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懋慧
摘要:“消极沉默”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常见现象,主要体现在聆听时沉默、互动时沉默、反馈时沉默三个方面。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零交流严重削弱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氛围稍显严肃、共性教育普遍化、教师权威性深入人心、思政课主阵地不牢固是思政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从增强课堂内容吸引力、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创设师生共同体三方面探寻其消解路径,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让高校思政课堂焕发生机活力。
关键词:课堂沉默;消极沉默;思政课;高校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9.01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9—0072—05
“沉默”的一般语意为不说话,通常表现为主体在特定的场合中比较寂静,不与他人做过多的交流,对他人的话语不作回应。“课堂沉默”即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所传达的信息表现出的无语言和行为上的互动,这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现象,有学者认为“沉默”是中国教育中的一种独有的“教育事实”,[1]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客观性。
学生所表现出的沉默,可能是其具有自发性和自觉性的行为,也可能是其故意而为之,因此区分为“课堂积极沉默”和“课堂消极沉默”。“课堂积极沉默”体现学生对于教师权威性地位的认同和尊敬,以及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一定时间的自我消化与思考,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作用;“课堂消极沉默”则体现出学生对于教师授课内容的漠视、对课堂的无所谓甚至厌恶情绪,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与吸收,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2]
一、高校思政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概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是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该类课程既与专业课程有所区别,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高校思政课的授课内容极其广泛,授课对象涵盖所有二级学院学生,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配合程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消极沉默”却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聆听时沉默
高校思政课堂采取传统面授课堂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面授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较大比重。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聆听是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然而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常表现出面无表情、眼神游离的状态,并没有积极接收和主动自我消化、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难以紧跟着教师的授课进度进行有效聆听与学习。
(二)互动时沉默
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有效、及时、深刻的互动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在高校思政课堂的互动中,当授课老师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时,多数学生选择低头或者假装听不见,避免与老师进行眼神的碰撞与交流,甚至会产生畏惧情绪,被点名提问时也通常保持沉默或回答极其简短,不与老师进行过多的交流,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三)反馈时沉默
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够让老师准确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希望能够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对课堂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但多数大学生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不能在课堂结束时给出有效反馈或以“无意见”应付了事,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思政课堂消极沉默成因探究
(一)教学内容较为宽泛,不够贴近学生实际
高校思政课以4门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主,并结合当代时事热点开设《形式与政策》课程等,使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知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目的。高校思政课程理论性较强,在内容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认真学习思考才能得以掌握。思政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以教材内容为教学主体,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常忽略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不能够将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实际相联系,使得课程内容稍显空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轻易获取与自身相关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教学内容“高大上”,与生活实际无较大关联的错觉,进而失去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以沉默应之。
(二)课堂氛围稍显严肃,缺乏有效情感互动
高校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内容多、难度较高,教师常采取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讲授式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往往会花费大多数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很少对教学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创新,从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在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中,学生易感到课堂氛围趋于严肃,不知如何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从有话想说演变成有话不敢说,使得课堂氛围陷入严肃、沉默之中。
(三)共性教育普遍化,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大学通识课程,授课对象范围极其广泛,涵盖所有二级学院学生,多采取公共大課教学模式,一个授课班级人数多达100人以上,形成粗线条大班教学形式。思政课教师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制作相同的课件进行教学,教师少、学生多的客观现实造成高校思政课共性教育的普遍现象。但“人是以人格的形式存在世界上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4]不同学生的思想情况有所区别,具有不同的需求,面对大班化的共性教育模式,学生难以通过课堂教学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思政课获得感较低,久而久之容易对思政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四)教师权威深入人心,削弱学生主体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君亲师”,主张将老师放置在较高的位置,推崇尊师重教之道,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教师权威的形象被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了固化的观念”。[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处于类似于“统治者”的地位,学生面对教师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畏惧的情绪,进而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极其谨慎,十分害怕自己的回答被教师否定;另一方面,教师的绝对权威性让学生不敢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加之思政课程内容本身具有真理性,学生往往选择全盘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课堂消极沉默现象。
(五)思政育人主阵地不牢,学生主人翁意识淡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大学生是我国发展最具活力的后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后备军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扣好大学生“人生纽扣”的关键一环。但当前高校思政课堂缺乏活力,思政课教师教学信心不足,无法完全发挥其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没有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及理论知识武装进学生的头脑,宣传力道还稍显欠缺;此外,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学习不认真、对自身责任认知不清晰,主人翁意识十分淡薄,不愿意真正从内心接受、喜爱该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常处于被动地位,造成思政课堂消极沉默。
三、高校思政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消解路径
(一)增强课堂内容吸引力,让学生有话可说
1.遵循“三贴近”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思政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重要性,理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传统的思政课程虽然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但是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不足,教学效果差。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论原则,思政课教学的“三贴近”原则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密切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实行生活—教学—生活的教学循环过程,即是从生活到教学和从教学到生活两个过程。[6]教师在以书本教材为教学主要内容的同时,也应从实际生活中积累教学素材,尤其是从社会热点新闻、大学生所关注话题和大学生自身相关性强的事件中挖掘教学亮点,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凸显“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原则,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增强对学生的感召力,使思政课堂生活化。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时候,可以举例说明某一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原理内容,也可以增强马哲课程的实用性。学生在课堂中接收到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时,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并将自己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更容易产生很多想法,并将其转化为课堂交流互动的内容。
2.创设共同话语频道,提升课程吸引力
创新话语表达体系,善于用青年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能听进的话语讲授思政课内容。正如毛泽东主席所强调:“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7]要解决教学话语过于单一、乏味的问题,必须注意师生之间话语体系的共鸣。如何把思政课上得有意思、有活力,吸引大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全新语言风格,思政课教师掌握和运用好‘网络话语、‘生活话语、‘大众话语等教学话语显得尤为重要”。[8]语言是文艺作品的重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媒介,科学理论要被学生所掌握、所支持,就必须用学生们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不主动研究学生日常语言习惯,用自以为“高大上”、空洞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无异于对牛弹琴。思政课应走“群众路线”,要主动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用网络话语达到耳目一新、共鸣的效果。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理解、接受和运用网络语言,也就不能与学生更好地沟通,自然不能让课堂内容入耳、入心。总之,要想青年能够在课堂有话可说,必须让网络话语嵌入思政课教学,但同时避免使用的泛娱乐化和庸俗化,把握好度,才能鲜活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
(二)筑牢思政课主阵地,让学生有话想说
1.提升思政课堂地位,增强学生学习意识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道:“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3]如何最大程度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青年教育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怎样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思政课堂等,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推进,为思政课堂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从各方面对思政课程加以重视;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和重点在教师,要贯彻“六要”①的好教师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自身修养,“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师以自身高尚的品格及真实事迹现身说法更能够感染学生,更好地努力履行好教书育人的本分与职责;最后,利用学校各大平台对优秀学子的优良事迹进行宣传,进一步渲染思政课程对人自身品德的塑造作用,让其他学生感知思政课程的教化力量,提高思政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主观意愿。
2.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體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9]坚持这一原则最关键的一点即是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参与、融入到课堂中去,从课堂中获取能够提高自身能力的知识,从而获得一定的发展。思政课程的授课对象范围的广度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首先应当提前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其次可以在首次课中进行课堂调查,向学生发放简单调查问卷或让学生进行简短自我介绍,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辅助课堂教学推进;最后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质,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叠加效应,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自身专业和个性出发,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联系,充分感受思政课程的魅力,提升其在思政课堂中的存在感。
(三)创设师生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有话敢说
1.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增强思政课堂亲和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是其实现在改进中加强的关键环节。”[10]思政亲和力不足表现在教材、教师、教学内容等不同方面。提升思政课程亲和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应该注意避免思政课内容知识化、教学娱乐化、教师过度自我化等问题。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在课堂形式、教学方法及教态表现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堂育人作用。
首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辟教学新路径,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的基础之上,进行其他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例如在课堂上进行小型辩论赛,以教材中的某一主题为辩题,通过分组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运用网络构建线上线下同一学习平台,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与教师进行互动,如学生可以通过“弹幕”向教师发送信息,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
最后,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的教态表现,在课堂中应尽量保持平易近人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学生之中进行授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轻松愉悦的氛围。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听其教”,[11]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推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达到教学相长良性效果的关键。新时期,应以和谐师生关系建设为导向,着力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激发学生主动性、优化管理体制,构建和谐高效师生关系。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12]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利用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专题学习,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充分肯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成果,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成长变化。
其次,教师应该拓展与学生的沟通渠道,由此可以弥补课堂交流的不足,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授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当学生遇到人生选择等方面问题,能够及时地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沟通、得以解答,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有话敢说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林海.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及其演生机制——审思“犹豫说话者”的长成与适应[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
[2]朱沙沙.大学生课堂沉默镜像、归因与消解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9(09).
[3]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陈士宏,王雅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5]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李天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贴近生活研究[D].西南大学,2012.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陈林辉,刘柳,张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建构微探[J].萍乡学院学报,2019(05).
[9]邓卫,黄岩.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06).
[10]高永强.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及应注意的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6).
[11]赵颖.构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2).
[12]莫妮莎.主旋律电影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13]李雪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4]江国钰.“问题互助知识共享价值共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9.
[15]李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注 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教师应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责任编辑:马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