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锐
2018年3月1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海淀区政府、区教委的支持下,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原雄县第二小学)正式挂牌。7月,受总校派遣,我开始了雄安支教生活。
面对质疑,与教师“一起做事”
在雄安校区,我主要负责课程部的日常工作,还承担数学、科学、科技、品社等具体学科的建设工作。对接后,我带着中关村第三小学成熟的学科建设经验和思考,首先从教学设计着手,试图撬动课堂由直接讲授向自主探究的转变。但是,第一次教研就受到了质疑。
一位老师率先抛出了問题:“郭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动不动就是这个模式、那个模式的?以后我们的数学课是不是都要上成活动课?”还有一位老师说:“别管我用什么方法,把学生教会就行了呗!”
老师们的质疑让我沉思:如何让“京雄”两地的教与学文化有机对接呢?如何让老师们信任自己呢?自己如何带动周围的人呢?
我首先从敞开自己的课堂开始。每周一,我将自己执教班级数学课的课表和课题进行全校公布,全程保持“开门授课”,教师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观课。我将未经集体打磨、原汁原味的真实的教与学过程呈现给老师们,是在传达一个信号:敞开的是课堂,更是与大家一起做事、一起承担的教育态度。
此后,我扎根教研,与当地教师“一起做事”,认真参与所负责年级的每次教研活动,全程协同设计并认真观摩每个老师的每次组内研究课,走进每位老师的班级,从真实的课堂、真实的教研过程中,发现真实的发展需要,进而形成雄安校区数学学科发展的方向、目标、制度、策略。我根据教师们交流与发展的需要,设计了“眼中有学生”的骨干教师课例交流活动和青年教师课例交流活动,形成了有层次、有结构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一学期下来,最初带头“质疑”的老师开始与我主动交流,一起探讨教与学的关键问题,当我追问他变化的原因时,他感慨地说:“我明白了你们是来做实事、真做事的。”
牢记初心使命,为师生成长搭台
初到雄安校区,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校园中表现得那么“乖”、那么“听话”,总感觉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有点格格不入。如何让学生们“活”起来呢?我与另一位支教教师合作,创办了雄安校区的数学公众号——守望童心圆,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真实质疑,让学习在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自然流淌。
我坚持为教师成长搭台。在主持课程部工作的过程中,我建议将课程管理的方方面面打包成项目,由当地的课程管理者分别牵头开展工作,让教师在“实战”中获得快速成长。
为儿童和教师的成长搭台,激活他们生长的活力,使他们成为带动当地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这是我们支教人的初心和使命。
结伴而行,听雄安教育拔节生长
从2018年入驻雄安校区到现在已有2年多时间,我偶尔会问自己:“如果当时来的只有两三个管理者,而不是这支团队,会怎样?”内心一个坦诚的声音告诉我:“对雄安教育也会有贡献,但是不会有现在这般深刻、广泛。”
我们团队12个人,既包括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的教师,也有执行校长、课程部、学生部、教师部主任等管理团队;既有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又有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既有参加过国际教育交流的教师,又有深度参与北京总校整体变革的教师。大部分学科都是2-3人的小团队,在遇到困难时彼此商量,互相激励。
当然,和团队结伴而行的还有北京总校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他们根据雄安校区学科发展需求和教师发展需求,设计系列嵌入式培训活动,促进了雄安校区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课程建设。
两年多的时间里,雄安校区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慢慢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总校文化基因的滋养下,雄安校区教育拔节生长的声响已清晰可闻。而我,即将开启自己第三年的雄安教育生活。在雄安,有着我们共同期待的教育未来。
编辑 _ 王雪莉 汤灏 张晓震 于萍 汪倩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