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2020-10-09 11:12刘露萍
北方文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山水诗禅意王维

刘露萍

摘 要:纵观王维的山水诗作品,当中往往蕴藏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禅意,艺术价值可谓十分之高。究其根源,则是王维尚佛且中意作画,习惯透过画的意境作诗,并在诗句中透露出特别的禅意,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在其故后纷纷称其为“诗佛”。由此,本文在阐明王维山水诗的自然美基础上,探讨其诗作中蕴藏的丰富的禅意,希望借此令更多人了解诗人的文学造诣,从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意;协调统一

王维成名时间要早于李杜,因为尚佛,所以精通禅理,更在其钟爱的山水诗作之中融会贯通,令人们在感受空明幽静还有灵动活泼的自然美感之余,体会到经久不衰的禅意,进一步荡涤读者们的心灵。这种风格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毕竟可以作诗作到如此清新高远、自然脱俗,又诗中带画、诗中有禅意的人,实在不多,果真不愧为“诗佛”。

一、王维山水诗中呈现出的自然美感

尽管说盛唐时期涌现出许多善于作山水诗的名家,但相比之下,王维绝对是最为特别、出彩的一个,皆因其山水诗中不仅带有清新脱俗、悠然淡雅的自然景观,还饱含其尚佛历程中悟出的诸多宝贵禅意[1]。纵观王维的种种山水诗作,会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画意,皆因王维绘画技艺超群,善于在无形之中植入绘画技法,赋予广大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进而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了解到自然有多美。须知绘画十分注重光影、远近、动静、浓淡等细节,而这些对于王维来讲都可以信手拈来,其在绘画方面的自信感是谁也无法超越的,这也令其可以肆无忌惮地将这些技法巧妙地贯穿到诗歌作品之中,令各类自然景物有序地浮现在读者眼前,真正彰显出诗情画意的美感。

好比说《竹里馆》这首诗作,尽管说通篇结构、内容精悍,用词也比较常见,不过所有细节都已然发挥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首句当中的“独”“幽”向读者阐明自身所处场景的清冷状态,因为当下作者只身一人处于幽静深远的竹林之中,很容易令人产生对应的画面感。而第二句中的“弹琴”则一刹那间改变氛围基调,强调即便现在处境如此孤冷,作者也可以扭转局势,独做一个清丽高雅之人,自由地弹起美妙动听的音乐,其间巧妙地沿用重点人物的绘画技法,即先凸显出弹琴的人,透过孤冷处境描写令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之后再搭配明暗交替的笔法来渲染当时自己突破困境又自由曼妙弹琴的场景氛围,艺术层次效果可谓是十分饱满,令读者深陷其中的同时,感到自身已然成为画中之人和诗中之伴。

二、王维山水诗中基于自然美感彰显的种种禅意

王维创作出的山水诗,往往会赋予读者一种清幽宁静的禅意之感,属于一种本有我却似无我的意境,是那些描写熙攘闹市的诗作中不可能达到的效果,这也正是作者深处山林之中的用意,毕竟只有如此,才可以体验到那种幽静清远、寻找修禅的脱俗感[2]。透过阅读王维的山水诗作,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那种一秒入禅的高深境界。

(一)禅和空

王维一生潜心修佛学佛,渴望在诗作中成全自我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愿望,这点透过其为官的经历还有处世的泰然,就可以略窥一二,也正因为他时刻带着这种随缘的心理,才使得他的诗作中没有那种恶俗的贪婪欲望,仿若万事皆空。他曾经也是内心充满忧郁还有苦恼,为了确保自己心灵可以始终澄净安宁,才选择诵经参禅和游历山水,特别是佛学中的空,给王维日后山水诗创作带来了重大灵感,其常借助禅境来自然地导入诗境,令那些原本没有禅意的山水景致在瞬间获得新生,透过山水诗作中呈现出这种自然之境独有的唯美感,并额外给读者一种超然的禅境体验感。空在王维诗作中使用得十分广泛,尤其是空山。

好比说《鹿柴》这首山水诗作,开头就是“空山不见人”,配合后面诗句尽显空的禅境。又好比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和佛教中的“非空,非非空”交相呼应,表面上看似无物,实际上是作者在潜心营造出的一种幽静、缥缈的虚空氛围,毕竟山并非真空,偶尔还会夹杂一些花鸟虫鸣,更有雨滴掉落、细微人语、月光普照,这时候空的用意就显得更加清晰透彻了,也许并非山空,而是看山之人已然看空一切,反映出作者长期追求的自我放空之禅境。

(二)禅和静

现实中的诸多场景都太过聒噪,很难做到静心参禅,所以王维热衷于到幽静的山水之中观景作诗。修佛实际上便是修身,参禅本质上就是参心,心不静自然不能参禅修佛,更不能更好地欣赏自然美景。而人的精神世界便是在参禅修佛的同时慢慢沉淀和宁静下来的。客观来讲,王维的山水诗作渴望塑造出明秀的诗境,不愿意刻意地去予以渲染,倾向于展现清幽氛围,所以说,我们很少看到其作品中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大多数都是使用一些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凸显禅境的静谧幽深特征,这种静的体验能够引领读者群体快速进入自然之美的腹地,领悟到人该如何和自然相互契合,尽管说通篇语言运用浅尝辄止,但却换来悠长的意味。

好比说王维后期的诗作《辛夷坞》,当中就深刻地揭露出静的禅意。“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全篇内容重点描写辛夷花默默开放、静静衰落的历程,向读者揭示出尽管花开花落始终默默无闻,不过却换得芬芳与生俱来,令人羡慕不已。再好比说《鸟鸣涧》中描写的寂静的山涧,就算是月光略照过来都会惊动周边的鸟纷纷鸣叫。这些作品中塑造的种种寂静情境,都是何等的富有禅意,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三)禅和放下

结合胡应麟对王维的评价内容分析,《辛夷坞》属于他的入禅之作,读过后可以瞬间忘掉身世,万念俱寂。透过入禅这两个字,可以深刻把握该首诗作中禅意的关键。所谓缘起缘灭,辛夷花一直不在意是否有人观赏其开花,更不会计较落花之后无人悼念,这正和佛教中“放下一切执念、顿悟世上本无永恒、万事万物都当遵循因果循环、缘生缘灭更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你若满足,便无关他人”的主张内涵相互贴近。

想要入禅,就必须先学会放下,就如同王维一般,其一生出世入世多次,为官历程艰辛,却从未停顿,到晚年时节才创作出《辛夷坞》,由此可以了解到王维学会放下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历练的。佛教强调“诸法无我”,任务事物都不可能单独存在,这比较贴近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变化和处境都不会永恒,你认为可以得到的,也许无法真正获取,认定已经失去了的,却也未曾悄然远去,只是当时当下未能看透,无法做到真正放下而已。《辛夷坞》这首诗,正好生动地为广大读者呈现出缘起缘灭的整个流程,尽管说没有明言,却反映出放下的禅意,概括起来就是大家都知道却一直很难做到的“知足常乐”。

(四)禅和闲

闲属于禅意的一类外放形式,多用来反映人们的某种生活状态还有内心感想,王维的山水诗作中虽然很少出现闲字,不过本质上已经做到了对禅意的外化处理。

好比说《山居即事》,作者就以“寂寞”开言,先呈现出热闹纷繁、活力旺盛的百姓生活景象,同时反衬出自身生活的孤寂状态。尽管说诗作之中并没有直接阐述作者“孤寂”的原因,但只要你在阅读时候联想到王维的生平经历,就可以明白这种“孤寂”的根源正在于闲,诗人就是因为闲才会发觉自己内心有多么孤寂[3]。与之相反,闲字除了表述孤寂的内涵之外,还暗含着诗人种种行为和内心中的特殊禅境。深究起來,就是告诉我们参禅修佛的乐趣也许就在于闲,即孤寂,毕竟对于参禅人来说,世间万物转瞬即逝,即便是再过喧哗的闹市都可以凭借一扇柴扉轻掩于外、隔绝不见,所以诗人做了这样的选择,那就是收获游离于喧闹之外的简单和闲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王维的家庭环境蕴藏着深厚的佛学渊源,这为其日后在山水诗中贯穿独特的禅意魅力,奠定了基础。此外,其在绘画方面可谓是造诣颇深,也正是因为其可以赋予山水诗一种幽然的写意美感,才能够吸引愈来愈多人的关注和阅读,并在观摩领略自然景观之后,产生和作者深刻的情感共鸣,明白静、闲、放下、空等禅意的真谛,学会泰然处于社会之中,消除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忧虑、恐惧之感,真正地活出自己的魅力来。

参考文献

[1]杨宁,唐龙.王维诗歌的禅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5(13):155–157.

[2]于梦醒.浅谈王维诗歌中的禅意表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22(07):103–109.

[3]李海燕.山水诗在初唐的分流[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0,17(01):84–88.

猜你喜欢
山水诗禅意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禅意人生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禅意(外一首)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品一杯充满禅意的茶
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
论王维山水诗的“净”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