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秉贺
【摘 要】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比较突出现实的问题。近年来,国家财政部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实施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内的各种监管措施,采取多重手段以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财务舞弊和会计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会计造假案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有一些专家开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因为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也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环境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三方面来研究各个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
引言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员工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面对当前众多财务造假致使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问题,我国监管部门在预防财务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从国际上看,各国政府逐渐开始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方面。例如美国公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就提到了这一内容。由此可知,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1.內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的机构设置、人员遴选、各个环节的业务程序和运营效率以及内部监管机构的监督职能是否能充分发挥。因此,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会受到内部控制环节设计与执行的直接影响,以下将展开具体分析。
1.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内部人控制”是指由于两权分离,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不同利益,所导致的经营者实际控制着公司的现象。在我国许多企业中,虽然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但董事、监事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好多企业董事会独立性不高,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不够。董事会实质上掌握在公司内部人手中。管理者实际控制着公司的运作中心,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当其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一致时,管理者可能会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或其小众利益而破坏集体利益,对会计资料进行伪造、篡改,美化财务报表,以掩饰其违法利益的存在。
1.2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不力
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人员的资格权限和资源利用紧密相关,其职能是为了防止财务舞弊。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未能做到这一点,其内部审计作用没有有效发挥,不能对会计信息失真起到监督作用,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1)一些公司领导重视内部审计不够或思想存在误区,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而难以对财务报表起到监督作用,使得财务舞弊现象频发;(2)有些公司虽设立内审部门,但内审人员专业性不足,不能正确判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导致其评价监督作用形同虚设。
1.3不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软控制”作用,人才素质的高低会影响财务人员的行为能力,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人才素质的低下可以归结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够科学。反映到财务人员上,具体体现在:管理人员任命的行政干预,会使得人力资源市场缺乏外部竞争机制,管理者的自我激励和压力相对较小,专享权利而不承担责任,导致管理当局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法制观念和道德理念,这样就为其贪污公款,伪造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2.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应确保董事人员和经理层权利的分离,保证董事成员之间的独立性。当代独立董事对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起着重作用。为了减少企业财务造假机会,在聘任独立董事时应当考虑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保证独立董事能够发现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并且可以实施必要的阻止措施。
同时企业里应当设立监事会,其设立应当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来进行。同时,监事要尽可能选择具有财务和审计等知识的专业人士,提高监事的职业素养以及独立性,实际行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可以选择主要债权人担任公司监事,并且完善对监事会成员的奖罚制度与淘汰制度。
2.2加强内部审计监管作用
公司管理者要加强对内审工作的认识,为内审人员创造良好的内审环境。管理人员需在提职提薪、考察考核、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硬件设备配备等方面为内审人员考虑,使他们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企业内审工作当中。除此之外,内审师应主动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及时向管理高层反映,并提出可行性措施。通过优化公司内控管理制度,减少会计信息系统中可能发生错弊和错误,帮助投资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促进公司利润最大化。内审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危机、风险管理,加强公司管理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公司内控的优化作用。
2.3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政策
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源政策涉及企业员工的聘用、薪酬、培训、考评、晋升等环节,在员工聘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始终践行岗位与能力适应原则,在考察人力资源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把其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理解作为人员聘用的重要参考方面,并把员工个人基础素养作为重要的评估要素。其次,要建立适合的员工培训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组织活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建立轮岗制度,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全面提升素质,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3.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造假和舞弊事件的频发促使了学术界和会计专业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内部控制是基于企业自身实施的一系列基础活动,优质的内部控制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有显著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些研究背景,进行相关理论概述,并深入分析两者相关性的具体成因,得出了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为目的的内部控制提升措施,期望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改善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子文.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D].太原理工大学,2017.
[2]宋容榕.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6(09):36-37+47.
[3]张月玲,周娜.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财会通讯,20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