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怡 杨国良 牟信妮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信息化教学建设在高职院校实践已久,从学校层面对设备系统的投入,到教师群体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法改革,成果虽丰却相对割裂。整合多个方面的实践成果形成合力、统筹不同管理层级互补优势,从而构建出健康的信息化教学生态环境,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政策的影响和各类教学竞赛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往往是被诱发的,是被动的。一方面,年长教师对信息化设备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并不熟悉,操作上有困难,内心难以接受却要迎合政策,于是,陷入了“传统教学+PPT”的固定模式中;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虽然接受能力更强,但教学组织能力有限,教学方法单一,且多数青年教师为职业发展,将目光更多投入在竞赛中,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教学带来便利,同样误解了信息化教学。可见,当前教师队伍对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并没有真正转变。
近年来,职业院校对信息化教学硬件基础投入和系统资源投入力度都很大,智慧教室、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速度也都差强人意。但问题是二者很难形成合力,一是由于教师思想并没有从根本发生转变,智慧教室成为“传统教学+PPT”教学模式的载体,很难发挥出该有的效果。二是平台系统和教学资源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脱离了课堂,又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学习效果得不到监督。客观上,造成了二者的双重浪费。
不同学者为信息化教学所设定义不尽相同,张一春教授提出:“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张跃东教授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数字资源’不是真正意义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和协同学习。”[2]学者有着相近的观点倾向,即信息化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需要调动一切资源为学生服务。课堂教学只是信息化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没有课前的铺垫,课后的评价,忽略环境的影响,心理的建设,课堂教学的效果很难有效发挥。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建设过度依赖一线教师,过多地将精力投入在课堂教学上,研究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而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架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难以形成合力,因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却很难得到相应的收益。
贺祖斌在《高等教育生态论》中提出,教育作为一个有机体,像生命一样是具有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信息传输的过程,教育不能与环境分开,教育是有机体与环境统一的自然体。[3]在教学过程这个有机整体中,所有和教学相关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等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生态关系。因此,在教学生态环境中,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都是教学活动的要素,若要完成教学目标,这些要素都要纳入到考量范围,并且力求一种生态的平衡。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下位概念,同样可以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进行考量,为了避免信息化教学建设的片面和割裂,职业院校需要将多种要素纳入信息化教学建设体系中,如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等生物要素;硬件设备、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非生物要素,最终建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强驱动、有保障的信息化教学建设模式。
教育学领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由于其含义难以把握,且可操作性不强,一直不太受学者关注。但我们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作为切入点,探求信息化教学建设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和成就。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目的归纳为五个要素,即认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价值观、行动。中国学者综合了国际共有的一些看法,认为教育目的可归纳为为知识和理解、技能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意识、理解、技能、能力。[4]可见,教育目的是集中在学生群体身上的一种多层次追求。在信息化教学建设过程中要尤其关注两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追求多层次的学习效果。如果信息化教学仅依赖教师群体,并将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建设上,就很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完备的模式,系统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
要达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生态视阈下进行信息化教学建设,就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建设体系。本文所构建的体系可称为“四梁八柱一中心”。其中“四梁”包括:系统平台、教学设计、师资队伍、体制机制,构成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每根梁对应两根柱,形成重要支撑的“八柱”,分别为:硬件环境和系统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一中心”是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在此结构中,融合硬件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等多种要素,充分调动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的建设积极性。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系统平台是信息化教学的物质支撑,也是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它分为硬件环境和系统资源两部分。
1.硬件环境
所谓硬件环境,即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物质条件。总的来说,硬件环境也分为两类,一是网络环境建设,二是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基础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网络环境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保障信息化教学真正实施的基础是校园网络全覆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校园网络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校园网络的升级改造,打造校园5G 网络,在保障信息化教学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其次,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将大量资金投入在信息化实训教室的建设中。未来,职业院校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将普通教室和实训室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教室的大规模覆盖。
2.系统资源
系统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在虚拟空间的物质基础,它有两个职能,分别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承载功能和管理功能。当前,教学平台建设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应当注意的是教育平台的开放性。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吸收资源,据为己用。引进校外优质资源,推进学校资源平台与其他各级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专业、学校、省级、国家级四级教学资源的互联应用体系,实现更广泛的协同与共享。二是辐射资源,服务社会。将院校自身所建设的信息化资源全面开放,对校内师生、兄弟院校、全社会提供线上教育服务,有效满足混合式教学、社会培训、远程教学、继续教育等灵活教学模式的需求,有效促进受教育机会公平,满足终身学习需要。
此外,系统还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智慧化水平。一是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精准监控,通过系统平台对大数据的抓取,学校各类教学场景实现一体化整合,教学管理团队可实现对教学全过程数据化监控;二是实现教学效果的精准评价,利用大数据改革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多维度、全过程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准确。而学生也可以实现实时评教,督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法的更新。
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的关键环节。信息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不断提升教学组织能力,更新教学方法,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协同学习。
1.教学组织
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教师教学组织提供了极大便利。第一,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缩短课堂管理时间。传统课堂为了维持出勤和课堂秩序,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非教学劳动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快速完成,帮助教师节约不必要时间成本,快速进入课程主题。第二,可以帮助课程实现“前移后续”。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通过平台,课前推送预习资源、导学材料,课中师生互助交流、学生间协同合作,课后提供评价反馈、拓展资料。第三,实现对教学进程的精准分析。教师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抓取,动态追踪学生的学习评价,实时掌握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第四,对个性化学习的分析与设计。信息化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动态,实现师生间的互通沟通,实现因材施教。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沟通可以打破课程甚至学科的界限,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宏观思维,也可以打破知识和心理的界限,教师不仅可以和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层面的交流,也可以为学生解答心理疑惑,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2.教学方法
信息化技术手段也为教师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种可能性,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借助平台的力量,联通资源,打破界限。首先是打破课堂的界限,通过平台承载教学资源,知识、技能等传统教学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作师生互动。其次是打破校企的界限,实现产、学、研的交叉融合。对于师生间的教学活动而言,通过教学平台的互联互通,师生快速掌握行业内的最新动态,督促教师更新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紧跟时代步伐。而对于校企之间的合作而言,信息更新有助于学校专业发展建设和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专业与市场的契合度。相对的,院校专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反哺能力也很强,一方面,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院校培养出的大量学生为企业输入更多的活力。
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是教师队伍,主要包含教师和管理人员两类人群。信息化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学习材料,因此,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是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5]。
1.资源开发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大众性”“终身性”[6]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学情特征,职业院校需要开发的教学资源包含以下几类:一是为教学提供便利的辅助素材,如图片、动画、电子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将教学知识、技术、原理等学习内容具象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二是师生互动性的教学资源,如交互教材、小游戏、专业软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针对“职业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三是各类课程,如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课业学习,课后复习,掌握重难点;四是共享类资源,如公开课等资源开发,其价值不仅在于为学生拓展视野,更能针对职业教育“大众性”和“终身性”的特征,将院校优势资源辐射至全社会,辅助终身学习,帮助在职工作人员职业技能提升。
2.资源整合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就凸显了资源整合的经济性和必要性。首先是校内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升。职业院校每年会投入资金和人力建设信息化资源,但由于驱动力源头不同,或出于备赛,或出于项目建设,因此出现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和闲置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筛选、组合、优化、推广等一系列动作,将已有资源整合提升。其次是校外信息化资源甄别与整合。信息化资源来源广泛,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是高校精品开放课程、电子课本开发、公共媒体兴起的公开课、企业兴建的辅学助考、网众自发贡献的生成性资源[7]。在这五类资源中,除了课程、教材等来自于各大院校外,还有大量资源出自企业和个人。这些资源虽然拓展了学生视野,但其准确性、科学性却难以把握,需要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加以甄别、整理、整合,成为学生学习资源。
体制机制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后需要考虑的层面,一般而言是原有旧的机制架构对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了一定局限和制约时,才需要改变原有的机制以适应信息化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8]本文从激励和保障两个角度来进行讨论。
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职业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建设的关键驱动。激励机制的对象不应仅限于教师群体,而应面对全校,考虑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三个群体。激励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制度、考核、竞赛等多种方式。第一,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达标考核制度,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否达标纳入考核。其关键一是要设立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标准,二是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可由部分教师达标,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全校教师达标的水平。第二,信息化教学竞赛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措施。竞赛不仅能够对涌现出的信息化教学高水平人才进行鼓励,同时也能为省部级和国家级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选拔人才,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水平人才评选机制。职业院校组织竞赛需要注意赛项和规则设置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团队竞赛的方式,全面臻选人才,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教学应用的优秀人才都有用武之地。此外,管理人员和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可以开展信息化工作比武活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工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学生管理部门也应在信息化领域设置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和应用技能竞赛活动,协助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公民。
2.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建设思路也要面向学校各类人群且方法多样。一是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对于教师和管理人员而言,派遣并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社会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学校层面组织具有普及性的信息化教学短期培训或讲座,各教学单位也要积极联系行企专家,组织专业性更强的讲座培训。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全面普及信息技术类通识课教育、信息素养培养计划外,还可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信息化兴趣学习团体。实现“人人、时时、处处”个性学习的生态。二是团队建设机制,组织建立信息化教学教研团队,合理利用教研团队开发并推广使用信息化资源。教研团队还能推动教师队伍新老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进而实现教师“人人能开发、个个会应用”的信息化教学局面。三是专业建设保障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信息素养模块,优化学生能力结构,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四是课程体系保障机制。构建学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逐步将人工智能课程向不同专业延伸,根据专业特色及市场需求实现人工智能课程与不同专业的相互融合,全面促进不同专业学生对人工智能从感知到认知、从应用到创新的提升,培养符合智能时代需求的新型公民,助力国家构建“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
和生态系统一样,教育生态学也强调“系统性”。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需要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要协调教师、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学生三类人群,要由学校层面进行组织。学校可设立信息化教学统筹工作小组,协调各方人员共同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此外,教育生态学还强调对环境氛围的塑造。除了建设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等“硬实力”环境的打造,也不能忽视通过宣传推广对“软实力”环境进行积累。一般来说,文字信息推广、举办活动、组织竞赛都能达到宣传推广信息化教学建设的效果。
主管部门层面需要对信息化教学全过程的具体建设提供思路。从软硬资源的建设和配置、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到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需要多个主管部门通力合作,沟通衔接,共同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其中,硬件设备的建设和配置需要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实现,平台系统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配置需要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合作实现,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队伍实施,教学的质量监控和督导评价同样不容忽视。区别于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需要“在考察知识、智育的基础上,把学习者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加入到衡量信息化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里面。”[9]最佳的方式是学校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质量与评价管理中心,或在教学管理部门下设立质量监控科室,着专人专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多个方面入手统筹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相关工作,做到质量把关客观而有力。除了教学质量实时监控外,还需要通过督导和评价部门进行宏观分析和教学反思,对学校的信息管理部门的建设提出意见。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活动形成一个闭环,如图2所示。
教师层面就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等方面做出努力。而在这几项工作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有各自的优势,应充分考虑教师年龄结构的特点,组成教研团队。一般而言,年长教师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而年轻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和创新意识上要优于年长教师。从职业院校教师年龄结构来看,一般中年教师和青年占据教师年龄结构的重要部分,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院校有专职教师609人,其年龄结构,如下图3所示。在信息化教研团队建设分工上,应以年龄在31-50岁之间,人数比例最高的中年骨干教师为引领,配合20-30 岁的青年教师和50 岁以上的老教师为辅助,优化教学团队年龄结构。
图3 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年龄结构示意图
信息化教学黏性,即学生对网络教育的融入程度和脱离网络教育的阻力程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真正的教学活动的受益者,因此,信息化教学黏性是否得到提升,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可持续发展成效的检验标准之一。信息化教学黏性的量化数据主要有教学平台的访问量、学生使用时长数据等等。“四梁八柱一中心”的发展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学黏性,“系统平台”“教学设计”“教师队伍”“体制机制”这四根“横梁”为学生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学习搭建了一座稳固的宫殿:硬件环境和系统资源为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提供了基础保障;“前移后继”的教学组织逐渐程序化,使信息化教学平台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信息化教学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动力。
一切非物质化实力皆可归结为“软实力”。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社会服务能力、社会知名度都是一个学校软实力的标志,因此,“软实力”的发展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教学建设对于一个学校“软实力”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服务社会的突出贡献。二是信息化教学建设过程中涌现的教学名师有效提高学校知名度。三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被社会广泛认可采纳,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促进信息化教学全方位发展,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职业院校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