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脱贫攻坚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10-09 10:09叶祥元张海帆
甘肃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保学凉州区片区

叶祥元 张海帆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脱贫攻坚任务,以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等为抓手,精准聚焦,精准施策,强弱项、补短板,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得起学,不失学、不辍学,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优质教育

“我们不只要关心爱护普通的孩子,更要满足个别差异儿童对特殊教育的需求。”对凉州区河东镇九年制学校的王慧平老师来说,三年的时光见证了教育的奇迹,更让自己看到了爱心的无限可能,这也是凉州区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的一个缩影。

王慧平老师和她的同事们一起,让一个不能说话、无法走路的孩子,不仅学会了两位数的乘法,会认会写五百多个汉字,而且通过体能训练,可以让他支撑着站起来、扶墙走路,让这个孩子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这个孩子便是河东镇乐安村的齐永伟。

身体多重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齐永伟对生活与生命极度失望。直到成为河东镇九年制学校的一个特殊学生,老师用接纳、包容与悉心付出,点燃了他生活的信心与生命的勇气。“王老师比我的妈妈还好!”只要提到王慧平老师,齐永伟脸上马上就有笑容溢出。

凉州区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不让一个孩子落下,不仅让齐永伟一样的孩子拥有了幸福快乐的童年,也让与其相似的家庭看到了曙光与希望。

“按照区教育局要求与部署,圆齐永伟‘花季梦想是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河东镇九年制学校校长樊龙山说。2018年秋天,在了解和掌握详细情况后,学校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全体党员一致通过,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爱心课堂为依托,举办“特教班”,让全镇所有适龄残疾儿童都能入学。

凉州区河东镇有15名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5名孩子属重疾重残,不具备接受教育能力,其他10名孩子,学校落实“一生一策”,让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顺利解决。根据齐永伟的情况,他每周到校两个下午,由樊龍山上数学课,副校长姜胜基、工会主席田兴文上语文课,就这样“党员爱心课堂”开起来了。随后,越来越多像王慧平一样的老师加入了进来。

“我们专门组织教师编写益智社团校本教材,安排专门的教师指导残疾学生开展益智社团活动。”樊龙山说,“关注特殊家庭,关注特殊孩子的成长,一个都不能落下是我们全体教职工的心愿,相信在学校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成果一定会得到全面巩固和全力提升。”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杨发寿说。从2018年起,凉州区教育局要求全区中小学抓好残疾适龄儿童入学工作,以送教上门、随班就读、社团活动支撑、专题辅导、功能训练等多种方式带给这些孩子和家庭以爱心与希望。

做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凉州区注重区级层面的要求与规范。“我们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依法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杨发寿说。

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凉州区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凉州区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制度层面确保各中小学能够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如期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与此同时,凉州区严格落实“双线”责任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形成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机制。“我们以区政府、乡镇(街道)、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村(居)民为一条线,区教育局、学校、教师、家长为另一条线,齐抓共管,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不落下一个。”杨发寿说。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才梦想

“我要好好上学读书,考上医学院,将来做个医生,帮助能够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生目标和梦想给了孙红蕾别样的信心与动力。

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让原本双腿不便的孙红蕾雪上加霜,行走、生活、上学、读书,以及前途命运、未来成长都成了问题。但命运没有就此将他放弃,孙红蕾到武威第七中学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向他伸出热情的双手,搀扶他走进课堂、走到寝室,帮着他打饭、打水、入厕、洗衣,周末放学,有人助他坐上回家的公交,甚至有老师用私家车将他送到家门口……

“我们4人为一个小组,共5个小组轮流照顾红蕾,有谁请假或者照顾不了,会由其他同学接替。”闫玉河同学说。杨豪文同学说:“我是‘跑校生,每个周末负责把孙红蕾送上公交车,周日下午再等着把他接到学校来。”

从正视自己到接受帮助,孙红蕾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武威第七中学校长梁紫山说:“我们首先做好外围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任何原因而受到歧视。为此,学校多次召开会议,从领导层到每一位教师,达成一致意见,全心全力关爱孙红蕾,让他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稍有空闲,梁紫山便询问孙红蕾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直面人生,扬起生命的风帆,以理想与激情让青春闪光。

“从打开心门,到接受和认可同学们的帮助,我们用了一学期的时间。”作为班主任,吉杰有着非常深的感触,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由于自尊心作怪,常常拒人千里,稍有不慎就会让关爱变成一场灾难。吉杰与学校团委制订了细致的扶助计划,从做好心理疏导入手,为孙红蕾制定了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行进路线。学校的启迪与引领,让孙红蕾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不再自暴自弃。“高中毕业,他的目标是考取医学院。”吉杰老师说。

如同一缕阳光,希望与期待照亮和打开了孙红蕾封闭已久的心门。武威七中也成为孙红蕾放飞理想与青春最美的地方。“经过老师的开导,我的心才变得开朗起来。”这是一份手写的情况说明,条形格信纸上,字迹工整,笔笔有力。

孙红蕾的求学经历是凉州区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关爱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的又一个缩影。

梦想创造奇迹,读书改变命运,为了帮助身有残疾的孩子实现成才梦想,凉州区教育局联合区残联、区民政局和区卫健局成立了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全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能力进行了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并落实了“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以爱心点亮希望,以梦想创造奇迹,不仅让所有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更让残疾孩子有学上、有梦想、有未来,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杨发寿说。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学校不仅有周边居民区的孩子,也有不少张义、西营等贫困片区移民的孩子,我们想方设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师资力量,确保这些孩子拥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使贫困群众守得住留得下……”武威第二十四中学校长范军说。

为了确保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优质教育,凉州区不断优化贫困片区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建设项目重点向贫困片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倾斜,加强贫困片区“两类学校”建设,认真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微型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均衡化水平。

武威第二十四中学是凉州区坚持办好农村学校的一个缩影。建成以来,学校坚持“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校训,弘扬“崇德、明礼、博学、向上”的校风,坚持“抓安全、提质量、促特色”的办学思路,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核心价值理念——智慧地教、成功地学、和谐地成长的引领下,我们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成功,使特色班级成为师生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位孩子全面快乐成长。”范军说。

贫困村“校校通”“班班通”全覆盖,凉州区贫困片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近年来,投资1450万元在贫困村改扩建幼儿园26所,投资1.79亿元在贫困片区的67所中小学实施‘全面改薄校舍建设项目,投资3115.82万元在贫困片区中小学配备设施设备装备,尤其是今年,我们投资711万元,在贫困片区镇的2所学校新建校舍1658平方米。”杨发寿说。

强教必先强师,凉州区加强贫困片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们认真落实全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持续改善贫困片区乡村教师待遇,通过民生项目招录、转岗培训等方式为贫困片区幼儿园配备幼儿教师343名,为乡村中小学补充教师206人,选派326名骨干教师到贫困片区乡镇薄弱学校支教和‘送教下乡,连续两年组织12所城区学校对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等12所贫困片区中小学进行了结队帮扶。”杨发寿说。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凉州区在贫困片区学校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设“在线课堂”教室,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模式。“结队帮扶学校和教师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教学互动观摩、搭建教研平台、建设校园文化、‘走出去,请进来等帮扶措施,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凉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杨立兵说。

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凉州区加大资助力度,坚持“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的原则,保证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一方面,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惠民政策,各学校制作了教育惠民政策宣傳展板,为各学段学生家庭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发放了教育惠民政策宣传材料,切实提高了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另一方面,凉州区着力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健全了以学籍信息为基础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数据库。

“近年来,我们为各学段学生45.67万人次发放各类教育惠民资金2.76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7.89万人次发放5966.4万元。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们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下发了春季学期公用经费,已完成春季学期各学段资助项目工作,确保按照资金拨付节点全面落实,确保‘应助尽助、不漏一人,防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杨发寿对做好教育资助工作分外重视。

精准聚焦,精准施策,强弱项、补短板、见实效,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凉州区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有效保证了教育脱贫攻取得实效,教育基础设施有效提升,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职教服务脱贫攻坚能力稳步推进,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承载着贫困家庭用知识改变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重任,我们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的教育扶贫理念,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功能作用,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丢,以脱贫攻坚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向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教育扶贫答卷。”杨发寿对凉州教育发展充满信心。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保学凉州区片区
简算有妙招
张文作品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