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分析

2020-09-27 23:48郑宝童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郑宝童

摘  要:数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中已经处于首要教学目的。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到数学解决问题。因此,教师也可以从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数学案例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作用以及培养策略三方面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特质与建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142-02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教书匠的身份,对学生单纯进行知识传输,基本不会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变化,核心素养在教育中也变得非常重要。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将着重从核心素养的概述、意义与建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1.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6年9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如下定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和学识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现在有很多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很片面,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就说明有了较高的综合素养。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也很重要。核心素养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是每个人的学识涵养。学生可以利用核心素养在不断的学习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深化自己的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某些问题,并把知识与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

2.核心素养的意义、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核心素养。学生只有具有了核心素养,才能满足自身发展要求,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数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让人才有更加好的思维。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离不开我国对人才的高要求。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教师一定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其主要途径有三:数学核心素养指:一是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二是用数学的方式去想问题;三是用数学的策略去處理问题。如,假如学生会计算“56÷8”,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一个班级56名同学,其中8人站成一列,可以站多少列?”,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56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8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56÷8”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具备数学素养可能有助于人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知识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具有了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学到教师所教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越发广泛,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很好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具象思维比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或视频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现学生学习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观察物体》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放映一张图片,图片上面有鸟儿、小熊、兔子,猴子分别给大象进行俯视拍摄、背后拍摄、侧面拍摄,正面拍摄,教师再播放一张从各个角度拍摄的大象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在对图片进行观察的时候就对观察物体的题目产生了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就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很好手段,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状况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一定引导,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思考中解决数学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把更多知识展现在课堂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学生这时候就会对题目进行思考,然后在验算纸上面画出方向图在进行解答。学生在思考中就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借助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具有了学习积极性,才能不断对更深的领域进行探索。生活中很多情况都可以遇见数学,教师要善于将这些生活中的情况引入到数学中,让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节约用水》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去观察学校几个水龙头漏水,然后让学生计算全年学校会浪费多少水?学生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一个比较令人惊讶的结果,这时候学生就树立了要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4.结语

总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时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要创新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学生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培养更好的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综合能力较高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辛建生.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14-115

[2]薛文旅.小学数学方程单元教学中渗透模型思维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阿衣先木·依马尔.愉悦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6

[4]吴妹凤.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8(03)

[5]林婷婷.“数”与“图”的完美相遇,提高阅读力—小学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微探[J].新课程(上),2018(12)

[6]匡恒,刘丹文,张伟龙,孙晓艳,萧红.小学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策略构建[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