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文字释读四则

2016-05-10 02:00:11王永昌
管子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整理者战国吉林大学

王永昌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清华简文字释读四则

王永昌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本文认为清华简《说命上》简3第一个“殹”字当用为介词;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简10的“勤”字当依本字读;清华简《汤处于汤丘》简4的“”字当读为“调”,简13的“”字当读为“谋”,“禺”字当读为“去”。

关键词:殹;勤;;;禺

每年一辑的清华简整理报告,是当前古文字研究关注的热点。整理报告水平之高,是学者们有目共睹的。本文是在学习整理报告及诸家研究成果过程中的一点浅薄之见,兹不揣浅陋,略陈如下,权作引玉之砖。

一、殹

清华简《说命上》简3:

王乃讯说曰:“帝殹(抑)尔以畀余,殹(抑)非?”

其中第一个“殹”字,整理者云:“殹,影母脂部,读为影母质部的‘抑’,对转。抑,《国语·晋语九》注:‘枉也。’《玉篇》:‘冤也。’”[1]123

李锐怀疑第一个“殹”当读为“益”或“委”[2]。子居依据春秋时期的用字习惯,认为该“殹”字“恐以释‘繄’为更确切。这里是说武丁询问傅说是否确是天帝所赐之人”[3]。廖名春认为第一个“殹”当读为“繄”,是肯定的意思,与后文“抑非”的“非”相对,相当于“是”。季旭昇则认为整理者和廖名春的解释都可通[4]42。

按:子居对文意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就“帝殹尔以畀余”这句话而言,从语法的角度看,“畀”是主要动词,“以”是连词,表示目的,“殹尔”应当是一个介宾短语,这样的话,“殹”应当是用为介词。至于“殹”字怎么读,笔者尚无很好的意见,存疑待考。总之,上引清华简《说命上》简3辞例中前后两个“殹”字,用法完全不同。整理者对第二个“殹”字的释读,是非常正确的[1]123。

二、勤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简10:

桓称其有若,曰享答余一人,思(使)辅余于勤,乃是惟民,亦思(使)不怠。

其中“勤”字,整理者云:“勤,读为‘艰’。叔夷钟、镈(《集成》二七二、二八五):‘汝辅余于艰恤。’”[1]140

按:近来孙永凤有《清华简〈周公之琴舞〉集释》,根据其所搜集的资料来看[5]136,学者们对“勤”字的释读,似乎并无异议。我们认为,“勤”字当依本字读,大概是“勤政”之类的意思,无需读为“艰”,“勤”与后文“亦思不怠”正相照应。

“辅余于勤”即指成王让周公等善良正直的卿大夫辅助他勤劳政事,这里的“于”用作范围介词,可译为“在……上”[6]78,如《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类似的辞例还见于清华简《皇门》简13“辅余于险”。

“乃”,义同“且”,清华简中有类似用法,如《说命下》简5“其又乃司四方民丕克明”,整理者云:“‘又廼’即‘又乃’,意同‘又且’,见《古书虚字集释》第四八五页。”[1]130

“乃是惟民,亦思不怠”意即并且使“民”也不要懈怠。“亦”“不怠”正好提示“勤”可依本字读。“是”“惟”,都是助词。黄杰认为,“是”当读为“寔”,语助词,《国语·晋语》:“公曰:‘子寔图之。’”[7]我们认同其说。

清华简《汤处于汤丘》简4:

按:从文意来看,该“女”字,读为“若”更为妥当,详见下文。在出土楚文献中,“女”读为“若”,较为常见,例多不举,请参看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9]203。

清华简《汤处于汤丘》简13:

以上所论,是否得当,敬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M].上海:中西书局,2012.

[2]李锐.读清华简3札记(一)[EB/OL].清华大学简帛研究网,(2013-01-04).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12.

[3]子居.清华简《说命》上篇解析[EB/OL].(2013-01-06).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17.

[4]季旭昇.谈战国楚简中的“殹”字[C]∥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出土文献与先秦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大学中文学院,2015.

[5]孙永凤.清华简《周公之琴舞》集释[D].吉林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6]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虚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黄杰.再读清华简(叁)《周公之琴舞》笔记[EB/OL].(2013-01-1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09#_edn7.

[8]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M].上海:中西书局,2015.

[9]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10]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1]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王宁.读清华五《汤处于汤丘》散札[EB/OL].(2015-04-21).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501.

[13]马文增.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新释、注释、析辩[EB/OL].(2015-05-19).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34.

[14]刘波.出土楚文献语音通转现象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责任编辑:张杰)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1-0107-02

作者简介:王永昌(1988—),男,山西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字学与出土文献。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2012FRTD06)。

收稿日期:2015-09-21

①廖名春的观点转引自季旭昇:《谈战国楚简中的“殹”字》,《出土文献与先秦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1页,香港大学中文学院,2015年10月16日—17日。

②“怠”字的释读,参见李守奎:《〈周公之琴舞〉补释》,《出土文献研究》(第十一辑),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版,第17页。

新出土文献研究

猜你喜欢
整理者战国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长沙吴简临湘侯国都乡民所在丘名考*
出土文献(2022年1期)2022-03-15 03:04:26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征稿简则
战国少年孟轲
家教世界(2020年25期)2020-10-07 07:36:50
战国少年孟轲
家教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8 09:12:34
传记书坊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12:28:08
《肩水金关汉简(伍)》缀合札记∗
珞珈史苑(2016年0期)2016-07-25 09:21:38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简帛(2016年1期)2016-07-25 08: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