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检测指标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2020-09-28 03:08朱佐芳刘寅吴姗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0年3期

朱佐芳,刘寅,吴姗姗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等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血糖控制不良可并发肾脏、外周神经、视网膜及心血管等多脏器病变[2]。糖尿病肾损害是一种最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可造成肾小球和肾小管间发生结构和功能损伤,早期具有可逆性,但因肾脏代偿功能较强,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极易被忽略[3]。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具有更高的临床稳定性[4]。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是评价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5]。胱抑素C(CysC)可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糖尿病患者尿ACR、尿α1-MG、尿β2-MG和血清CysC的指标变化,从而为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我院肾病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8例,根据尿蛋白排出率(UAE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8例(UAER <30 mg/24 h)和糖尿病肾病组40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糖尿病肾病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29~88岁,平均(62.95±13.03)岁。单纯糖尿病组:男49例,女19例,年龄28~89岁,平均(53.08±12.77)岁。被选入者均无严重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7~89岁,平均(63.14±11.26)岁。

2 方法

受检者分别采集空腹中段晨尿10 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α1-MG和尿β2-MG,使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及免疫比浊法对尿肌酐(UC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测定,根据测量结果计算Um-ALB/Cr;另外抽取早晨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低温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ysC。所用试剂均采用原装配套试剂,并在检测前用原装配套质制品进行室内质评,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 三组患者尿ACR、尿α1-MG、尿β2-MG及血清CysC水平比较

三组患者尿ACR、尿α1-MG、尿β2-MG及血清Cys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488、30.218、14.876、19.764,P均<0.01)。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尿ACR、尿α1-MG、尿β2-MG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40、5.468、5.206、2.828和5.727、3.777、4.963、2.405,P均<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尿ACR、尿α1-MG、尿β2-MG及血清CysC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0、6.756、4.252、3.595,P均<0.05)。见表1。

2 各指标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分析

尿ACR、尿α1-MG、尿β2-MG和血清CysC对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经ROC曲线分析发现: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的为尿ACR,其次为尿α1-MG和尿β2-MG,血清Cys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四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和约登指数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尿ACR、尿α1-MG、尿β2-MG和血清CysC水平比较

表2 尿ACR、尿α1-MG、尿β2-MG和血清Cys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提高了机体糖酰化的速率,导致微血管的慢性硬化。早期肾损伤通过合理积极的治疗完全可以逆转,但由于其起病隐匿,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被漏诊,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有助于预防疾病的进展,延缓终末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直以来,24 h尿蛋白检测被作为判定尿蛋白总量的“金标准”,但因留取标本时间长、操作方法复杂等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尿ACR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与24 h尿蛋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6-9]。尿肌酐主要来源于血液,通过肾脏排泄,在肾功能损伤的早期即可检测到其水平变化,故可作为诊断指标。尿中白蛋白排泄量在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时会相应增多,临床一般采用检测单次尿中白蛋白,但容易受尿量的影响。肌酐排出量基本恒定,因此通过尿肌酐来校正尿蛋白排泄量,避免单纯的尿白蛋白检测可能存在的误差,对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尿α1-MG是一种由肝脏和淋巴组织分泌的小分子糖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被肾小管重吸收,是检测肾小管功能是否损伤的敏感指标。尿β2-MG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可少量而持续地释放入血液,在肾脏充分过滤后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并降解,因此在健康人血清中其浓度低而平稳,在尿中基本检测不到。β2-MG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该项指标即会明显升高[10]。因此,检测血清中β2-MG能全面了解受试者肾小球滤过功能。除此之外,尿液中β2-MG上升,可反映肾脏近端小管受损,而且尿β2-MG含量不易受机体生理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变化可以敏感地反映肾损伤的程度。CysC是一种来源于人体有核细胞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其仅能通过肾脏清除,且生产速度和在血液中的含量相对稳定,可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在本研究中,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尿ACR、尿α1- MG、尿β2-MG和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组尿ACR、尿α1- MG、尿β2-MG和血清CysC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另外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尿ACR、尿α1- MG和尿β2-MG对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糖基化终末产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使基底膜和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障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增加。早期肾小管由于缺血、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等因素影响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改变,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导致尿液中α1-MG和β2-MG的含量升高。因此,尿ACR、尿α1-MG和尿β2-MG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诊断指标。血清CysC的敏感性虽然略低于尿ACR、尿α1-MG和尿β2-MG,但其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尿ACR、尿α1-MG、尿β2-MG和血清Cys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测定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