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
【摘要】数学猜想实际上是数学上的想象。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类比等多种方法来获得数学猜想的能力,并且可以对其进行验证和证明,进而培养自己的猜想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大胆假设,以独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猜想思维;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24-0051-02
一、创建猜想情景并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
从教育理念角度分析,我们知道学生是认知教科书的主体,教科书是客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托教材的作用,还应积极拓展教材的内容,并通过其他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落实学生猜想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有必要为学生创造猜想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去猜测数学知识,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的场景创建。因此,教师先要进行教材内容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开设数学课程。将猜想问题整合到课件中,以便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同时猜测数学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证实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确保学生猜想思路的正确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同时,通过创建猜想场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吸引力,进而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猜想。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时,教师要先考虑如何利用猜想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创建相关方案。对于本课的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形旋转的课件,播放给学生观看,还应集中精力将猜想的内容纳入其中,以促进学生去猜想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深入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猜想思维的发展。
二、借助直观的图像激活学生的猜想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以此为出发点,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特定的图像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从而促进学生更积极的猜想思维。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特定的模型,以引导他们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并向学生解释道:“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现在,将这个图形分发给你们,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联。”学生获得图形后开始了观察,一个学生很快说出两个角的大小相同的结论。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提出了一个猜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提出猜想之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该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有的利用量角器测量,有的用剪刀将两个角剪下来对比,还有的将其对折比较。学生的验证方法各式各样,都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室里,教师使用直观的教具来教学生“观察一猜想一验证一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了。
三、通过猜想培养学生的良好创造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应该鼓励并和学生一起猜想。应该注意的是,当学生正沉浸在猜想成功的状态时,教师还应该趁此机会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并指导他们学习如何运用猜想的策略解决问题,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在学生遇到方程式时,他们先要猜想运用哪一种解题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很多,如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然后,在碰到一个方程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猜想应该使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使用猜测法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力。会发现,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和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教师做好辅助
《数学课程标准》教学中指出:“学生应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里明确提出:猜想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步骤之一,也是数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营造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空间来展示自己,营造有利于学生猜想和思维的环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思想的发散,以唤起他们的兴趣和猜想,使学生爱上数学,并享受探索获得知识的乐趣。师生一起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中,使他们爱上数学,培养他们努力工作和认真创新的精神。
五、利用类比教学培养猜想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类比的数学思维方式有广泛应用,这方面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猜想思维。类比教学中,主要包括三种类比方式:平面和空间类比、问题结构类比、问题形式类比。所谓类比,是学生把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二次整理和组合,利用类比结果解决数学问题,并且总结相关的数学规律和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许多知识都是利用类比的方式进行推导的,他们是相似的和互通的。结合上述特点,教师应避免灌输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通过类比的方式理解知识。
六、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哪一学科,我们都必须不断地质疑和验证猜想,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去质疑和印证,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玉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猜想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2]秦爱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4(12).
(責编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