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09 10:09胡兴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胡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游戏;计算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6—0179—01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在学习中,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找到思维的突破口,才能透彻理解并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将学生游离在外的思绪拉回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而数学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活动形式,将数学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计算课堂上,能让枯燥乏味的算理讲解和重复单一的算法训练变成游戏体验,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游戏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在情境游戏中,让知识的学习更为投入

每个学生几乎都是伴随着游戏成长的,在游戏中学习,能降低他们对知识的陌生感,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理论灌输”“题海战术”,适时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比如,教学“连加”这一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玩“套圈游戏”。笔者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基本相同。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圈和两辆玩具小汽车,让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轮流套圈,最后计算整个小组套准的总数,看哪个小组套的最多。如此,在气氛活跃、欢呼兴奋中,学生掌握了加法法则,明白了算理、懂得了算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在体验性游戏中,让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

新课改强调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做数学”的理念。而体验式游戏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是“做数学”的真正体现。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性游戏,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更为深刻地理解并牢固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实际,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组织体验性游戏。

比如,教学完“四则混合运算”后。笔者准备了“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卡片,并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制作好的数字卡片。然后,笔者与学生共同合作组建数学算式,其他学生计算算式的结果,并迅速拿出正确的数字卡片,最快找到正确数字卡片的学生为获胜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获胜次数最多的学生将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如此教学,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了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三、在生活化游戏中,让知识得以理解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有限,理解数学算理有难度。为了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寓于生活化游戏中,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之后,笔者组织了“跳蚤市场”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结合已知数学经验更为透彻地了解生活,同时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笔者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制作好的人民币卡片,作为购物的“钱”,然后按照个人意愿选择扮演买家与卖家的角色。随着笔者一声吆喝“跳蚤市场开市啦”,学生们开始自由卖买物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提升了计算能力。

四、在有趣的闯关游戏中,让知识得以应用

课后练习是知识巩固、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布置大量的计算題,大搞“题海战术”。大量的机械重复,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巩固效果事倍功半。而将课后练习设置成闯关游戏的形式,按照练习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关卡,每过完一关就可以获得一分。过完第一个关卡,才能向第二个关卡冲刺。如此,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极具针对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征,还有利于他们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巩固效果显著。

比如,教学完“四则混合运算”后,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闯关游戏:第一关卡为单一的加减运算,第二关卡为加减混合运算,第三关卡为单一的乘除运算,第四关卡为加减乘混合运算,第五关卡为加减乘除都有的简单混合运算,第六关卡为加减乘除都有的综合性较强的混合运算。这样的课后练习,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能做的内容,都能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同时由于练习的形式为闯关游戏,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练习效果良好。

总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引入数学游戏,发挥游戏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功能,使得教学事半功倍。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