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云
摘 要:在我国实行新课改之后,“立德树人”这个概念已经逐渐从走入教师同仁的视线,已经是评价教育的一个关键指标,可见在素质教育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领域中,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注重文化课的教育,在“抓分数”的同时更要正确引导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和兴趣,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促使学生们能快乐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新课改;立德树人;素质教育
德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康德说过“人是一切教育的目的。”大教育家韩愈也把“传道”放在教学首要位置,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与品质的培养,扮演好学生“灯塔”的角色,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1]。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现状
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但是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在最终考验教学成果时还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的,所以,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应试教育一直都不能被淘汰以及被人们淡忘。当然,教育改革是一套体系的改革,不能操之过急,数学作为高中阶段重、难点学科,在开展高中数学教育时,教师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做好传道受业解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学生在当前信息化爆炸的年代思想更为复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可能既有积极向上、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的观念,也可能在“人生价值”、“理想”的理解上也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有人在直播平台、电子竞技中获得一定的成就,学生就有可能进行模仿,甚至一度放弃学业,变得十分懒惰和消极。
可见,当前的高中生并不是只通过学习文化课就可以健康成长的,而是需要在思想上进行引导。所以,“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条教育理念,它已经是我们在当下迫在眉睫的教育任务,通过数学教学增强学生文化、品德素质,这才是完整的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立德的培养
作为数学教师,也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有些数理化的教师会在学科教育上侧重对学生文化课的教育。其实对于学生来讲,文化课的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学习。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因为室友的言辞不当,他不能控制情绪而将其室友杀害,触犯了法律[2]。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因为嫉妒之心在室友水中投毒,将无辜的舍友害死。论学术和知识,他们都是同龄人的榜样,但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所以,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立德。
数学是严谨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每一个解题步骤都需要细心的计算和严密的思考。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学这门本身的特点来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例如:在学习《阅读与思考-向量的运算(运算律)与图形性质》的时候,教師可以将本节课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视频模式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图形变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同时播放一些关于本节课内容的真实案例包括奥运夺冠的视频,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再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讲授完知识后,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包括本节课内容的开创者的故事,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当时各种条件落后的状态下,人们却依旧能验证各种公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树人的培养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而树人教学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的培养学生。由于高中生还处于叛逆期,可能会做出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过格的事情。这时教师不仅需要耐心对待,更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去讲台讲解问题,让他们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去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时,教师将海伦和秦九这两位数学家的实例向学生们进行讲述,与此同时教师将新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讲述知识中一定要灌输学生正确的理念,正是数学家们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向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以此来完善自己。再例如学习《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将本节课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即便是已经学习了如何购房,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要保证内心的正直,所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是为了帮助我们看到更加美丽的世界,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而不会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去违背社会发展,谋取一己私利。
数学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在教学中重点培养的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数学同时有着悠远的历史,所以,数学这门学科在某些意义上来讲确实可以扮演者立德树人的角色。立德树人的理念不仅要贯彻,更要坚决的贯彻,不仅在高中,更要在初中、小学阶段树立这个理念,在早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社会输出拥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玉秋.立德树人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144.
[2]常慎义.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