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洁波
在中职政治课堂上,教师应认识到将时事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优化教学模式,结合政治教材内容,筛选合适的时事素材,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准确把握政治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效果。
一、明确引入时事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在政治素养培养方面呈现出不足,可见将时事融入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时事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与死板、生硬的政治理论知识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热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眼界。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逐步降低學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时事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深奥政治知识的新途径,让学生从事件发生的各个环节对政治理论进行深刻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形成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中职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半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不重视、不了解,逐渐脱离了社会环境,同时,政治教学案例的缺乏,无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引入时事,让学生从事件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以及通过相互关联的时事,让学生了解其变化快速、有据可循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
二、优化时事融入技巧
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时事合理地融入,逐步实现政治理论知识与时事的完美融合,从而提升时事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时事进行筛选和收集,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向学生展示时事内容,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政治知识,发表独特的看法,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然后,教师可以将时事融入学习课题中,一方面对政治考点进行预测,提高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结合时事提升学生梳理案例的能力。例如,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事分析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中的主要内容,如党的新发展路线、全面奔小康的目标等,进一步对相关政治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考点。除此之外,在关于国土安全的政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借助“钓鱼岛事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国家立场,提升学生梳理案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创新时事教学模式
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时事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提升时事在中职课堂的应用效果。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时事演讲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对时事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演讲的方式进行阐述,以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对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教师结合时事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例如,对于近几年出现的“老人倒地扶不扶”问题,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为何出现公众道德下滑的趋势”“如何提升公众道德”等问题,将古板的政治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灵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关于时事的专题讲座,对重大的时事问题进行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时事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以真实的案例帮助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对案例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自主分析能力的提高,以及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