书、看的科学方面的影片多,你们知道的知识加起来肯定会比我多。”显然,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知道也装着“不知道”,就是一种“假痴不癫”的教学策略。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从小就爱幻想,他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他的父母充分重视和爱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去努力探索,这为达尔文能写出《物种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到花园给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成长。别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衣穿,才有饭吃。泥土太宝贵了。”

听到这些话,小达尔文疑惑地问:“妈妈,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妈妈和蔼地回答他。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呢?”达尔文接着问。

“是上帝!”妈妈耐心地说。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小达尔文打破砂锅问到底。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呢!”

于是,达尔文开始努力学习,以解除心中的一个个疑问。

我在执教《常见的岩石》一课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在学生了解了岩石的一些特点后,我要求他们选择一种标准给自己带来的岩石分类。学生兴致勃勃地把千辛万苦找来的岩石都拿了出来,边摆弄边观察,并给岩石分类。

这时候,有位学生拿起一块灰色的石灰岩问我:“这是什么岩石,应该属于哪一類?”我顿了一下,故作遗憾地说:“很抱歉,这块岩石老师也确定不了!不知道你们手上还有没有比较‘特别的岩石?”

话音一落,很多组的学生举起了自己带来的岩石。我说:“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也不一样,有没有其他分法?或者有没有哪种岩石不属于任何类别?怎样才能分辨这些岩石,谁有办法?”

话音未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有其他分法。”

我心里一喜,问道:“有什么高见?”

“可以从放在水里的沉浮分,还可以从反射光的强弱分……”经他这么一提醒,其他人的思路立刻打开了。

“这个办法可真不错,连老师也没想到。”话一说完,全班同学都来了精神,纷纷举手说出他们的办法。直到下课,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在寻找新的分类方法。

这一次教学调整,竟然使我和孩子们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教与学绝不是一桶水和一瓢水的关系,水再多,也不外乎教与学的灌输关系。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去探索水源,发现源泉,这才是教师在科学教育中的真正价值。

执教《纺织材料》一课时,做完鉴别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实验后,一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已经知道了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特点,可还是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衣服是什么材料做的?您能告诉我吗?”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况且自己也的确没有把握能把这么多学生身上的衣服材料一一鉴别。我顿了一下,坦率地说:“很抱歉,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学生们愣住了,似乎不相信这是教师的回答。没等学生回过神来,我又提议:“但老师也真的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辨别出你们身上的衣服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怎么办呢?回去试试好吗?”

这个回答让学生吃了一回“闭门羹”。

几天后,我刚走进这个班级就被学生围住了,原来学生对上次的那个“老师也不知道”的问题尤其感兴趣,个个抢着告诉我回去以后的发现。

他们有的到卖衣服的店里向售货员请教,知道了自己的衣服是由天然纤维、棉和人造纤维涤纶混合制成的;有的回去以后先推测,然后找类似的几件小时候的旧衣服,按照鉴别纤维的方法摸一摸、揉一揉、烧一烧、闻一闻、洗一洗后,知道了答案;还有学生从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亲戚那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有细心的学生回去以后翻遍了整件衣服,发现衣服内侧有衣料成分说明标签。

我饶有兴趣地听着,对他们大胆推测、积极寻找解决之道的做法大加赞赏。学生受到了表扬,开心不已,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科学教师不能一味地“授人以鱼”,更要将自己手中的鱼,变成“鱼饵”来引诱学生,要敢于摆脱“面子”的束缚,在恰当的时候说“我不知道”,以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究。

在《居里夫人的科学课》一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物理学家郎之万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阿基米德定律时说:“物体在沉入水中时的体积,一定等于它所排出水的体积。如果你把一条金鱼放入水中,金鱼却不会排出相应体积的水,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感到一头雾水,有的皱起眉头,有的抓耳挠腮,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着。有的学生说“金鱼身体会收缩,所以不会排水”,有的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片,有着特殊的结构,可阻止水的排出”,还有的说“阿基米德定律不适用于生物,它只适用于非生物”等。学生七嘴八舌争论得非常热烈,郎之万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居里夫人的女儿绮瑞娜,也在深入地思考着。她不同意同学们的各种说法,认为可能是郎之万老师出题有错,她为了证实老师所出的题目是否有错,决定用实验来证明。她先把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水的刻度,然后抓了条金鱼放入水中,水面上升了一截,原来是郎之万老师出错题了!学生纷纷向郎之万老师提出“抗议”,怪他出错题,害得大家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这时,郎老师却哈哈大笑着说:“我这是有意出错题的,好让你们学会从错误的迷宫中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让你们学会寻找问题的答案,自己去发现错误,自己去打破对老师的崇拜。”他认为,这样引导学生去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简单地给学生一书包定律,其意义更大。

课堂上,“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教师明明知道答案,却对学生说“不知道”,甚至故意错给学生看,能起到学生探究活动“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如果回答不上来,不要勉强应付,以免误导学生。有时候,即使知道,也装作“不知道”,把“皮球”踢给学生。这不是敷衍,这是教师在假装“自己不知道”之后,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面对一个学生提出的、无法回答的问题时,有经验的教师能随时提醒学生“现在不懂没关系,以后就知道了”!而缺乏经验的老师不但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探究,反而在他们不懂的时候刁难学生,使他们在低水平上徘徊。教师要像科学家一样坦诚,除了轻松地说一句“我也不知道”外,还应加上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随后,我们应该参与、保护学生探究的行动和热情,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其提问的价值。

当然,“不知道”也不能成为教师推卸责任的托词,面对众多的“不知道”,我们既要加紧学习,又要敢于面对。科学课堂是充满问题的课堂,科学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应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久而久之,科学教师自然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不管是什么场合,总有学生冷不丁地提出一些“节外生枝”的问题,让你“防不胜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理当搜肠刮肚地告之以答案,如果当时不知道答案,课后也要尽心尽责地查找资料以答复学生。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自己知道答案了,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充其量只是知道了一些信息;自己不知道答案,和学生一起付诸实践,往往会发现学生具有令人惊奇的潜力。

法国科学院院士、“做中学”儿童科学教育计划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推进者之一的雷纳先生也说过,科学知识是复杂的,我们应选择一些简单的主题和知识,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做深刻的思考。走进法国的科学教育课堂,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法国教师高度重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孩子们探究的方向,审慎地用问题引导孩子们做深刻的思考,并强调重要概念的获得。

他强调,科学教师不需要用大量的将要学习的科学事实、原理和观点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做科学远比学习科学本身重要得多。

“不知道”是一种人生态度。无论是做科学还是生活,我们面对的茫茫未知世界,充满了各种奥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知道的远远少于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没有理由隐藏什么,更没有理由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去胡编乱造,不懂装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直面无知的坦然態度,才有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勤学故事,才会有“不远千里,请教于老子”的千古佳话。先哲尚且如此,我们后学更应该面对无知,坦言一声“不知道”。无论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在成人看来是多么幼稚和无知,我们都不应有丝毫嘲笑和看不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我们都深切地记得那时的我们无比地渴望成人的鼓励和赞许。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眼神、表情和语言,对孩子的提问表示由衷的赞赏和鼓励。

“不知道”是一种人格风度。丁教授的“不知道”并没有让人感到一丝的“不学无术”,相反,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跃然眼前。有人说“人格,是最高的学历”,的确是这样,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问,更是因为他的人格风范。“德者,才之帅也。”作为物理学界的大师,在公共场合,敢于坦诚地说“不知道”,真是让人佩服。丁教授的“不知道”,是他人格风度的体现,使人肃然起敬。因为,“不知道”的背后,是探索的欲望、前进的动力、攀登的激情。

猜你喜欢
达尔文岩石科学
库克岩石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达尔文的新发现
真假月球岩石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岩石背后伸出的巨爪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科学拔牙
动物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