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佳,张玥玥,罗 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五月“毒月”“恶月”的别称古来有之,东汉董勋《问礼俗》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其中,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端午节,因其节期在农历历法的五月初五,也有端五节、重五节等说法,时逢双五,更加不祥,故常被称为“恶日”。《礼记》亦记载:“是月也(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1]”,意思是五月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争,阴阳转化的关键时节,能判决世间万物的生死,因而无论天子百官,还是黎民百姓都对五月尤其敬畏,存在诸多忌讳之处。人们认为在这个月,容易外邪伤身、毒虫肆虐、瘴气流行、瘟疫爆发,在古代自然科学很不发达、医疗条件很落后的情况下,出现生病、死亡、意外伤害等情况的人尤其多。多种较为完善和系统的禳灾避邪、驱毒袪瘟的方法习俗逐渐演化流传,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应对“毒月”“恶月”的智慧结晶,其中,艾草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五月位于春夏之交,即夏至前后各半月,端午在芒种与夏至之间。《易经》十二消息卦中指出,四月为“乾卦”,五月为“天风姤卦”(图1)。
图1 乾卦与天风姤卦
其中,乾卦为六个阳爻,这意味着四月为十二月中阳气极盛的顶峰,而五月时对应的“天风姤卦”对应着上五阳爻而下一阴爻,表明此时自然之气阳盛阴衰,而阴气自此月起逐渐滋长,这正符合中医学阴阳理论中“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观点。此外现代对于太阳直射点的科学研究表明夏至日(夏至日一般在农历五月之中)时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而黑夜最短,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偏移,对应着北半球白昼渐短,黑夜渐长的现象[2],这也是夏至为北半球阳盛之时,此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强的一种佐证。《黄帝内经》亦记载:“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阳者,衰于五月”,此时阳气达于中天,地下阴邪渐露,疫气孳生,五毒(蛇、蝎、蜈蚣、蜥蜴、蟾蜍)横行四野,加之气温回升快,降水多,湿热之邪偏盛,一旦湿热邪气阻滞气血经络,导致人体气血受阻,湿热内停,因而百病由生。而这时自然界气候湿热,病菌易于滋长,更加重了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强调了春夏秋冬的阴阳变化是“万物之根本”,在中医理论中讲究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调整治疗方式。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中,必然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同时,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活动或直接、或间接地被自然界的变化所影响,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应激和调适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中医学理论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阳气应当随着自然界阳气变化而出现消长变化,当人体阳气无法及时顺应外界变化时,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根据“五运六气”学说,农历五月之气为少阳相火,此时气候渐热,暑气流行,地气升腾,称之为“天地交泰”,是天地阴阳之气消长平衡的枢纽,《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称为“天地气交”。马烈光等[3]认为天地阴阳交感是万物滋生的本源,但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时刻,由于阳气应激于外,阴精耗散于内,因而最容易伤精耗气,致使正虚邪扰。《易经》十二消息卦中,每个卦有六爻,人体与爻位相应,其中人体的下焦对应初、二爻,中焦对应三、四爻,上焦对应五、上爻。天风姤卦,初爻为阴,其上五爻为阳。初爻对应人体下焦,此在上的5个阳爻既象征人体的阳气向上升浮,也反映了此时体内下焦阴寒始生[4]。《伤寒论》云:“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5]认为五月之时人体阳气渐弱且散布于体表,而内里空虚。中医辨证体系中,在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确指出了阳气的盛衰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寿命。五月人体的阳气处于阴阳消长的关键时刻,发病多因阴阳失调,阴气渐强,阳虚无以制阴,病情的出现或加重多考虑为下焦阴盛或阳虚,加之外界气温变化大,此时尤易感受他邪,感邪之后的外在表现为以表证为多[6]。
《中国药典》中明确指出,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等多种疾病[7]。
五月,尤其是端午节,人们常常采取采摘艾草、悬挂艾草、艾灸、沐浴药汤等方式防治疾病。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采艾,揽而取之,用灸有验。”明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蕲艾传》中描述艾草:“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农历五月,气候渐热,多雨潮湿,五毒丛生,艾草具有浓烈的挥发性气味,可达到芳香避秽、除湿驱虫、预防疾病、洁净空气的作用,采艾草悬挂、佩戴,对人们的健康有所助益。屈原《九歌·云中君》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东汉戴德编著《大戴礼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在古代文化观念中,用艾叶、菖蒲、兰草等芳香植物煎煮而成的“兰汤”是一种常见的防病治病方式。中医学理论认为,五月端午之时,气候湿热,五毒丛生,人体阴阳随自然界消长,患病辨证多为寒证(阴盛或阳虚)兼有表证,沐浴“兰汤”具有解暑通表、舒筋活络、保健养生等功效。现代研究中,陈铭等[8]为比较节气灸的疗效,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用灸贴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共43例,发现夏至时节治疗效果最佳,而五月正是夏至前后各半月,这也为五月灸的疗效提供了一定的现代临床依据。
另一方面,五月因为其阴阳的演变及湿热的季节特性,又受限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是多种传染性疾病广泛流行的特殊时期,古代医家提出艾灸预防传染性疾患的理论,如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断温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后世多部医籍著作,如《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对于艾熏病室防治传染也都有明确记载。
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载:“艾,主灸百病。”艾叶加工成绒状,称为“艾绒”,是炙法治病防病的主要药物。艾灸是以中医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指导,用艾卷或艾炷在身体某些特定腧穴或部位上施灸,借助其温热性效应,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以达到温通气血、颐养脏腑、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9]。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倡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艾灸等方法进行中医养生保健,从而达到増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10]。
五月是自然界与人体阴阳消长的关键时刻,在此时节顾护阳气尤为重要。五月阳气在表而渐弱,养生应当顺应阳消阴长的则律,以养阳为主。此时运用艾灸方法不仅可以通腠理、驱邪外出,还可温经助阳,达到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根本目的[11]。《扁鹊心书》中记载阳气损伤的治疗方法为:“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12]该书在治疗上重视艾灸、丹药,而附子作为现代火神派扶阳常用药物,仅排在第三位,艾灸在扶阳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为艾灸保扶阳气提出了很好的临床思路。
五月时,下焦阴盛或阳虚者居多,常又复感外邪,辨证论治宜用灸法,但艾灸的方式、灸量、艾灸刺激的强度等方面仍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根据患者的邪正、阴阳的盛衰情况,因人、因证治宜。正如《类经图翼》指出:“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健康常人可适当采用灸法调和体内阴阳变化,体现艾灸保健、防病养生的作用。下焦阴盛者属实寒,治宜重灸,取艾灸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效。因阳气不足而感受外邪,尚可驱邪外出者,可予以艾灸助阳,帮助外邪从表而解,从而达到治病驱邪的目的。而对于阳气已衰的患者,如果以重急灸方案进行施灸则更易耗气损血,难免有“虚虚实实”之过,故在进行艾灸操作时可以采用小剂量、小刺激、长时间的灸法,通过延长施灸的时间,使艾灸的温热刺激缓慢累积,达到补火助阳、扶正驱邪的治疗效果。研究证实,随着艾灸时间的延长,体质较弱患者的艾灸效果更加明显,这说明了艾灸疗效的发挥需要一定灸时、灸量的积累[14]。这也为阳气虚弱者灸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五月被称为“毒月”“恶月”的原因是人体阳气随自然界阳气变化而表现为阳减弱、阴渐强,辨证为下焦阴盛或阳虚,常复感表证。艾叶是中医治病养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具有温经、散寒、扶阳之功效,在历代医家著作中均有记载。针对五月这一特殊的节气变化特点,可运用艾灸来适应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变化。常人适当艾灸以防病养生,对于阴盛者,予以重灸以温经散寒,阳虚未衰者予以艾灸助阳解表,阳气已衰者予以长时间轻灸以扶正益阳。毒五月的理论中蕴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究天人相应”的智慧结晶,艾灸在五月的运用符合中医阴阳辨证的治疗方法,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为顺应五月的阴阳变化,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艾灸方式来顾护阳气、固守阴精,调和人体阴阳,以期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