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卿,王道珍,郑宪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A.骨科;B.教学办公室,上海 200230)
临床医学教学的改革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诸多医学院校也逐步加大了教学改革的步伐。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高校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文件要求高校开设本科课程需要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目标相适应[1]。必修课程的改革是诸多医学院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面,但对选修课的改革往往不够重视从而造成选修课程出现教学质量低、选课人数不高、学生收获不大及教师授课积极性差等问题[2]。因此,为适应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号召,提升医学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品质也迫在眉睫。
医学专业选修课是与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医学专业型选修课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与必修课程无直接关联的一门新的医学课程,如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及卫生法学等;另一类为与必修课程直接相关,是必修课程的衍生课程,如显微外科学、普外科学进展等;这些选修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专业水平较高,知识点较深,与学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偏差导致了整个课程难教难学[3]。
医学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在医学院校中缺乏较为有效的监督监管措施。相较于必修课而言,选修课往往是医学院校严抓教学的死角。某些教师认为选修课程为应景式课程,因此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出现不按计划讲课、授课不规范等问题[5]。此外,不同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不统一,给分细则不标准,助长了学生“哪个给分高,选哪个”的不良风气。这些因素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功利心重,教师教学泛泛而谈,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较难适应国家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号召;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往往会使得学生对此门课程不屑一顾,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5]。
医学专业型选修课的讲授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与必修课程争夺教学资源,往往多采用理论授课为主,教师一人独大,在课堂上从头到尾灌输式讲授知识。在整个过程中,课堂互动性较差,无实践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学生听觉疲劳,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降低。导致出现学生学分没少拿、知识不见涨的状态,这也就失去了开设医学专业选修课的意义[6]。
鉴于目前医学专业选修课程存在的不足,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笔者十几年《显微外科学》选修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了一条较为合适的医学选修课教学模式。
TCPT,即基于团队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基于案例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传统式教学Traditional-learning(T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模式,将团队协作,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及传统医学知识点讲授4种方法融合在课程学习中,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专业型选修课的教学主要分以下4个阶段进行:①课前阶段。对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以5~6个学生为单位成立一个讨论小组(TBL),并在课前由任课教师准备与讲授课程相关的病例资料(CBL),随后根据小组分配病例后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②小组准备阶段。小组为单位,以病例出发,查找资料后依据病例解决所需要回答的问题(PBL)。③课堂讨论阶段。由任课教师讲授病例,随后每组挑选一名讲者分享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时长控制在总学时的40%,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④理论授课阶段(TL)。在讲解完病例后,进入传统理论授课,将知识点进一步强化,最后根据病例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时长控制在总学时的60%。具体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TCPT教学模式在医学专业选修课程建设中的设计
通过该种教学手段以达到: ①培养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②对该门课程的基本框架有所了解;③如何使用该门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④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知行合一的能力。
(1)TCPT教学模式的优势
①提升学生学习医学专业选修课的兴趣。TCPT教学模式是整合基于团队、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在该模式下,师生的互动得以提高,通过实际的案例及问题,形象生动地将知识点传授,从而加大学生对该门选修课程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医学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②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的精华,形成优势互补。TCPT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多种教学模式合并。在该种模式中,我们将每种教学模式的精华进行融合,规避了单一使用某一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团队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虽会牺牲个人独自学习时间,但在TCPT教学模式中,团队学习仅占整个学习模式的1/4的,能够极大地避免占用部分不喜欢团队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6];基于案例及问题的学习模式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教学模式之一。单存基于案例的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分享临床案例,给学生灌输知识点的应用,但学生很少能够直接参与到其中,师生互动性较差[7-8];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往往因为缺少案例的场景而把问题抽象化,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9]。将CBL、PBL及TBL结合后,可通过团队的协作,进一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头脑风暴,这对知识点的加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建立也带来了诸多益处。因此,将三种教学模式进行结合能够优势互补,最大化地发挥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该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③强调了理论学习在专业选修课中的重要性。除了三种教学模式的合并外,在TCPT中,我们始终将理论教学摆在首要位置。对于选修课而言,由于知识点新及教学内容较难的特点,因此摒弃理论教学是不合适的。单纯使用TBL、CBL及PBL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学完就忘,重点不清晰,广度及深度不够,因此理论授课相当关键。通过理论授课能够将基于案例及问题的讨论结果归纳总结成知识重点,有利于学生课后学习及复习。
TCPT教学模式不是机械地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叠加,而是将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进行有机融合,以达到提高医学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以适应国家建设一流学校及一流学科的号召。
(2)TCPT教学模式的不足
TCPT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诸多的优势,但由于其为一种独特的整合教学模式,且运用于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TCPT教学模式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及学生的教学负担。但这种教学负担的增加是暂时的,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规划能够很好地规避这一不足;此外,TCPT教学模式的运用往往对教师要求较高,一开始运用该教学模式往往会不太顺利,通过多次使用,与学生不断地磨合,该种教学模式也定能运用得得心应手,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增进与学生的友谊。
《显微外科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具有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特点。我国显微外科学的发展有着7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10]。为了更好地让《显微外科学》这门选修课程适应国家教学改革,推动双一流教学课程的建设。我们在该课程的部分内容讲授中使用了TCPT教学模式,以初步探索TCPT教学模式在医学专业型选修课程中的作用。
以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近68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学生,回收有效问卷43份,其中43名均选修过《显微外科学》课程,且均进行过TCPT教学。
调查问卷分三个方面对调查者进行调查,包括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TCPT教学模式的优势;TCPT教学模式的不足。
(1)TCPT教学模式在选修课教学中的优势
经过问卷调查,在TCPT教学模式下,有近93%(40/43)的学生认为TCPT教学模式对于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有较大的提升。69%(30/43)的学生认为,TCPT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知识掌握程度也有所提高。此外,TCPT教学模式的应用,诸多学生认为能够培养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临床决策的能力及培养自我的创新精神等(见表1)。
(2)TCPT教学模式在选修课教学中的不足
TCPT教学模式下,由于任课教师会在课前布置一定的任务,占用了学生课余时间。有近76.7%(33/43)的学生认为,TCPT教学模式的开展导致了教学负担的增加。有69%(30/43)的学生认为TCPT教学模式的开展会耽误教学进度。但90.6%(39/43)的学生认为,这种升高的教学负担及耽误的教学进度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表1 TCPT在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以上初步调查结果显示,TCPT教学模式在显微外科选修课程中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完善。
TCPT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整合教学模式,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索问题、知行合一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知识的输入,能够更好地提升医学专业选修课的整体质量及课堂氛围,为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中选修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教学方案。TCPT方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