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2016-05-10 02:00任相宏郑德平杨中华
管子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丝织品

任相宏,郑德平, 苏 琪,杨中华

(1.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2.沂源县文物管理所,山东 沂源 256100)



文物与考古

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任相宏1,郑德平2, 苏琪2,杨中华2

(1.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2.沂源县文物管理所,山东 沂源 256100)

摘要: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不仅年代、规格清晰,而且地望、性质也明确,为战国中期较早阶段盖邑盖大夫之夫人。更为重要的是墓葬未被盗掘,棺椁保存完好,还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麻织品和竹编器等有机质文物,在北方地区可谓绝无仅有。

关键词:沂源;战国墓;丝织品

2010年9月,山东沂源东里镇东里东村在其村东东台地上对年久失修的水塔进行拆建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战国墓,在得知消息后淄博市文物局、沂源县文化局立即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应邀请,笔者也参加并主持了这次发掘工作。

墓葬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型,保存基本安好,棺椁未朽,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竹、木、丝麻等有机质器皿和丝织品,颇具学术价值。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学结合卫星会议齐文化考古新进展的议题,本文拟将墓葬的情况略作介绍,并就其年代、规格、地望、性质、棺束与棺饰等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以推进齐文化研究的进展。

一、墓葬概况

墓葬位于沂源县东里镇东里东村东侧的台地上,东距东安故城西城墙1千米,西北距离沂源县城23千米(图一)。

1.形制结构

图一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伴置示意图

墓葬封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修建水塔时已经破坏,具体情况不详。封土之下部分保存尚好,形制结构清晰,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型土坑竖穴木椁墓,由墓道、墓室、椁室、下葬的二层台和壁龛等几部分构成。墓道在南,墓室位北,坐北朝南。方向6度。

墓室为略呈长方形的竖穴式,墓口略大于墓底。墓壁经过修整,表面整洁光滑,但不见修整的工具痕迹。修整后的四壁再经装饰,先贴壁抹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黄色细澄泥,然后再在其表面涂刷一层青色灰浆。墓室南北长8.15、东西宽6.3、深4.9米。

墓道位于墓室南壁中心,南部在修水塔建水池时已遭到破坏,原始情况不详。墓道口略大于墓道底,有收分,与墓室一致。墓道壁也经过修整和装饰,与墓室壁相同。墓道南北残长1.6米,里口上部东西宽3.5、底部东西宽2.55、深1.9米(图二)。

图二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清理现场由北向南拍摄

椁室由木质椁板构成,为长方形的盒式,位于墓室底部中心,南边与墓道对应,且其高度与墓道底部持平。椁室南北长4.5、东西宽3.6、深3米。椁室顶距离墓室口1.9米。

下葬的二层台围绕着椁室外围四周,台面与椁室口形成同一平面。二层台部分为生土,部分为回填的凿墓花土,但近椁板处则均为青膏泥。二层台的台面宽窄不一,其中东台宽0.9、南二台宽0.94、西台宽0.5、北台宽1米。

壁龛3个,其中2个位于墓室北壁的东西两则,1个位于东壁的北侧。壁龛均凿墓壁而成,形状不甚规则,但其底却都较为平整,且与二层台齐平。由北壁到东壁,自西而东依次编号为1号龛、2号龛和3号龛。1号龛高1.4、宽1.2、进深1.05米;2号龛高1.7、宽1.22、进深1.2米;3号龛高0.4~0.45、宽2.66、进深0.7米。

2.葬具与葬式

葬具主要为一椁二棺。棺椁均为木质板材,共由141块构成。除少量椁盖板略有腐朽外其余都保存完好,尤以内棺为突出,犹如新作。因此,不仅棺椁的结构清晰,而且其装饰也十分清楚。

椁由73块椁板构成,其中“亚”字型口部框架木板4块,上层盖板10块,下层盖板11块,边板和堵板各9块,底板12块。盖板、堵板和底板为东西向,其余为南北向。椁南北长3.6、东西宽2.9、深2.75米。

棺都是长方形的盒式,为内外两棺,外棺套装内棺,且均为悬棺。悬棺,即由悬方木榫卯结构于棺边板的下部使棺底悬起,从而形成一个棺下暗箱。外棺由49块棺板构成,其中盖板8块,边板和堵板各8块,底板7块,悬木2块。外棺长2.48、宽1.76、高1.96米。棺底悬起0.45米。

图三 2010沂源东里台地一号战国墓棺椁清理现场由南向北拍摄

内棺由19块棺板构成,其中盖板3块,边板和堵板各3块,底板2块,悬木2块。内棺长2.14、宽0.81、高0.98米。棺板除堵板和悬方木外,均南北向(图三)。

椁棺木板均经拼接组合,但其间拼接的方式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椁板只是边板、堵板的两端进行半榫卯结构,盖板和底板则是平铺于椁口“亚”字型木框架半榫卯口上和墓室的底部,中间不见榫卯结构,其加固力主要是依靠椁板、盖板外侧回填的墓土和膏泥来完成的,较为简单;棺的盖板、边板、堵板、底板和悬方木等则都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使用了燕尾榫卯、半开榫卯、半透榫卯和全透榫卯等结合方式,结构颇为复杂,其结合力完全来自榫卯的扣合(图四)。板材形制周正规范,板面平整光洁,榫卯咬合严密。

现场初步鉴定,椁、外棺板材为柏木和柞木,但内棺木质细腻,无明显纹理,硬度较大却比重不大,明显与椁、外棺的木质不同,尚不能鉴别。

图四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内馆西边板底部内侧

椁板、外棺上下内外均髹黑色漆,无图案,但内棺却没有进行任何装饰,所有棺板均为原木的浅黄褐色。

图五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下葬桩及壁龛位置图 由南向北拍摄

棺椁之外,在这里值得一提的葬具还有以往难得一见的下葬桩和棺束。下葬桩共有4个,都位于下葬的二层台上,椁室东西两边各2个,均匀布局(图五)。下葬桩为圆形的独木柏木,清理时只有椁室西边北侧的保存较好,其余均已腐朽。此桩稍加修整,粗细不均,表面也较为粗糙,但却经过黑色髹漆。残长1.4、直径0.25米左右。下葬桩深埋于二层台以下1.2米,台面以上尚保留0.4米的高度。4个下葬桩,分别与外棺边板底部的凹槽缺口、外棺盖板边棱上的斜凹口相对应。凹槽缺口、斜凹口是用来横穿、固定棺束的。

棺束外棺和内棺都有,但其间有明显的不同。外棺棺束见于外棺外围的四周,以及盖板顶面和棺底。由于腐朽、悬空和重力等共同作用,外棺四周的部分已经断开并脱落至棺椁之间的底部,只有盖板之上和棺底下有所保留。但是,由于水浮的漂移作用,盖板上的位置和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只有棺底板下面的部分既清晰又精准,保持了下葬时的原始状态。据此可知,棺束围绕着外棺顶面、底面作纵二横二“井”字型结构捆扎,即南北向2道东西向2道。每道棺束均穿过外棺边板、堵板底部的凹槽缺口,这样不仅使得棺束布局均匀,而且还更加稳固,从而便于下葬(图六)。

图六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外棺底(暗箱)下葬绳 由东向西拍摄

棺束的绳子有粗细两种,除上述4道粗绳外还有一种细绳。但细绳只见于东西横向的2道之中,且都是3条,南北向的不见。如此,横二的棺束就都由1条组绳和3条细绳组成,共4条,为组合式棺束。无论是粗绳还是细绳,都由两股绳上劲合成,而每股又由两股搓成。凡在棺束的相交处,都用竹篾进行捆扎拢固。

棺束的质地粗细间有着明显的区别,粗绳纤维粗糙,细绳则较为纤细。现场初步鉴定,粗绳为蒯草草绳,细绳则为麻绳。蒯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茎,长叶,喜潮湿,多生长在河傍或是山上的洼地之处,现在当地分布依然十分广泛(图七)。上年纪的当地人都非常熟悉蒯草草绳的特性,结实耐腐、拉力大弹性小,以前当地大都用来作牛拉犁翻地的耕绳。草绳部分经麻布包裹。

图七 现在生长于墓葬附近的蒯草

内棺棺束见于内棺外围的四周,以及盖板顶面和棺底下。与外棺棺束同样,由于腐朽、悬空和重力等的共同作用,内棺四周的绝大部分也已经断开并脱落至内外棺之间的底部,只有内棺的盖板上面和棺底下有所保留(图八)。同样由于水浮的漂移作用,内棺盖板上面棺束的位置、结构也已发生了变化,只有内棺底板下面的还有所保留,并且非常清晰,基本是保持了入棺时的原有状态。据此可知,内棺棺束为纵一横三捆扎,即居棺中南北向1道,东西向平均布局3道。

内棺棺束的绳子也有粗细之分,细绳只见于纵一横三的每道棺束,且都是由2条细绳组成。粗绳只见于横向的棺束,但只见于南、北两端的2道之中,中间则不见。由此,横向的南、北两端的棺束就由2条细绳和2条粗绳组成。每条细绳都由两股上劲搓成,但粗绳则是由3股合成。无论细绳还是粗绳,每股绳的表面都使用丝织物进行包裹,与外棺草绳棺束包裹绳子的方式不同。凡在每道棺束的相交处,都进行盘绕加以固定,而不是捆扎,其方法与外棺棺束不同。

图八 2010沂源东里东台一号战国墓内、外棺底间入敛绳 由东向西拍摄

内棺棺束绳子的纤维较为纤细,看上去较为柔软,且韧劲、拉力也大,现场我们初步鉴定粗绳为麻绳,细绳为丝绳。

内棺内墓主人骨架一具,为单人葬。骨骼未腐,骨架未散,但因水浮漂移四肢已经移位,略显零乱。头向北,面向西,葬式为仰身直肢葬。现场初步鉴定,墓主为女性,年龄50岁左右。

3.随葬品

随葬品颇为丰厚,有马车、荒帷、陶俑,以及陶器、青铜器、玉石器和大量的竹、木、丝麻等有机质器皿和丝织品等,共计106件(套),1000余件。

图九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荒帷出现情况 由南向北拍摄

马车2辆。车舆、车轮拆分开来分别放置。车舆放置于椁室盖板之上,车辕向南朝向墓道,前后一字排开。车轮分别放置于二层台上的壁龛处,斜靠在壁龛口部的墓壁上。北边1、2号壁龛口处各放置1个车轮,东边3号壁龛口处放置2个车轮。

荒帷1架。为竹制骨架,作长方形体,四阿式顶,罩在外棺外围。荒帷的顶部铺设竹席等,并悬挂20多枚青铜铃。周围为丝织纱缦,并缀以玉环、玉管等装饰物(图九)。

陶俑一组,数量近50件。都放置在1号壁龛内,从北到南明显由三部分组成。北边部分居中者是墓主人俑,东西两侧为侍从俑。中间部分为舞俑、钟俑和磬俑,由中心和西、南、东侧4个单元组成。中心单元,即墓主人俑的正南边是舞俑。舞俑东西排列,计3排;西侧单元,即舞俑的西侧是钮钟俑。钮钟俑南北排列,为一套钮编钟和一组对应的敲钟俑:南侧单元,即舞俑的西南侧为镈钟俑。镈钟俑东西向排列,为一套镈编钟和一组对应的敲钟俑;东侧单元,即舞俑的东侧为磬俑。磬俑南北排列,为一套编磬和一组对应的击磬俑。南边部分为动物俑,其中以马为主。之外,在东西两侧靠近壁龛壁处还有零散的击鼓俑、弹琴俑等(图十)。

图十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1号壁龛内陶俑 由南向北拍摄

陶俑均捏塑削面,着装上色,低温烧制而成。高度大都在10厘米左右,小巧玲珑。陶俑虽小,场面也不大,但排列有序,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场景恢弘。墓主人坐北面南,编钟、编磬三面而悬,中间舞者翩翩起舞,两侧侍从周到侍奉,俨然墓主人生前钟鸣鼎食、歌舞升平宴飨场景的真实微缩写照,瞬间凝结。陶俑周围填充粘性较大、数量较多的青膏泥,位置难以移动,而弧形的壁龛顶部又没有完全坍塌对陶俑造成多大损伤或是移位,因而这样一个场景的布局是无庸置疑的,完全保持了下葬时的原始状态。

图十一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出土部分竹笥和麻鞋

陶器多为仿铜彩绘陶礼器,器形有鼎、豆、壶、敦、盘、匜等。这些陶器均放置在2号和3号壁龛之内。

青铜器形有鼎、敦、豆、提梁壶、提梁罐、盘、舟等;玉石器有玉环、滑石管、水晶项饰等;竹器有方竹笥、圆竹笥等;漆木器有筝、梳、簪、绕弦棒等;丝织品有服装和大量的鞋子等(图十一)。这些随葬品除去少量的随墓主人放置在棺内和棺椁之间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放置在外棺之下的暗箱之内。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

墓葬的年代虽然没有发现明确的纪年证据来表明,但墓葬的形制、葬俗清楚,且出土随葬品丰厚,与以往同类墓葬及其随葬品稍作比较就可发现,其时代特征极为鲜明,还是比较容易推断和清晰的。

从墓葬形制、随葬品等诸方面情况来观察,与之最为接近的墓葬应当是1990年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发掘的山东章丘绣惠女郞山一号战国墓[1]。尤为难得的是,在战国齐墓被盗破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两座墓葬居然还都不曾被盗扰,保存较为完好且出土遗物颇为丰厚,资料系统、完整科学,从而提高了其可比性,年代也更趋于精确和可信。

两座墓葬都是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型墓,且又都是墓道在南,墓室位北,方向坐北朝南,墓葬的形制和方向完全一致。

两座墓葬随葬品的基本组合,如青铜器的鼎、豆、壶、盘、舟和陶器的鼎、豆、壶、盘、匜完全相同。而且,部分器形的形制、装饰也一致,具有共同的特征。例如:青铜鼎均作三个环形钮的半球状器盖,子母口,腹耳,鼓腹,小平底,蹄形足,素面;青铜盖豆均作三个环形钮的半球状器盖,子母口,鼓腹,近口部都有2个环形钮,圜形底,细高柄,小喇叭圈足,素面;青铜提梁壶均作链形提梁,两个带环形钮的器盖,子母口,高颈,圆鼓腹,小平底;青铜盘均作敞口,平沿,折腹,平底,矮圈足,素面;青铜舟均作近椭圆体,盖面隆起并附环形钮,子母口,腹微鼓,一侧附一环形钮,平底,表面。再如,陶鼎、陶豆、陶壶、陶盘等,由于这些陶器都是仿铜陶礼器,所以其形制甚至是装饰也都与同种器形的相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两座墓葬中出土的陶俑不仅其制作技法、大小和造型相同,而且其着色的色彩和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致,更具共同特征。

同一地域之内这种墓葬形制的一致性和随葬品的共同特征,只能是时代上的一种直接反映,表明两座墓葬的年代是同时的。章丘女郎山一号战国墓的年代发掘者将其推断在战国中期,那么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葬的年代据此也就可以确定在战国中期。具有共同特征的两墓中的这些随葬品几乎都是冥器,而冥器又是专作随葬品用于供死者亡灵使用的器具,较之实用器更具时代特征,所以这一年代只要章丘女郎山一号战国墓推断无误,那么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图十二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出土陶簋、陶壶

但是,其间也有一些区别,如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中出土的仿铜陶礼器方座簋和花口壶等(图十二),则不见于章丘女郎山一号战国墓。这些陶器最显著的特点是花瓣形的捉钮和壶口,形制繁缛而华丽。这种陶簋和装饰也见于临淄齐都文化城的东孙战国墓,流行于临淄战国齐墓的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则罕见。而临淄战国齐墓的分期则将第一期的年代推断在战国早期,第二期和第三期为战国的中期和晚期[2]424-426。据此,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年代就可推进到战国早期。

不过,墓葬所在的周围还分布着一些战国墓地,而且这些墓地中的个别墓葬规模与一号战国墓不相上下,但其方向却是东西向,与一号墓完全不同。从随葬器观察,这些墓葬的年代要比一号墓为早,但也超不出战国的积年。据此,我们认为将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葬的年代,推定在战国中期偏早阶段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墓葬的规格从墓葬的形制、棺椁制度等方面来观察,还是比较清晰的。《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杜预注:“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隧,即墓道。由此看来,墓道在当时礼制等级中的重要性,要超过南阳阳樊、温、原、欑茅之田。我们发掘的长清仙人台六号墓,虽为春秋邿国国君之墓,但不仅墓葬规模较小,而且也没有墓道。可见,这一葬制在当时实行得还是很严格的。战国时期虽然已是礼崩乐坏,但一条墓道也足见墓主人生前地位之显赫。考虑到墓葬所在之地非王都所在,所以墓葬的规格绝不会高到诸侯王的高度,但也不会低到士的级别,应是大夫一级。

(二)着眼于知识的有效传递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时长一般应为5至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一节课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时间上的限制,要求我们在内容上必须合理把握,切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难点,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只有这样,微课才能在有限和珍贵的课堂时间中实现其“微”的价值。如在《矛和盾的集合》中,将坦克的发明过程做成微课,侧重点就在于发明家与对手的演练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到一方兵器的缺点,利用对方兵器的优点,将优点不断汇聚,由此顺利将坦克发明出来。

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棺椁极其清楚,虽然椁的盖板分为上下两层,貌似双椁双棺,但实质上椁的边板、堵板都是一层,为一椁二棺,共计三重。《庄子·杂篇·天下》云:“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荀子·礼论》也有同样的记载。庄子、荀子都是战国时期之人,生存的年代与墓葬的年代相去不远,非常相近,所以这些说法应当是可信的。结合实物资料,赵化成先生将这一制度概括为“天子三椁四棺,诸侯二椁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3]。依此来衡量,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葬的规格也刚好是大夫级别,与墓葬形制所反映的级别一致。

陶俑虽小场面也不大,且是墓主人生前真实生活的写照,而其中三悬乐器的使用也凸显出墓葬的规格和墓主人生前地位之显赫。《左传》成公二年:“卫人赏之(卫国大夫于奚)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杜预注:“轩县也。周礼:天子乐,宫县,四周;诸侯轩县,阙南方。”《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在孔夫子看来,这一用乐制度与墓葬的隧制同样重要,要重过采邑。依照这一制度来衡量,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规格应等同于诸侯。但是,从细微的布局来看,南面编镈俑的位置显然并非正南方,而是偏于西边,与其北侧的钮编钟俑大致处于一个方位。如此一来,乐器俑就非三悬而是二悬,与大夫的级别又趋向一致。

用乐制度与舞佾之间有着严格的比配,关系非常密切。《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即64位舞者。依此类推,六佾36位,四佾16位,二佾4位。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陶俑,其中可以肯定的舞俑为12个,但还有疑似的4个正在清理保护中,如果这4个也能够确定,那么这又与大夫级别相吻合。

墓葬的形制、棺椁、乐器和舞佾都清晰地表明,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葬的规格无疑就是大夫级别,墓主人的地位还是比较显赫的。

然而,青铜礼器所反映出来的规格却是与之相去甚远。青铜礼器出土共计12件,其中鼎1件,敦4件,豆2件,提梁壶1件,提梁罐2件,盘、舟各1件。青铜礼器的使用在周代也有严格的规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用鼎制度。《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这一制度文献中多有记载,同时也得到了考古的证明,已经比较清晰[4]。并且,鼎与簋的配制也非常清楚,即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依照这一制度,大夫级别的这座墓葬应当是五鼎四簋,但只有一鼎,明显不配套,与礼制不相符。如果说敦代替了簋,那么四敦也应当是五鼎,也不只是一鼎。这种现象,显然与上述各项情况反映出来的级别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何况,这时已是礼崩乐坏,僭越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反常的现象,我们考虑应当是与墓主人的性别和身份有关。墓主人是位女性,应为大夫之夫人,而非大夫。妇随夫贵,如此一来既可享用其夫大夫的规制,但又不能与之完全等同,特别是“器以藏礼”代表等级、反映规格的核心性器形青铜鼎,毕竟还是夫人。如果从这一角度来思考,那么这种反常的现象也就不再反常,很正常。

紧邻一号墓葬的西侧还有一座同时期的二号战国墓,其形制、方向、规模等都与一号墓葬相同或是相近,但是此墓早期就被盗掘,而且破坏极其严重,棺椁都曾被火烧过,随葬品几乎无存。不过,从随葬有马车和殉人来看,其规格显然要比一号墓葬为高。二号墓葬的墓主人应是一号墓主之夫,两墓是同茔不同穴的夫妇并葬墓。

2.地望与性质

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就位于东安故城的西侧,所以墓葬为东安故城的一部分无疑,两者是一体的。战国时期的东安故城,文献记载为齐国的盖邑,并且与齐国的大夫陈戴和王驩关系密切。

《孟子·滕文公下》:“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於陵。”赵歧注:“孟子言仲子齐之世卿大夫之家,兄名戴,为齐卿食采于盖,禄万钟。”又,《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赵岐注:“盖,齐下邑也,王以治盖大夫王驩为辅行。辅,副使也。王驩,齐之谄人,有宠于齐,后为右师。”

上述两条文献都明确地告诉我们,盖不仅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采邑,而且陈戴和王驩都曾食采于盖,是盖邑的盖大夫。

《齐乘》古迹盖城条目下:“沂水西(北)八十里,盖公先国。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即此,汉为县。”《读史方舆纪要》沂水盖城条目下:“县西北七十里,齐邑也,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又王驩为盖大夫,即此。汉置盖县,属泰山郡。”清康熙、道光《沂水县志》都有同样的记载,都认为战国时期齐国的盖邑即汉代泰山郡的盖县,其治所在沂水西北,正如其前《太平寰宇記》河南道沂州府沂水条目下所说,“汉盖县城,在城西北八十里,本齐邑,汉以为县”。

对此,史学界从无疑义,只是在对具体地点的认知上存在着分歧,从而导致出现了七十里、八十里,甚至是百二十里之说。《续山东考古录》沂水条下:“盖县故城在西北百二十里今盖邑庄,寰宇记作八十里,误。”《水经注疏》秉承了这一观点。沂源于1944年建县,辖区主要来自之前沂水县西北边陲的沂河上游,所以名为沂源。无论七十里、八十里或是百二十里,哪种观点都不出现在的沂源辖区。七十里、八十里指的是现在的沂源东安故城,百二十里指的则是现在沂源的盖冶村。因此,距离上说法虽然不一致,但实质上观点只有两个,即盖冶村和东安故城。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条目下:“县二十四:奉高、博、茬、卢、肥城、虵丘、刚、柴、盖、梁父、东平阳、南武阳、莱芜、巨平、赢、牟、蒙阴、华、宁阳、乘丘、富阳、桃山、桃乡、式。”盖县下自注:“沂水南至下邳乡入泗,过郡五,行六百里。”《后汉书·郡国志》泰山郡条目下:“十二城,奉高、博、梁甫、巨平、赢、山茌、莱芜、盖、南武阳、南城、费、牟。”盖城下自注:“沂水出。”

《水经注》沂水条下:“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又东南,螳螂水入焉,出鲁山,东南流,右注沂水,水又经盖县故城南,东会连绵之水,水发连绵山,南流,经盖城东而南入沂。沂水又东径浮来之山,《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在邳乡西,故号曰邳来之间也。浮来之水注之,其水左控三川,右会甘,而注于沂。”

这里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山川亘古未变,河道与现在沂河的行径完全吻合,一清二楚。对号入座,我们就可以确知螳螂水即今沂源县城西侧源于鲁山的螳螂河,盖县故城即今盖冶村,连绵水即今水北河,连绵山即今毫山,浮来水即今红水河,邳乡即今沂水沙沟镇的邳乡故城(图十三)。这一地理环境,也与《汉书·地理志》泰山郡盖县条目下自注相一致。由此可见,盖冶村之说当源于《水经注》,甚至早到《汉书·地理志》。

图十三 《不经注》盖县故城位置示意图

笔者对盖冶进行过多次调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故城之类的遗迹现象,倒是见到了大量的汉代冶铁遗存,如红烧土、范块、矿石、炼碴等。在盖冶村西的变质岩山上,至今还保留有采矿的老坑和老窟,据说以前更多。这些采矿的老坑和老窟,正处在莱芜莱钢——沂源华联的矿脉线上。据此可以确定,这里应当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汉代矿冶遗址。而且,从采矿、冶炼到铸造,涵盖了整个矿冶的生产过程。

意外地是,调查过程中我们在村中二郞庙的墙体上发现了一通明嘉靖年间的功德石碑。上面的文字虽不工整优雅,但却是非常清晰,内容也很有意思。碑文为:

“沂城治西北离县九十里,沂源乡中庄社盖冶庄中间修盖二郞庙一所,祈保风调雨顺,六畜兴隆,田蚕茂盛,遗传后代。云年,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十一月初二立……” (图十四)

图十四 沂源盖冶二郎庙功德碑

据此可知,盖冶距离沂水并非百二十里,而是九十里,相差甚远。并且,村名在明嘉靖年间就是盖冶,与现今同名,而非清时的盖邑。盖冶,应是源于当地古地名与矿冶生产的综合体,为古老村名。冶、邑当地发音相同,而“邑”在一些文史专家眼里又极富有诱惑力和想象力,于是清时冶就讹化成了邑,出现了与战国时期齐国密切相联系的盖邑之名。

东安故城不仅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战国墓,而且其中东里东村东台地的规格又与盖大夫一致,更重要的是还有与之相一致的城址,所以东安故城才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盖邑,而非盖冶村。再说,这里的距离与《太平寰宇记》、《齐乘》所说的一致。至于《读史方舆纪要》所谓的七十里,当是不精确的概数。

如此一来,那么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葬的性质自然就清楚了,为战国齐国盖大夫之夫人。从年代上推测,最大的可能是王驩之夫人,或是其家族中的贵夫人。反之,无论是王驩或是陈戴都是战国中期前后之人,那么也证明上述墓葬年代的推断是可信的。

3.棺束与棺饰

《礼记·檀弓上》:“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郑氏注:“衡亦当横,衽,今小要。”缩二衡三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实例为证,所以目前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但是,对于祍的认识却存在着较大分歧,或认为衽的接缝处全系榫卯相接,不另按设后世所谓的细要[5];或认为棺的四边及底边结合处的燕尾榫为棺衽[6];或认为不应指棺板相连接的木梢(榫),应是棺盖与墙板连件[7]。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棺木保存完好,且榫卯结构及其使用情况也非常清晰,从而为祍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机遇。

图十五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外棺盖板小要

除去边板与堵板、悬方木与边板相接使用了半透榫卯和全透榫卯之外,无论是外棺、内棺边板、堵板的自身拼接,还是边板、堵板与盖板的扣合,都使用了半透卯的燕尾榫。外棺、内棺边板、堵板、盖板燕尾榫的结构一致,都是三行。其中,板外面为两行,位于板面两端的接缝处;里面一行,位于板面中央的接缝处。其数量由棺板的数量而定,不等。但是,燕尾榫的形状却是全部一律,都是两头宽中间窄的燕尾形。不过,榫的一边是直边,另一边为燕尾形,并非对称,与所谓的细腰不同(图十五)。

《礼记·檀弓上》孔疏云:“衽每束一者,祍,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即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祍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祍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祍为小要也。”依照这一解释,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棺木上的燕尾榫无疑就是郑氏所说的小要。

除去小要之外,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棺木还使用了凹槽缺口。但是,凹槽缺口只见于外棺,内棺则不见。凹槽缺口共计8个,均见于外棺边板和堵板的底部,东西边板和南北堵板各2个。

《礼记·丧大记》:“君盖用漆,三衽三束;大夫盖用漆,二衽二束;士盖不用漆,二衽二束。”郑氏注:“用漆者,涂合牝牡之中也。”孔疏:“三祍三束者,祍谓燕尾合棺缝之际也,束谓以皮革束棺也。棺两边各三祍,每当祍上辄以牛皮束之,故云三祍三束也。大夫盖用漆,二祍二束者,亦漆祍合缝处也。大夫、士横祍有束,每祍有束,故云二祍二束也。士盖不用漆,二祍二束者,士卑,故不用漆也,言二祍二束,与大夫同。”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外棺盖板与棺板的结合处不仅用过漆,而且其棺束还通过凹槽缺口为缩二横二,正与大夫的棺束相吻合。

图十六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外棺盖板斜凹口及小要 由东向西拍摄

不过,除去凹槽缺口之外,外棺还使用了斜凹口。斜凹口也只见于外棺,内棺不见,与凹槽缺口相同。但是,斜凹口只见于外棺盖板东西两侧的棱角处,底部不见,即是盖板的南北棱角处也不见,又与凹槽缺口不同。斜凹口共计4个,棺盖板东西两侧各2个,并且与外棺盖板上面、边板外面上的小要相对应,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此,4个斜凹口也正与横向的棺束相一致(图十六)。

缩二横二的外棺棺束,有粗壮的草绳和较细的麻绳两种。较细的麻绳纵束中不见,只见于横二的棺束之中,且有3条,正与斜凹口相重合,并组合在一起。由此,我们认为麻绳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棺束,而草绳则应当是下葬绳。如此一来,祍与束就是一致的,也就是“衽每束一”“祍二束二”的真正含义。

至于内棺缩一横三的棺束,考虑到其与外棺二祍二束的区别,我们怀疑或许与入敛的“缩一横三”的布绞有关。内外两棺在出殡前必然进行装敛,完成套装。严格意义上来说,其中较细的“缩一横三”的细绳才是棺束,而横三中两端的粗绳应当是装敛内棺的绳子,功能与外棺的下葬绳相同。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两棺相套,空间狭窄,如果没有装敛的绳子,难以想象。

如果上述推断无误的话,那么外棺横二的草绳应当就是下葬的綍,而下葬桩就是木碑。《礼记·丧大记》:“凡封,用綍去碑负引。”孔疏:“凡封,用綍去碑负引者。封当为窆,窆谓下棺。下棺之时,将綍一头以系棺缄,又将一头绕碑间辘轳,所引之人在碑外,背碑而立。负引者渐渐应鼓声而下,故云用綍去碑负引也。”缄,郑氏注“今齐人谓棺束为缄绳”。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横二的草绳,上端正好与下葬桩相对应,而下端则正与横二的棺束相组合,照此理解,那么下葬的草绳无疑就是綍,而下葬的桩就为碑。下葬桩既然为木桩,那么碑也当为木碑。

图十七 2010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外棺盖上草绳

外棺缩二的草绳与横二的不同,既没有麻绳相组合,也没有斜凹口相固定,更没有相对应的木碑,应当是大夫、士以封的缄。《礼记·丧大记》:“君封以衡,大夫、士以缄。”孔疏:“君封以衡者,诸侯礼大物多,棺重,恐棺不正,下棺之时别以大木为衡,贯穿棺束之缄,平持而下,备倾顿也。大夫、士以缄者,大夫、士无衡,使人以綍直系棺束之缄,而下於君也。”外棺盖板上,清理时尚留有唯一的一段草绳,而且保存较为完好。草绳以竹篾捆扎,并且还使用竹席、麻布包裹过,明显与横二的草绳不同(图十七)。这一草绳既然不是用綍去碑负引的綍,而又非严格意义上的束,那么只能是上述孔疏大夫、士以封的缄。

《礼记·丧大记》:“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黼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纁纽六,齐五采,五贝;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皆戴圭;鱼跃拂池。君纁戴六,纁披六。大夫画帷,二池,不振容;画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纁纽二,玄纽二,齐三采,三贝;黻翣二,画翣二,皆戴绥;鱼跃拂池。大夫戴前纁后玄,披亦如之。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绞;纁纽二,缁纽二,齐三采,一贝,画翣二,皆戴绥。士戴前纁后缁,二披用纁。”除去荒帷之外,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外棺盖板上面还发现有竹编网格框架和20多枚小青铜铃(图十八),以及大量的滑石管等,这些当与上述帷荒、池、振容等棺饰密不可分。目前,出土的棺束、棺饰等文物正在保护和整理过程中,具体详情还有待深入研究。

图十八 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外棺盖板顶部出土的部分小青铜铃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目前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棺束和棺饰几乎都见于南方,且以楚地为集中,常见于东周时期的楚墓中[8],北方则极为罕见,严格讲目前仅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这一处。就目前资料观察,楚墓中棺束的材料多为麻绳,其次是麻布,再次是丝绳或是丝绵,另外还有少量的竹篾绳和皮革,而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棺束则以草绳和麻绳为主,不见麻布、丝绵之类,其间的区别极为明显。

就棺饰而言,楚墓中的荒帷多为帐式“绢荒”,棺多彩绘神秘的图案,而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中的荒帷则是四阿式的竹质框架,并挂有20多枚小青铜铃,内棺则为素棺,其间的区别也极其明显。三礼中的棺束与棺饰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原地区而非南方的楚国,所以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的棺束与棺饰与三礼中的棺束与棺饰应更为贴近。

总之,沂源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不仅年代、规格清晰,而且地望、性质也明确,为战国中期较早阶段盖邑盖大夫之夫人。更为重要的是墓葬未被盗掘,棺椁保存完好,还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麻织品和竹编器等有机质文物,在北方地区可谓绝无仅有,其学术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公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R]∥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3]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Z]∥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俞伟超.周代用鼎制度研究[M]∥先秦两汉考古学论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陈公柔.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J].考古学报,1956,( 4).

[6]彭浩.江陵马砖一号墓所见葬俗略述[J].文物,1982,(10).

[7]王从礼.楚墓葬制分析[J].江汉考古,1988,(2).

[8]高崇文.浅谈楚墓中的棺束[J].中原文物,1990,(1);江奇艳.战国时期楚国丧礼中的棺束与棺饰[J].考古,2004,(6).

(责任编辑:于孔宝)

中图分类号:K87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1-0109-10

作者简介:任相宏(1953-),男,山东沂源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德平(1973-),男,山东沂源人,沂源县文物管理所馆员;苏琪(1983-),女,山东沂源人,沂源县文物管理的助理馆员;杨中华(1967-),男,山东沂源人,沂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丝织品
基于龙门石窟造像研究的“帔帛”名物再考
清代寺庙用丝织品种类、用途略论——以布达拉宫丝织品为例
战国楚简所记丝织品“霝光”研究
《周礼》所见两周丝织品管理类职官考论
新疆尼雅遗址95MNⅠM1:43的纤维和染料分析所见中西交流
馆藏南宋印金山茶梅花边对襟合领烟色绉纱单衣赏析
从《释名·释彩帛》看汉代的丝织工艺
浅谈青海海西出土丝织品文物
石黄颜料着色熟绢耐热老化研究
“一带一路”下陕西地域文化丝织品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