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0-09 10:47高野
现代交际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野

摘要: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出口”,做好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开展有效的帮扶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注重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西安外语类高校某学院2020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及客观因素等方面了解学生就业思想现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了加强引导、建立队伍、做好服务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17-02

就业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步增加,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以西安外语类高校某学院2020届毕业生为调研对象,探究就业思想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对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调查对象:以西安外语类高校某学院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毕业生来自英语、管理类等专业。调查内容:以就业观念、就业目标、就业要求、就业心理、就业困难,对就业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期望得到的帮助等方面为主要调查内容。调查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二)调查结果

共262名毕业生参与调查,其中,男生占比20.99%,女生占比79.01%。调查显示出以下主要特点:

1.就业观念方面

“先考研后就业”毕业生占42.75%,“先就业后择业”毕业生占29.77%。有明确就业区域要求的毕业生达55.34%。有明确就业单位性质要求的毕业生达43.13%。62.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过程中“专业不对口”属普遍现象且可以接受。96.95%的毕业生对薪资有一定要求。

2.就業心理方面

90%以上的毕业生存在“因身边同学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就业情况而产生情绪波动”“担心自己的家庭状况、性别形象、个人能力不如他人”“求职受挫后难以重拾信心”等心理状况。其中,就业中存在攀比心理的达到61.45%,有自卑心理的达到63%。

3.其他客观因素方面

55%毕业生认为就业过程中会受到“用人单位招聘条件”“面试技巧”“人脉关系”“学校背景”“外貌形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89.69%的毕业生表示希望在“就业形势政策介绍”“求职技巧培训”“就业观念指导”“就业心理疏导”“就业信息获取”“职业规划”等方面得到帮助。

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一)就业观念

1.就业目标不明确

20%的毕业生工作意识模糊,对工作目标、未来发展没有规划,不了解单位性质、发展平台、工作内容等基本信息。在择业就业中无明确方向,盲目地在大量招聘信息中寻找机会,即使有合适工作也难以识别。分析原因,一方面是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职业认知程度较低,压力较大,易迷失方向。另一方面是自我认知程度较低,没有科学的自我评估,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或者不够合理。

2.就业期望过高

就业过程中过于关注物质需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盲目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福利、高薪水的就业岗位。23.67%的毕业生第一就业地选择北上广或海外,32.44%的毕业生将国家机关、外资企业作为首选,仅5%的毕业生有意愿前往基层岗位或者边远地区。整体表现出期望与实际现状不符,重视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甚至片面地追求舒适安逸,直接影响就业成功率和满意度。分析原因,一方面是自我评价较高,希望得到相应工作回报。另一方面是缺少合理的发展理念及艰苦奋斗精神,不愿从基层干起,宁愿等待。

3.就业主动性较弱

65%的毕业生就业愿望不强烈,出现尝试考研、在家待业等想法。经访谈,存在以继续深造躲避就业,在家等待“一步到位”工作,甚至暂时不就业等待安排等情况。在该类学生群体中普遍有严重的“等、靠、逃”思想,“等待机会出现”及“躲避就业高峰”等语句出现频率较高,积极主动性低。近年来盲目考研、暂时不就业的毕业生逐渐增多。

(二)就业心理

1.焦虑心理

普遍存在焦虑心理,表现出失落、焦躁、紧张等情绪,甚至出现失眠、厌食等问题,影响就业。分析原因,一是就业压力过大,包括家庭和朋友对其就业期望值过高,暂时难以达到意向单位应聘要求等。二是作为近“00后”一代,本身具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水平,部分学生自理能力、心理承受力均相对较弱,接触社会遇到现实挫折难以妥善处理自身情绪。

2.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职业选择从众、地域选择从众、创业选择从众等[1]。如对名企名岗趋之若鹜,以“随大流”思想追随他人等现象。分析原因,一是就业态度不积极,准备不充分,过于依赖他人的建议和意愿。二是就业信息不畅通,未能做到基本掌握目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无法筛选符合自身条件的合适岗位。三是所调研对象,女生居多同时为文科类专业,大部分受到家庭和身边环境的影响,以教师、公务员等传统稳定职业为主要目标,具有一定专业发展前景的酒店、景区、民间教育机构等岗位工作对其没有吸引力。

3.攀比心理

61.45%的毕业生存在攀比心理,以同辈的就业标准定位自己,尤其在工资待遇、工作位置、工作环境、单位知名度等方面。出现适合自身能力和条件的岗位,可能因为与他人存在差距而盲目放弃。访谈中,部分毕业生表示,由于难以接受在学习、相貌、语言表达等方面弱于自己的同学签约较好单位,导致内心不平衡,出现放弃已有签约而选择重新就业的想法。

4.自卑心理

62.6%的毕业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担心在家庭情况、性别形象、个人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26.34%的毕业生表示已经历过至少一次求职失败,信心受挫程度较高。另外,少数毕业生过于低估自身能力,面对心仪单位或岗位,出现不敢主动与单位联系,面试极度紧张、笔试发挥失常等情况,难以充分展现自己,从而错失机会。

(三)其他客观因素

毕业生就业思想还受以下客观因素影响。

1.就业形势

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平缓,就业市场需求稳定,而伴随着招生人数增长,各类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人力资源供应远大于需求,使得部分职业岗位竞争力增大,整体就业环境变得严峻[2]。

2.市场需求

用人单位逐渐重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如通过是否具有相关实习经历,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获取奖学金等方面进行学用匹配度的考察。

3.家庭情况

一方面,就业中一定经济成本的付出会提升就业效果,如参与专业培训、业内咨询的学生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情况及成长环境也在客观上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有研究表明,家庭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学生就业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生[3]。

三、开展毕业生就业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毕业生思想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应以人为本,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结合调研学院情况,开展毕业生就业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引导

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合力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合理、科学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培育的有效举措,提高高校作为人才资源供给侧的供给水平与质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动机,调整就业期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一是以国家需求为就业导向,传递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的观念,鼓励到西部、到基层努力奋斗,引导学生在服务国家建设过程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提高专业认同,教育学生关注学科长远发展,正确解读专业前景,分享前沿知识,拓宽就业视野。三是强调学习与成长,倡导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在就业中学习,在择业中成长,树立科学的成长成才观。

(二)组建专门队伍

学院要组建以各年级辅导员为主,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思政课教师为辅,学院领导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的专门队伍,着力从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特殊困难帮扶三方面开展工作。

1.心理辅导队伍

22.14%的毕业生希望得到就业心理疏导。学院应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原因,展开必要的心理辅导。通过集中授课、一对一谈话、参加拓展活动等方式,强化自主就业意识和就业心理准备,正确看待就业中的压力。

2.职业规划指导队伍

认识职业规划价值意义,明晰指导策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关切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素养。调查中,33.21%的毕业生希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指导。因此,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训教育前置,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程度,培养职业认知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将就业形势与政策融入学生学习实践活动中,锻炼就业信息探索、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基本技能,在就业前初步形成职场适应能力。

3.特殊困难毕业生帮扶队伍

对于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心理状况異常、学业危机等情况的重点关注学生,学院应成立帮扶小组,多方协调,主动帮助,为特殊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三)做好服务工作

建立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就业信息库。一方面从学生个人能力、心理状况、性格特点、就业目标等方面着手完善“一人一册”档案,形成职业能力评估报告。另一方面从招聘要求、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方面掌握就业单位信息,进行针对性推荐。二是强化课程体系建设。除学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外,优化学院内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与就业技巧等课程体系,结合学院学生情况提供教学服务。三是深度挖掘就业资源。充分发挥校园招聘、学院推荐的主导作用,提高就业双方满意度。四是把握网络平台。利用线上方式实时发布就业信息、推广就业经验,营造积极就业氛围。五是搭建锻炼平台。从提高“学用匹配度”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实践、比赛活动、课程考核等形式,突出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专业思维构建等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琼.针对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的主体性就业指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65-67.

[2]潘子松,闫岑.就业质量提升导向下大学生就业样态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2):139-142.

[3]屈克英,毕于民,赵秀荣.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案例院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9):78-83.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