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良
摘要: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对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进行探究。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是以其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善的论述开始,进行德性伦理的理论构建。适度观正是其德性伦理的精髓,通过与不及和过度这两种“恶”的对比分析,列举一些例子,论述适度这一原则对维护德性的重要性,从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适度 中道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226-02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思想对后世的发展具有奠基之功,因此,他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其中中道思想是其伦理学的核心思想,这些中道思想的具体论述也正是其适度观的展示。
一、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的提出
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是以其目的论思想为基础,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以对善的阐述开始,提出什么是善,以及如何走向最高善即幸福的途径,并区分了三种生活即享乐、政治和沉思的生活。通過这些引出德性的概念,而适度正是其德性理论的精髓。
1.适度观的理论背景
适度观的提出始于亚氏对幸福与德性的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就是目的,他的善理论建立在目的论上。这些善也是分层次的,最高层次善就是幸福。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呢?针对此,亚氏以不同的对象区分出三种不同的生活。所谓享乐的生活就是“动物式的生活”。所谓政治的生活就是以荣誉作为对象的生活。所谓沉思的生活就是以德性为对象的快乐,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完美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分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这两种德性都非先天,是后天形成的。那么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形成并维护好我们的德性?这样就需要适度的存在。不及和过度都会对德性造成毁灭。对此,亚里士多德以锻炼和饮食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不及和过度对健康的影响。
2.适度的内涵
灵魂的状态有三种:感情、能力与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属于品质,而品质就意味着我们同这些感情好的或坏的关系,所谓适度就是我们与这些感情的关系处于一种合适的关系。道德德性是以追求适度为自身的目的的,以选取中间为目的,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情感。这就是适度的也是最好的。亚里士多德对此举出很多的关于适度的例子,如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就是勇敢,快乐与痛苦的适度就是节制,在怒气上的适度就是温和,等等,这些都是亚氏所提出的具体德性中对适度的理解,超过这个程度或者是不及这个程度都是对德性的毁灭及破坏。
二、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的特点
亚里士多德的适度是维持德性的方式,而与适度相对的两个极端不及和过度是两种“恶”,它们处在适度的两端,会对德行造成破坏。探究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要对其特点进行探究,以此澄清人们对适度观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亚氏的适度观也就是要寻找中间位置,但这一中心位置并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绝对中心,为了深入理解,就要探究亚氏的适度的位置和适用范围。
1.动态的“中点”
一般来说,我们说到“中点”,实际上就是数学意义上的中点。这样来看亚氏所说的适度的“中点”是机械的和固定的。亚氏所说的适度含义上的“中点”其实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和动态的,不能被机械的理解。这也是亚氏的适度会被误解的原因。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其举过这样的例子,“如果10是多,2是少,那么6就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心,因为6-2=10-6,这是一个算数的比例。”这种确定中点的方式是不能适用在亚氏的适度观意义上的“中点”的。亚氏的适度是根据多个因素来确定中间位置的,因此这个“中点”就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点。
2.适度是相对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分相对的和绝对的。相对中道就是一种适度的中间的状态。正如上段所述,由于这种适度是相对的,那么就没有绝对的“中点”。而这种相对的关系,也是体现在适度与不及、过度这两者的关系上。对于适度来说,不及和过度是两种“恶”,那么不及和过度自然就是两种极端,而适度处于两者的中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间适度与不及、过度这两者也可以是两种极端,中间适度也是不及难以达到的极端,同时也是过度远远超过的极端。总之,亚氏的适度是相对意义的,而非绝对的、固定的。
3.适度的范围边界是固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适度的适用范围是固定的,而非所有情况都适用。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实践行为和情感本身就是恶的,是不存在这种中间适度的,更不存在不及和过度。亚里士多德为我们举了一些例子,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通奸、偷窃、谋杀等。对于这些本身就属于恶行的行为,是不在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范围之内的,由此说适度的范围边界是固定的,这些都在边界之外。这也体现了一种绝对性,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述的适度并非绝对的是针对数学意义上的,而这里的绝对性是指将这些恶行排除在适度观的适用范围内。一些学者所述的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或者说适度观是相对的和绝对的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三、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的路径选择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如果想在所有事情中找到这种适度的中心点是不易的。实现这种适度是难度很大的。亚氏认为人的灵魂是可以分成两部分的,一部分是有理性的,一部分是非理性的。这种适度的实现需要以人的理性为基础,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正是人类可以追求至善幸福的不可或缺之物。亚氏认为适度的实现存在三条路径,即两恶取其轻、矫枉过和警惕愉悦的事。
1.两恶权其轻
由于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是难以确定适度的中心点的,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确定中点是困难的,那面对选择时,我们就可以两恶权其轻。这种中间适度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因素来综合考虑的,并非仅仅追求绝对中点。例如对于胖瘦两个人,我们普遍认为胖人是比瘦弱的人吃的食物更多的,那么在分食物的时候,在2磅与10磅之间,可能对于瘦弱的人来说4磅是适度的,对于胖人来说8磅是适度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分给两个人6磅的事物,所谓的两恶权其轻就是,如果只有上述2磅与10磅的选择,对于瘦弱的人,2磅更接近适度,反之,对于胖人,10磅更接近适度。
2.矫枉过正
这种路径要求我们要切身去体会去体验我们容易沉溺其中的事物,这些事物是不具有同一性的,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致的,或者说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可能一些人会沉溺于游戏,一些人会沉溺于音乐,一些人会沉溺在口舌之欲上,等等。亚氏主张我们要对自己容易沉溺其中的事物进行研究,根据我们在其中所经历体验到的快乐或痛苦来弄清楚这种事物的本质,进而将我们拽向相悖的一方,尽量使我们远离危险,更加接近适度。亚里士多德还用矫正曲木要过正的例子来表现这一路径。
3.警惕愉悦之事或快乐
人的本性就是更倾向于快乐远离痛苦的。恰恰就是这种对快乐的向往与追求会使我们盲目地追求那些自认为正确的事。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伦理学》一书中也对快乐与痛苦进行了阐述。他对生活的三种区分体现了其对快乐的节制,无节制的快乐就成了放纵,也就远离了适度的中心位置。
四、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的启示
亚氏的适度原则是其德性伦理的精髓与核心。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不谋而合。作为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适度思想对西方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对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和个人的生活也具有启发意义。
1.社会层面
社会是由各行各业、各阶层、各部分组合起来的整体,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仅要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且也要实现各部分的利益。对此,就要求社会各个部分能够处理好相互的关系。适度原则强调的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不仅仅是个人内心的各种情感的平衡,也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一体化趋势加强,在这种高速发展之下,也产生了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实际上也是一种破坏。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追求一种平衡,寻求事物之间的中心位置,通过适度观控制自身的欲望,实现欲望与善之间的平衡,进而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这种适度原则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人们对善的追求,对人们的具体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2.个人生活层面
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要提防和警惕那两种恶,即不及和过度。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太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经济、军事实力、国家地位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例如各种零食奶茶的诱惑、电子游戏的诱惑等。正所谓欲壑难填,这些事物的过度消费和使用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面对这些,亚里士多德的适度观告诉我们,不应贪图快乐,放纵欲望,要有节制。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个人身心品德的发展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培养正确的高尚的美德,这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提出的适度观是其德性伦理的中心与精髓,它为我们提出一种平衡观念,让我们可以避免不及与过度这两种极端,不仅仅对我们个人德性的培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3-191.
[2]陶丽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6.
[3]张亮.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当代价值[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4]杨劼.“中庸”与“中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之德性观的差异[J].理论界,2016(7):98-103.
[5]龚烨.亚里士多德的适度与幸福及其当代意义[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28-31.
[6]刘洋.适当原则对幸福观的现实意义: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比较[J].文化学刊,2020(8):46-48.
[7]陈何伟.论《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的“中道”思想[J].世纪桥,2017(6):70-72.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