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学研究角度看《〈淮南子〉道论研究》的创新

2016-02-03 16:14梁宗华
管子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老道淮南子



书评·书讯

从齐学研究角度看《〈淮南子〉道论研究》的创新

梁宗华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济南250014)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处于子学到经学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学界目前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而专门以道论为主线对该书思想体系及来源、发展、影响等作系统深入诠析的著作,并不多见。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刘爱敏副教授近著《〈淮南子〉道论研究》[1]全方位、多层次地揭示了《淮南子》道论的内容和源流,内中多有真知灼见,而其所着力于《淮南子》与齐学关系研究的角度尤为其创新之处,是对《淮南子》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尽管《淮南子》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归入“杂家”,但刘安自认为其书“道论至深”,东汉高诱在《淮南子叙录》中也把《淮南子》的思想主旨归之于道家。《淮南子》道论精深,值得学者一探。道家从老庄到黄老的思想演变中,齐学的渗透是重要的一环,《淮南子》中有大量的黄老道家、阴阳五行家、稷下儒家、神仙方士和齐兵家的内容,这些方面都属齐学范围,这正说明《淮南子》与齐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学界从齐学角度来关注《淮南子》思想的论著并不多。《〈淮南子〉道论研究》全面探讨《淮南子》的道论,并注意到齐学与《淮南子》关系的线索贯穿,可谓另辟蹊径,具有创新价值。

《〈淮南子〉道论研究》一书分七章,分别探讨了《淮南子》的写作背景、学派归属、宇宙论、人性论、政治论、道论的思想来源以及道论对后世的影响。除专章探讨《淮南子》齐学关系外,书中主体内容时时注意梳理齐学与《淮南子》之间思想的承继和融合。

在论述《淮南子》的学派归属时,《〈淮南子〉道论研究》认为《淮南子》属道家,是在老庄道家基础上对阴阳五行家、思孟学派、黄老道家综合后形成的新道家,即用老庄的口袋,装的是阴阳五行家、思孟学派、黄老道家的东西。而阴阳五行家、思孟学派、黄老道家都是齐学或与齐学关系密切的学派。这便从总体上为《淮南子》与齐学的关系确定了基调。

在论述《淮南子》的阴阳五行思想时,把《管子·幼官》《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三篇列表比较,简洁清晰地论证了阴阳五行学说从《管子》经《吕氏春秋》到《淮南子》的发展演变过程。

作者认为《淮南子》的心性论是对儒道两家的融合,既有孟子的性善说,也有荀子的重教劝学论,以及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孟子主张提升道德修养、庄子追求精神自由、荀子呼吁发挥心智以求知,三人皆极力张扬心性之一面,而《淮南子》是对三者的融合,而不同于任何一家,其思想却可追溯到《管子》四篇。《管子》四篇的“心”论是孟子、庄子、荀子、《淮南子》心性说的共同源头。

作者同时认为,《管子》的黄老思想是形成《淮南子》治道思想的主要来源。《淮南子》集中论述“帝王之术”的是《主术训》,此篇对君主的要求,包含了无为、虚静、因循、循名责实、君逸臣劳、法术势、仁义礼智等,与《管子》四篇调子一致,是对齐学思想的申张和弘扬。

在此基础上,作者列出专章“《淮南子》对齐学的继承和发展”,集中探讨《淮南子》与齐学的关系,强调《淮南子》道论的思想来源是齐学。此章从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证:《淮南子》对管子其人其书的称引和论述;从《管子》四篇看齐稷下黄老道家对《淮南子》的影响;《淮南子》对齐兵家思想的继承。作者认为《淮南子》文中对管子其人有多处称赞,对《管子》其书有多处明引和暗引,对齐学学术派别有特别分析。《淮南子·要略》篇从社会背景上分析了诸子产生的原因,论及八家:太公之谋、儒、墨、管、晏、纵横、刑名、商鞅之法,其中属齐学的有三家:太公之谋、管、晏,说明《淮南子》作者对齐学的熟知。《管子》中《内业》、《白心》上下、《心术》四篇中精气说、以心受道论、心体君位论、内外兼修养生论对《淮南子》都有重要影响。《淮南子》集中论述兵家思想的专篇是《兵略训》,作者通过审查此篇的思想主旨和核心概念,如道、义、心、气、因、民、势、变、诈、阴阳、五行,发现《淮南子》与齐兵学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管子》中的兵学篇章以及《荀子·议兵》篇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作者在全面梳理《淮南子》与齐学的关系之后,进一步分析了《淮南子》之所以受齐学影响较深的原因。一是汉初的学术背景,从地域文化来说是东风压倒西风,在“过秦”的氛围下,东方齐、楚之地的儒、道思想代替秦法家成为学术主流或官方意识形态;二是孕育《淮南子》的楚文化与齐学思想相近,比较容易接受齐学影响。李长之就曾明确指出“齐楚文化是一系”[2]11。与鲁国深受宗周礼乐文化影响孕育出儒家学派不同,齐、楚在接受礼乐文化的同时,保留了原始巫风,因而成为言天道鬼神的道家文化生长的沃土。所论颇中肯綮,具有启发意义。

刘爱敏副教授多年致力于《淮南子》、齐鲁文化研究,虽然该著有些观点尚处于探索阶段须臻成熟完善,有值得商榷之处,但瑕不掩瑜,《〈淮南子〉道论研究》一书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淮南子》研究喜添新枝!

参考文献:

[1]刘爱敏. 《淮南子》道论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责任编辑:方子玉)

作者简介:梁宗华,女,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6-01-12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老道淮南子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韩国学界的《淮南子》研究
日本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述略*
大话三国志
闲谈为何叫“聊天”
延续孔老道脉 光大中华精神
王生拜师
传统社会核心价值的形上化及其启示
梦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