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与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2020-10-09 10:36肖可
新一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当代大学生认知

肖可

摘 要: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其所孕育的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精神的塑造,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南科技学院学生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知及继承发扬的现状,进而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应发扬五四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五四精神;认知;继承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1]

一、调查方法和内容

五四运动产生于20世纪中国救亡图存的重要历史转型期,是中国社会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运动的性质、精神及影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它不仅关乎五四精神的继承,而且也是一个事关青年、青年运动的重要政治、文化话题。

为考察当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及继承发扬现状,我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当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认识与评价以及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等问题,设计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形式,调查对象为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230份,回收率100%,经过仔细筛选和甄别,问卷全部有效。在有效问卷中,男女生比例为30.91%和69.09%,共青团员占99.09%,群众占0.91%。该问卷以当代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继承五四精神的态度,当代大学生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三个方面为调查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现状展开深入调查,进而探求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现状及建议对策。

二、当代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知及继承发扬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对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的认知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基础认知是较为明确、客观且全面的。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关于五四运动的背景或原因,有79.09%的同学了解清晰,有15.45%较为清晰,其中“青岛”“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不平等条约”等选择较多,大部分受访者对五四运动源起地的“北京大学”和“北京”,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物的了解亦比较准确;在五四运动参与的主体方面绝大多数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青年学生”和“青年”;从五四精神方面,受调查者大多选择了“爱国”“民主”“进步”“科学”,其中“爱国”出现的频次最高,达到了94.55%;从对这场“运动”定位的方面看,受调查者选择了“爱国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较多,其中“爱国主义运动”频次最高,达到96.36%;从五四运动影响力方面看,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民族觉醒”等。

综合而言,尽管同学们对五四运动的认知不尽完全相同,但是在基本认知和定位上仍然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5.45%的同学对五四运动及精神了解甚少。

(二)当代大学生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态度方面

从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同学认可五四精神,他們认为五四运动是时代与人物共同造就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和主体作用。当今,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强调青年人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有93.64%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青年仍需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并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大部分同学认可五四精神,但对五四精神的发扬和传播缺乏一定的参与度。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五四精神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和关注。但当问及如何看待新时期五四精神时,74.55%的学生认为有活力,有激情,我认同并且能感召我,也有23.64%左右的学生虽然认可五四精神,但他们自己的精神动力,1.82%的学生认为时代变革,这些精神也不再适用,这件事情很简单幼稚。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五四精神比较认可,但对五四精神的发扬和传播缺乏一定的参与度。

其次,部分大学生有自己的精神动力,对五四精神的信心不足。多数大学生认识到五四精神的重要性,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五四精神过时了。他们缺乏对五四精神的了解,不信任五四精神。在问及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态度时,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信五四精神总体依旧是好的,但仍有1.82%的大学生觉得五四精神本来就过时了,不应该继承和发扬,表现出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对五四精神信心不足。

最后,从调查问卷来看有26.36%的大学生认为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应该努力学习,以学业为重,20%的大学生认为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应该积极参加校园相关活动,46.36%的大学生认为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自己主动继承与发扬,将行动深入意识,4.55%的大学生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方面表现出了消极情绪。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还很模糊,甚至从未思考过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此外,关于何种途径对大学生形成对五四运动的整体认识影响最大,大学生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93.64%的大学生都是从书本上了解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只有4.55% 的大学生是主动去了解五四精神的。从了解五四运动的途径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被动的去了解五四精神的,而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首要途径,“网络”成为学校教育之外大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第二大渠道,相较于其他途径来说,通过家庭了解“五四”的人较少,体现出家庭教育中相关历史教育的不足。可见,家庭的教育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从而形成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1],并为新时代青年如何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提出了六点要求。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学校、社会及家庭要从多方面引导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一)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

首先,要不断加强“五四”运动及精神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充分挖掘“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的内涵,才能将之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行动指南。

其次,借助“两个课堂”,大力宣传“五四精神”。马克思曾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将“五四精神”最新研究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方法上、思路上不断创新,开辟新道路,并将“五四精神”延伸到实践教学活动中,让生学在课后参加形式多样地实践活动,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联系,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魅力。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将“五四精神”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可以开展有关“五四运动”专题的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接触和了解“五四精神”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和熟悉五四精神,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过程中找到五四精神的真正意义。

(二)重视家庭教育,培育良好的家风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4]家庭是个人思想教育的起点,家庭环境对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是要培养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中汲取营养,注重家庭的道德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以良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品行修养等给孩子们做出榜样。二是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分清好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三是家长不能产生溺爱行为,适时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从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中挖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和引导子女将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蓬勃朝气的社会风尚

社会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积极营造良好、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氛围。

一是要加强对社会媒体网络监管力度和引导社会媒体走向。进一步加大对网上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建立社会传媒网络舆论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从根源上净化和治理社会传媒网络舆论环境。并整合网络资源,利用微信、微博、网站、学习强国等移动自媒体平台,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力,旗帜鲜明地宣扬“五四精神”,加强“五四精神”的网络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一开始就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并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聆听人民心声,关注人民需求,把爱党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怀融入到点滴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统一和引领多元思想、多元文化,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文明、和谐良好社会氛围,科学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五四青年观。

此外,大学生还需加强个人意识,大学生是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主体和接受者,必须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坚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二是要注重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5]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社会实践磨练意识,砥礪品行,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以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四是要继续发扬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6]当今中国已无限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磨难。因此,大学生要发扬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攻坚克难,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2]习近平.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N]. 人民日报.2019-04-21(0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4]习近平.在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2-04(0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5.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当代大学生认知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