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 李晶 刘慧娟 张艳丽 刘金明
摘 要 高等教育中内涵式教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种新形势发展,本科生导师制度在内涵式教育的各个方面具有日益凸显的优势。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成为本科生导师制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人格教育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有利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人格教育方案,在计算机专业进行有效验证,证明该方案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中具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格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度;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8-0075-03
Abstract Connotativ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style in China, where graduates professor institution is popular in many aspects. Perfect person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lays a key role for the execution of graduates professor institu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irected against the execution of graduates professor institution and studies a series of schemes for personality education. These schemes are executed for the computer science, which illustrated that the executions of graduates professor institution are advanced.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ersonality education; graduates pro-fessor institution; computer science
1 前言
本科生导师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1],孔子“因材施教”可以看成我国导师制度的雏形[2]。21世纪初,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逐步开始采纳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范彦等人论述了针对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性[3],重视教育的人格本位,将人格教育放置在育人的基础位置或优先位置,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现了教育本身的最高级别的功能以及目标。意识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和培养的重要性,研究了培养大学本科生健全人格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高校以及大学教育者才真正肩负起新时代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历史任务。因此,在本科生导师制度执行过程中,大学生人格教育也成为该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余晓霞等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对大学本科生建立健全人格教育进行了阐述,指出学校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关键环节[4],在导师制度执行过程中,导师充分理解并掌握健全人格的内涵和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人格发展是具有规律的,而导师能够更好地掌握人格发展的规律,因此,导师在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實施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根本,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是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特点。实施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目前,由于高等教育重视智慧而忽略品德的教育,使得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频繁出现暴力事件而让人担忧,这一切都要求要更加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
2)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实行大学本科生建立健全人格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本科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为专业课教育的进行奠定基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格教育,可大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协同推动专业学科并行同行。
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更离不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需要具有强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大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培养,既满足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作为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面对新时代和新机遇,必须具有不畏艰险万难的品质,克服重重苦难,充分发挥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才能真正实现,徒有智慧将会使他们无法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3 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大学本科生建立健全人格教育的内涵和其具有的特征。
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通常是培养包括以下特征和品质的大学生[5]。
1)自我意识要正确。自我意识包括自我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性,具有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对自己具有全面、客观的评价和认识,因此,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要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拥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应该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能够以尊敬、谦虚、信任和宽容的方式进行交往,以便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
3)环境适应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协调性,大学本科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了解社会和关心社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4)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积极生活是指能够主动认识并把握世界,以积极态度面对未来和生活,即使面对挫折和失败也不会畏惧艰难,能够冷静应对,这样才能够迎接新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
5)情绪控制能力良好。情绪是一个人面对内心和外界事件时所持有的态度,积极情绪使人振奋、自信心强,大学本科生应该以一种良好的、平和的、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以及生活,面临大事件能积极控制和调节情绪。
6)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将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的分析,可以把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涵看成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着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生人格,联合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力量,展开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品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人格素质。
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特征 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具有多样性,具有系统和全面性的特点。
在教育方面,强调大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视性格、气质和情绪等因素的培养。在教育中融入新时代的发展特征,建立具有时代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在教育方法方面,通过应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家庭、学校和社会结合的教育模式,动员多方力量保证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把教育和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加强隐性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
4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大学生人格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大学生人格教育方案设计 如图1所示,本文对计算机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大学生人格教育进行了设计,该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导师辅助确定自我意识;导师提供时间项目,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导师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
1)导师辅助确定自我意识。本科生刚刚入学,由于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表现为自我意识缺乏,导致自信心不足。这就需要导师首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疏导,鼓励大学生能够按照自己个人的想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能够在现有已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更新以及创新,逐渐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2)导师提供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当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后,导师应适当地提供一些实践项目,让几个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同时要指导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进行情绪的控制,对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
3)导师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除了完成学校必要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导师还应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仍需要再次强调学生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情绪控制能力和智慧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大學生人格教育方案的实施 针对上一节设计的方案,本文将该方案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切实可行性。
1)在本科生刚刚入学时进行集体组会,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强调学生具有能力完成自主创新,不能低估个人能力,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实践的积极性,为大学生活创设一个完美的开始。
2)当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后,让他们共同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的实践项目,要求他们分工合作,将项目分成几个部分,在完成每个部分的基础上要进行充分交流,清晰每部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在项目执行中遇到困难可以共同解决。
3)在学校的实践项目完成后,推荐学生进入实际的企业进行实习,如去达内或者东软等教学机构或公司,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将最新的专业技术掌握清楚,并能够进行实际的应用。
通过在2015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实施该方案,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对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度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设计了一个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本科生人格教育设计方案,该方案用于计算机专业,结果表明,对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若虹.在牛津和哈佛求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伟.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研究[J].教育观察,2016,5(2):37-38,124.
[3]蔡先金.人格本位:大学生健全人格之培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7(6):82-88,109.
[4]于晓霞,梁罡.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1):73-75,115.
[5]吴美玲.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