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体系 提升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成效

2020-09-27 23:04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闭环管理整改保障机制

[摘要]深化审计结果运用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的关键。山东淄博烟草有限公司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确定审计整改思路,通过构建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体系提升审计结果运用成效。

[关键词]审计结果    运用    整改    闭环管理    保障机制

审计结果是审计工作履职尽责形成的结晶,其运用的成效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经营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淄博烟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把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三只眼睛”,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管理、重创新”工作思路,“前移后延”审计监督服务职能,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上下功夫,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审计支撑。

一、审计发现

2018年,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公司组织实施了本单位同级审计项目,精心组织工作,制订实施方案,审计范围涵盖资产状况、财务收支、职工薪酬、物资采购、专项资金、对外投资等方面,基本实现全覆盖。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权属不清及闲置资产、多元化企业长期占用主业资金、长期挂账等问题;二是职工薪酬方面,存在主业为多元化企业承担工资性费用等问题;三是费用列支方面,存在车辆运行费、食堂经费、办公费等费用列支不合理问题;四是物资采购方面,存在办公用品和耗材项目未纳入采购项目等问题;五是合同管理方面,存在合同签订日期超期、收取房屋租赁费未按合同执行等问题;六是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购置领用材料物资无出入库手续、列支劳务用工人员费用明细表未签字等问题;七是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方面,存在烟农合作社专业化分级补贴成本过高、个别烟基项目设计变更签证手续不规范等问题;八是专卖管理方面,存在超比例列支举报费、文书制作不规范、案件结案不及时等问题;九是对外投资方面,存在多元化企业制度体系不完善、收入未全部入账、区域商品部分滞销、商品盘亏形成损失等问题。

二、整改思路

对上述同级审计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后,发现存在审计整改责任不清晰、整改措施不彻底、整改浮于表面等问题,审计整改效果不佳,审计结果运用成效不明显。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内部审计结果有效利用,公司扣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实施”的闭环管理,积极构建内部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体系,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着落,为企业运营更加安全、规范、高效保驾护航。

(一)建立健全闭环管理体系

内部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体系框架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审计整改业务层面的闭环管理,即在业务层面形成从审计项目实施、发现问题、意见反馈、问题及风险确认、落实整改、持续跟踪、提升管理的持续循环机制(如图1所示)。第二个层面为企业管理层面的闭环管理,即在企业管理层面形成从审计结果汇报、领导或内部审计委员会审议决策、部门联动、问题落实整改、审计问责、整改效果评价、领导或内部审计委员会再决策,进而提升管理的持续循环机制(如图2所示)。

(二)建立健全审计制度体系

一是出台《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规范被审计单位、审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审计整改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审计联席会议制,强化整改督查,明确整改标准,公开整改结果,畅通整改报告沟通渠道,形成审计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二是创新审计整改制度。建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协同联合督促整改机制,探索推行审计整改约谈、整改成果运用、审计整改问责制度,不定期开展整改事项“回头看”,加大审计公开力度,以公开倒逼审计整改落实,切实督促有关部门担起督促整改和完善机制的“双重”责任。

(三)建立健全审计工作流程

一是为促进内部审计结果充分利用,引入PDCA循环理论,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明确审计整改闭环管理8项流程,即建立问题清单,全面汇总经济责任审计、同级审计、专项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发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科学分类问题,统一整改标准;实施整改调度、审议、销号措施;检查考核整改结果,进行整改调度;进行审计问责,建立制度流程,整改后续跟踪。审计整改PDCA循环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二是编制审计整改工作流程图,直观、明确地反映审计整改的方法、步骤及工作重點,指导审计部门及被审计单位(部门)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整改,促进审计整改程序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审计整改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

三、整改措施

(一)推行审计整改闭环管理

1.推行问题整改清单制。对上述同级审计项目,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汇总,按照已经整改、正在整改、无法整改三大类建立问题表式整改清单。整改清单包括审计项目、主要审计单位、问题分类、问题描述、涉及金额、审计建议、整改责任单位(部门)、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效果、整改状态等信息,形成“问题单、错题集”,通过表单形式有效直观地展示问题整改情况的全过程,为企业建立起动态的“病历档案”。

2.推行整改问题分类制。改变“一刀切”的传统做法,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把上述同级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分为限期整改类、加强管理类、体制机制类、重点整改类、历史遗留类五大类。一是限期整改类问题。系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等原因形成、整改单位(部门)能迅速整改到位的问题。二是加强管理类问题。系未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章制度形成的问题,如果严格管理,该类问题可不再发生。三是体制机制类问题。系制度不完善或存在缺陷而形成的问题,待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后不再发生。四是重点整改类问题。系目前领导层比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内部政策的支持可以重点整改。五是历史遗留类问题。系前期形成遗留下来且很难整改到位或需进行长期整改的问题。通过问题分类,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更准确地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限,促使整改工作更科学、更规范。

3.推行问题全面分析制。以前整改中没有对问题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存在易改、易犯但根源难断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精益工具“因果图法”,将此次同级审计项目形成问题的原因归纳为执行层、管理层、监管层、体制机制层、外部环境层“五大维度”。比如,办公用品等未执行询价程序、合同签订不规范等,系执行层原因;多元化企业滞销商品等,系管理层原因;车辆维修等费用列支不合理,系监管层原因;主业承担多元化企业人员工资,系体制机制层原因;多元化企业货代业务毛利率低等,系外部环境层原因。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细分,为问题进行科学、客观分类奠定基础。审计发现问题因果如图5所示。

4.推行问题整改标准化。对此次同级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类、细化,依法依规对整改标准进行统一。一是税收方面问题:少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一律进行补缴。二是主辅关系方面问题:无偿占用主业资金、资产的,一律进行收回或收取相应的资产使用费。三是职工利益方面问题:工资外列支工资性支出的,一律取消。四是资产管理方面问题:权证不全、权属不清、长期闲置的,分类处置,办理权属或资产清理。五是财务收支方面问题:存在收入不入账或列支不合理费用套取资金的,一律收回未入账收入、不合理费用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六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方面问题:采购程序不完善的,督促完善采购流程;采购程序执行不到位的,加强对采购程序的监督。七是历史遗留方面问题:要求“新官要理旧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八是管理程序方面问题:制度不健全的及时梳理修订,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

(二)建立“六项保障机制”

1.建立审计整改调度机制。建立“整改调度”钉钉群,配套“一周两调度”督导机制,整改单位(部门)每周二、周五在群中汇报整改进度,持续跟踪问效;对整改难度大的事项,实施专题汇报、专题调度,确保问题改彻底、改到位。

2.建立审计整改审议机制。2019年召开由单位领导及财务、审计、纪检、人劳、综计、内管、法规等多部门组成的内部审计委员会会议,对整改单位(部门)的整改措施及情况进行了联合审议,共同审核整改情况,集体研究确认整改是否到位,充分发挥职能管理部门专业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形成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整改合力。

3.建立审计整改销号机制。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整改事项反馈单》(如图6所示)进行整改情况确认,对整改不到位或不符合整改要求的,退回问题整改责任部门继续整改;符合整改要求的,在审计发现问题清单上作出“问题整改完成”销号标记,收集问题整改痕迹材料进行存档保存,实现问题整改一项、确认一项、注销一项。

4.建立审计整改量化考核机制。为提升同级审计整改效果,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每季度对各单位审计整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以全程痕迹化管理倒逼真抓实抓、真改实改,切实拧紧各单位、各部门问题整改的“执行弦、落实弦”。

5.建立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出台《审计问责办法》,厘清审计问责流程,明确整改问责内容、程序及问责方式。对一般过错问题,审计部门组织进行审计约谈,根据约谈结果,做出责令限期整改、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或诫勉谈话处理;对严重过错问题,将审计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人事、内管等部门,由相关部门组织调查核实,按照有关程序做出相应处理;对特别严重的过错问题,建议党委研究处理;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切实扣紧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整改闭环。

6.建立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共享机制。将审计整改结果通过会议、内部网站、OA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向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公示(如图7所示),促进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同时与规范管理、防范腐败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

(三)压实整改后续跟踪

1.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对此次审计中已经整改的问题开展全面检视,查看整改资料和建立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前整后犯的现象,是否建立有效的审计整改机制;对正在整改问题,检查是否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是否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于无法整改事项,重点查看是否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持续跟踪审计整改状态,实现审计整改闭环管控。

2.发布审计问题库。针对问题屡审屡犯情况,开展《审计问题库建立及应用》精益课题研究,将近年来20个审计项目、263项问题细化为90个问题点,统计出同类问题点发生的数量并通过OA系统发布,让全体员工知晓易发问题、普遍性问题,降低同类问题发生率(如图8所示)。

四、主要成效

(一)建章立制成效显著

审计整改促进了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通过审计整改,全市系统修订或新建制度、完善流程156个。比如,针对多元化企业采购程序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修订《采购管理办法》;针对办公用品人均标准偏高的问题,制定《办公用品管理办法》;针对直营店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健全直营店日常管理制度和直营店财务管理办法;针对维修耗材领用手续不完善的问题,规范零星维修管理流程;针对问题商品处置无收入等问题,优化问题商品处理和引入商品购进等流程。

(二)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通过审计整改,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发挥审计“源头预防”的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比如,注销一家多元化企业子公司,减少企业投资层级;对权属不清的资产,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关于确认资产权属的律师函”,确认资产不存在产权纠纷;规范车辆维修、办公用品采购等程序,离退休职工福利发放标准以及专卖打假经费报销手续等。

(三)正风肃纪成效显著

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作为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年度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严肃追责问责。通过审计整改,对5名责任人给予诫勉、通报批评、做出书面检查等问责处理,实现内部审计整改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企的有机结合。

五、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保障

一是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实行整改审议流程,问题整改必须经过内部审计委员会研究,紧抓“关键少数”,切实把问题整改作为“一把手工程”。二是实行“限期整改汇报机制”,分管领导对各直属单位进行定期督导;主要领导不定期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增强被审计单位责任意识,推进审计整改效率持续提升。

(二)合力整改是关键

联合财务、审计、纪检、人劳、综计、内管、法规等多部门,共同研究分析问题原因,集体审议整改情况,形成部门协调配合的整改合力,促進审计问题有效整改。

(三)精益整改是支撑

借助精益管理理念,利用PDCA循环工作流程图、因果图等精益工具,实现原因分析、问题分类、整改标准、考核问责、成果运用等精益化,促进内部审计结果有效运用。

(四)审计问责是利器

健全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对整改不力的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力促审计问题全面改、彻底改,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效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执笔:许坤岭  王兰)

猜你喜欢
闭环管理整改保障机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论电网公司项目预算闭环管理
漫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实施难及整改措施
做好校护理技能大赛阶段性考核的体会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重庆市交通拥堵整改问题研究
教辅人员的作用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