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集道家,墨家,儒家等思想于一炉的巨著,《淮南子》的译介在中国典籍翻译中极具研究价值。斯奈尔-霍比恩所持的翻译综合法认为文本分析应当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本文据此对文本从篇章结构,题目与主题,句子结构,词汇四方面进行分析,检验约翰梅杰和丁往道的《女娲补天》的英译本采用的翻译策略和产生的效果,发现前者的译文更为贴近原文,但可读性下降,词汇意义表达不准确。丁往道在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上比较灵活达意,依据文本的关联和功能,保留原文的功能。因此启示部分典籍的译者需要秉持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从整体出发的翻译观。
关键词:《淮南子》;《女娲补天》;斯奈尔-霍比恩;英译对比
作者简介:张小娥(1993-),女,汉,江西上饶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2
引言:
《淮南子》由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宾客集体编写,是中国重要典籍。西方汉学家对中国思想的研究孜孜不倦,它自然是重要的研究对象。西方世界对《淮南子》的翻译与研究已有130余年。(孟庆波,高旭,2008,58)历时虽久,《淮南子》全英译本到2010年才出版。约翰梅杰领衔的译者团队所译和翟江月,牟爱鹏的英译本。因此它的翻译研究还比较有限。此外,笔者搜索“淮南子英译”,在知网中发现少量的学术成果。以杨凯和丁立福成果较多,关注该译本的序言,脚注,尾注等对译文读者的帮助,或讨论典籍翻译的形式。以上研究大都是称赞之音。凡事有两面,所以本文意在客观评价《淮南子》英译文本。主要采用约翰梅杰和丁往道的译文。约翰梅杰的英译本为西方首部出现的全译本,其翻译团队是中国典籍和历史研究的学者,丁往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译文都具有研究价值。
斯奈尔—霍比恩提出的翻译研究综合法以格式塔理论以及原型范畴理论,注重文本的细微差别,文本类型的定义不是绝对清楚明晰,而是渐变的,文本也不能通过部分分析而得到整体意义。(斯奈尔—霍比恩,2001.31)并认为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事,还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斯奈尔—霍比恩,2001.39).因此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应当从宏观到微观,最后形成翻译策略。本文以斯奈尔-霍恩比的文本分析观对《淮南子》中的《女娲补天》进行分析,审视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的恰當性和译文达到的效果。
1.篇章结构
《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女娲补天》这节短篇具有向读者传递信息和原作风格的功能。明确归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或者交际翻译(纽马克,2001,20)会造成原文的损失,正如斯奈尔—霍比恩所言文本分类是渐变式的。她还认为译者在文本分析过程中要先注意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斯奈尔—霍比恩,2001,69).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文章的创作结构和人物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至于保留什么,译者是有创造性的。(斯奈尔—霍比恩,2001,79).
①原文: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
Examining into these glorious achievements, [we find that]
they reach up to the ninefold Heaven;
they extend down to the Yellow Clods.(约翰梅杰,2001,291)
Nuwas deeds benefited the heavens above and the earth below. (丁往道)
以上所举段落是原文的最后一段,描述故事的结尾。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上,两位译者的处理差异较为明显。前者把这篇故事翻译为英文诗,尾韵基本为“S”。斯奈尔-霍恩比认为说话者,描述者或者读者在文化,态度,时间,地点所持观点就是视角(斯奈尔—霍比恩,2001,53).前者的译文让译语读者认为中国的这个故事是用诗体形式创作,和原文读者看这个故事的视角就不同。后者的译文保持了和原文一致的结构,记叙文的方式。译语读者和原文读者阅读的视角一致。
2.题目与主体
《女娲补天》讲述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在天地创造时拯救人类的故事。题目“女娲补天”总结故事。约翰梅杰在《淮南子》的全译本中只有篇章顺序,没有翻译每一个故事的标题。他写了大量的前言,序,注释对内容加以说明。丁往道将题目译为Nuwa Mends the Sky,简洁明了。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女神,人首蛇身,异于凡人,彰显神的形象。原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赋予读者看到“女娲”二字便知其是神的便利。英语读者和原文读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去甚远。这是造成典籍翻译的难题之一。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缺失,读到这个故事主人公,读者内心没有形象产生。丁先生的此标题译文,若在Nuwa后能加以身份的说明,如the godess.既不妨碍简洁性,又能为译语读者增加形象上的信息。
3.句子结构
《女娲补天》这篇短文句子简洁凝练,气势顺畅。形成此效果在于中文多用“名词+动词”或者“动词+名词”结构,形成排比句。排比句气势强烈,其次两两之间也形成对偶句,音韵和结构就彰显出整齐的美感。英语和汉语差异较大,每种语言和它所在的环境文化拥有的语言规范不同。
②四极废,九州裂
the four pillars were broken;
the nine provinces were in tatters. (约翰梅杰,2001,291)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 collapsed and the world with its nine regions split open. (丁往道)
原文的句子是“名词+动词”结构,并且是主动语态,节奏气势强烈。约翰梅杰的译文采用英文诗结构,所以每个小句也是短小凝练,但句子改为被动语态,“废”和英“裂”译为“were broken”和“were in tatters”.英语中主动语态的生动性大于被动语态,因此译文的生动性有所减少。丁往道的译文把原文译为一句,采用主动语态,“废”和“裂”是“collapse”和“split”,所构建的画面感更加强烈,接近原作的表达效果。
4.词汇
斯奈尔-霍恩比在《翻译研究—综合法》中阐述文本分析的重要性,认为文本分析要从宏观到微观。微观的层面最后落到词汇。(斯奈尔—霍比恩,2001,59)任何层面的分析都不应该独立,应该基于整个文本的关联和功能。在典籍翻译中,词汇的分析尤为重要,要注重和文本的关联与功能。典籍的词汇一部分比较晦涩难懂,不仅与现在原文读者有时间空间上的差距,和译语读者在时间空间上的差距更大,还包括文化差异。译者的选词体现了他对原文的理解。
原文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一句,两位译者对于“补天”的理解不同,分别采用了“patch”和“mend”,前者是指像打补丁一样修补,后者是指把破的修理好。两者的选择构成不同的景象。这体现了不同的天地观。通晓中国文化的丁往道所理解的补天用“mend”是正确的。天空出现裂缝,进行修补,不是打补丁似的封上。还有“光辉熏万物”的“万物”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绝非“许多的物”。可见约翰梅杰的“myriad things”只是字对字的翻译,并未译出“万物”的内涵意义。相反,丁往道先生的“the every creation”译出真正的意思。词的选择不是表面定义相同,就是翻译充分,取决于词在句子中受到的关联和功能進行词的选择。
结语: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潮流之下,《海南子》的译介研究具有很大价值。但目前对《淮南子》的英译研究不充分,仅有不多的学术论文。大部分将视角放在约翰梅杰主导翻译的全译本中的序,注释,脚注等非主要内容上,少有将中外译者的译作进行比较的研究。本文根据斯奈尔-霍恩比的综合法,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文本分析应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来衡量约翰梅杰和丁往道先生的翻译策略。发现前者将原文记叙文文体改为英文诗体的结构,句子结构和选词比较紧贴原文,原文和读者间交际的生动性减少。原文某些词汇的真正内涵或者文化意义未表达出来。丁往道先生的文章结构与原文相同,但是句式结构,词汇选择改变了,保留原文的功能,准确表达词汇内涵。当然丁往道的译作也并非完美。译者需要学习好的方面,秉持从宏观到微观的文本分析,整体上把握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丁立福.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典籍翻译顺译范例:《淮南子》翻译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报,2016(1):87-93.
[2]丁立福.论中国典籍译介之“门槛”——以《淮南子》英译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2019(2)4-14.
[3]孟庆波,高旭.西方汉学中的《淮南子》翻译与研究——基于英文书籍的文献史考察[J].国际汉学,2018(3):58-71.
[4]杨凯.“丰厚翻译”视角下的约翰.梅节《淮南子》英译本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6(6):64-67.
[5]John S. Major The Huainanzi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overnment in Early Han China[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
[6]Ma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