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梅
摘要:语言暴力是把双刃剑,教师在对学生心罚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教师应跳出狭隘的圈子,不断地学习,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让爱的阳光沐浴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关键词:心罚;教师;语言暴力
心罚是与体罚相对而言的,但他又比体罚更残忍,体罚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引人注目,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法律的制裁,而心罚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容易被人忽视,但其造成的后果确是对学生心灵的毁灭性打击。
一、什么是心罚
心罚,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教育冷暴力、精神暴力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而言的。这种心罚的非人道性在于以各种方式侮辱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它们的情感,损伤他们做人的尊严。
二、教师心罚的表现
1.教师的语言暴力
教师对学生的心罚常见的表现有:在批评做错事的学生时,训斥、谩骂、挖苦、讥讽、侮辱、歧视等。对学生进行不负责任、夸大其词的全盘否定,尤其对后进生采取歧视态度,公开让全班学生对之疏远,甚至进行人格侮辱。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比猪还笨”“死愚木疙瘩”“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你还笨的人了”等等。有的教师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拿大话威胁恐吓,什么下次再犯就不让上课,记处分,送校长室处理等等。据《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1%的小学生、65%的初中生、54%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会伤害人格尊严;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39%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给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2.教师态度的冷漠
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或者家长不配合,老师不敢惹的学生,教师管不了、不敢管,往往出此下策。上课不提问,作业交不交不管,违反纪律懒得教育……使学生感觉自己被排挤出了班集体,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学生孤独自闭,消极自卑,身心发展受阻,最终心理扭曲,价值观发生变化。这些对学生心理上、精神上、人格上所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不好的,有的是非常严重的。
3.紧张的师生关系
有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忽视自己的心理问题,上课就像吵架,态度傲慢,敲桌子、摔课本、撕作业,情感上拒学生千里之外,课堂上经常剑拔弩张,不注重去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家长和学生对其有意见,也置之不理。
三、教师对学生心罚的原因分析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什么东西驱使着他们,让他们表现得如此狰狞可怕呢?我认为原因如下:
1.教师心理压力大
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多数是女老师,在单位是骨干,在家庭、在自己孩子教育方面往往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面对绩效考核、评优树先、教学成绩评比等,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加脆弱。多数根据一项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曾对某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
2.来自原生教育的影响
多数的教师都是成长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从小就是这样被要求,这样被教育,被比较,被打击,被否定,“听话、成绩好、爱学习……”单一的被评价标准,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很少被表扬、被肯定的教育时代,现在让他们克服自身成长的缺陷,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贫乏的,远不如他们头脑中丰富的知识。这是一个事实。
3.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
尽管高考的途径有了很多条,但是成绩仍然是所有国人最认可的方式,这根指挥棒,仍然在无形中指引着中小学的教育。成绩仍然是学校评價教师的重要手段。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名次与成绩是老师们得到领导、同仁认可的关键因素,而期末学生的反馈评价与行政同仁对教师的年终考评更是“一锤定音”。很多老师的心声:教学过程的苦和累,自己从未抱怨,一到学期末,自己就进入焦虑、烦躁的暴脾气状态,控制不住情绪,对家人、对学生大发脾气,责怪,训斥,歧视,怎么解恨怎么说。
四、解决方法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所以呵护学生健康地成长势在必行。
1.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我心目中的老师哪怕餐桌上无肉,哪怕付出一学期的努力后排名依然倒数,也不要丢掉你脸上暖暖的微笑,也不要像泼妇一样地在课堂上咆哮,想一想成就自己事业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慢下来,教师的心也要慢下来,因为孩子需要满满长大。教师要多读书特别是教育心理之类的,在读书、学习中发现教育的规律,而不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累。也只有努力的学习才能去正确的认知自己,克服自身心理和性格中的缺点。
2.学校要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从长远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丰富教师的生活,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教师评价机制要灵动,要多方面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宣泄室,和面向老师的心理咨询室。让老师的心理问题及早得到诊治和疏导。
3.法律、法规的约束性。打在身体上的伤痕可以鉴定,但是种在心灵上的流毒往往不容易被认可,因为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学校一定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去剔除教育行业里的害群之马,去警醒那些执迷不悟者,来保护我们的儿童,将那些对学生的“心罚”消灭在萌芽状态。
语言暴力是把双刃剑,教师在对学生心罚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教师应跳出狭隘的圈子,不断地学习,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让爱的阳光沐浴每一颗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