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对分+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应用设计

2020-10-09 04:00徐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徐红

[摘 要] 依托“对分课堂”理念改革高职英语传统课堂,设计梯度性推进的“对分课堂+网络教学平台”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互补优势,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流程,促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效能的有效释放。

[关键词] 对分课堂;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职业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对分课堂(PAD)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WYJZW-2020-1373)

[作者简介] 徐 红(1972—),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365-02    [收稿日期] 2019-11-06

一、引言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侧重语言知识传授的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往往使得学生“学而不习”“学而不化”,英语应用能力差强人意。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教学平台等多媒体拓展丰富了高职英语教学资源,但因高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人机互动浅表等因素,网络平台学习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亦迫切需要改进[1]。如何充分发挥传统课堂优势,并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对分课堂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为优化传统课堂提供了可行思路。张学新教授依据学习认知心理规律,整合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与西方流行的讨论法的优点,重构教学流程,于2014年正式提出了改革传统课堂的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新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或一部分)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重难点讲授(Presentation),另一半(或一部分)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讨论学习(Discussion),并把讲授和交互式讨论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隔堂或隔周),在这两个教学流程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内容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Assimilation),从而为隔堂或隔周的交互式讨论做好充分准备,亦简称“PAD课堂”。其实施的关键环节在于提升交互式讨论环节比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加强课后的内化吸收,使教学流程良性循环;教师交给学生部分课堂时间,实现师生“对分”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策略

本设计依托“对分课堂”理念改革传统课堂,同时有效结合“清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互补优势,设计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教学平台+对分课堂”的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流程,按照讲授课堂、网络教学平台自主探究学习(内化吸收)课堂和互动讨论课堂三个教学环节实施,组成一个有序、梯度性推进的混合教学模式[2]。

1.对分课堂的课堂讲授环节(Presentation)和自主交互式讨论环节(Discussion)的对分形式和对分时间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对分课堂一般分为“隔堂对分、当堂对分和混合对分”三种形式。“当堂对分”是针对一节课或小知识的学习而提出的节时高效的自学模式;“隔堂对分”强调利用时间差给予学生自主搜索和探究的时间,有备而来,把自己深入吸收后发现的问题、疑难等加以解决;“混合对分”强调“泛在学习”的意义,引导学习者随时随地随意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吸收,也是基于互联网飞速发展下学习者依靠网络等途径内部自学的一种方式,未必有老师的讲解或引导,但依旧有吸收和交流的对分环节。如何对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对分形式。

英语教学环节较多,对分课堂的教师讲授环节(Presentation)和学生的自主交互式讨论环节(Discussion)的时间比例不是机械地设置为1比1,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多少程度灵活调整,实际操作中或会出现四六、三七对分等,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调整。

2.在对分课堂的课堂讲授环节(Presentation),教师具有保证知识体系传递效率的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框架式讲授”教学设计,即速效传递信息,在“有限讲授”中突出重点难点,减少学生内化吸收难度,又留白让学生针对性地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拓展性和开放性,避免单向教学方式中的不足。

3.对分课堂的自主交互式讨论环节(Discussion)是对分课堂的关键,也是最考验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的一个环节。此讨论环节在教师的课堂教授和学生自主内化吸收环节之后,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讨论任务和自主总结的已经学会和仍然不会的个性作业有备而来。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各参与者的活跃程度高低以及组织者对整个讨论阶段的判断和引导。教师要创造包容和谐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讨论;划分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动态平衡原则;合理掌控小组讨论、组间讨论和全班讨论互动时间;引导并促进良性循环的“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共同体的交流、合作中,看到不同的知识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最大程度地通过语言实践实现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4.在对分课堂的网络教学平台自主探究式内化吸收环节(Assimilation),教师要具备熟练使用并建设多模态情景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设计梯度性、多样性、多层次、多模态的自主学习内容与任务,供学生进行探究式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不同程度的知识内化吸收。学生通过对分课堂听课、网络教学平台多层次自主学习、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线下(对分课堂)互动等方式对同一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的认知加工及运用,经历知识接收、个体建构、社会建构的渐进式内化学习过程,分解了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了知识内化的次数,有效保证英語学习及应用效果,增强了生生及师生互动交流,也使得网络教学平台更有效地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及沟通与合作能力,形成良性教学相长循环。

5.建立客观量化的多维评价体系,合理评估并促进学生有效完成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内化吸收学习任务及线下对分课堂互动讨论环节的同时,提升过程性考核信度与效度。

四、意义

本设计立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研究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教学平台+对分课堂”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既通过教师的传统课堂讲授(presentation)为学生框架式传授重点、难点知识,又通过引导学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在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或混合对分的互动讨论课堂上,提供给学生面对面多维互动讨论(Discussion)的时间和机会,在教与学活动中充分整合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和对分课堂学习的优势,使“教师为主导”的线下对分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外自主学习实现有机融合,优化教学结构,有效解决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能的释放,促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沿着良性、多元、开放、和谐、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M].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付冬艳.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M].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92-95.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平台混合教学模式对分课堂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