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的三种备考策略

2020-09-27 23:09邹国彦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考备考高中地理策略

邹国彦

【摘 要】本文分析地理高考试题特点和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论述地理高考备考策略,提出梳理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把握高考试题考查方向、认真审题和规范答题等做法,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考备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B-0158-03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难度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而高中地理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在备考中要想面面俱到不太现实。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地理高考备考,教师应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以及重难点,回顾以往备考经验,总结一套有效的备考策略,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以提升学生备考的质量与效率。

一、梳理主干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当前高中地理高考命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研究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可知,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占比较高。在备考中仔细梳理骨干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堵住知识漏洞、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尤为重要。

(一)梳理主干知识。地理高考的内容分为五大方面: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在备考中应详细列出这五大方面所涵盖的知识,例如“地球与地图”包含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地图三要素等内容。立足这五大板块,围绕高考常考问题逐一回顾相关知识点,及时发现与堵住知识漏洞,可以提高备考的针对性、目的性。

(二)突出复习的重点。地理高考备考时间有限,备考中应突出复习的重点。如高考中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回答题目,但不会运用相关的术语,导致失分,因此备考中应做好术语的复习。例如,描述水文特点的术语主要有流量、汛期、含沙量、冰期、凌汛;描述地質灾害特点的术语有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描述环境问题的术语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教师引导学生在复习中积累丰富的术语,有助于学生在考试时信手拈来。

(三)攻克复习的难点。在地理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应首先分析哪些知识是难点、难在何处,解答时存在哪些问题,是不易理解还是答题中没有思路;其次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相关的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最后根据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引,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知识。

〖例 1〗一些规模较小的沙丘群有时会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海滨、河边、湖畔。形成原因主要有植被稀疏、多风,所在地沙源丰富。如图 1 所示,M 处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风力在冬春季节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 M 处附近有丰富沙源的原因。

(2)分析 H 县城附近风力在冬春季节常见的原因。

问题(1)难度中等,关键在于把握回答的关键点,保证回答内容的完整性。但是部分学生未联系所给材料,想当然地认为 M 处附近有丰富沙源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而一些学生回答不全面,只是认为 M 处地势较低,河流携带泥沙在 M 处沉积。对此,教师在复习时给予学生指引,针对原因类的问题,应注重剖析其前因后果,从而分析出问题(1)原因主要有: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河床、河边;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问题(2)部分学生认为 H 县在冬春两季气温低,地势高、风速大。显然这是错误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认真审题,从地形入手,分析其正确答案为: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

二、研究高考试题,把握考查方向

地理高考备考应注重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其内容以及命题特点,把握高考考查方向,提高备考的针对性,进而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上。

(一)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准确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有助于抓住答题的关键,因此备考时应在牢固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认真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明确考查的地理知识、相关能力等,再加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通过研究发现,地理高考试题特点主要体现在:(1)依托基础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主干知识,主要有河流、气候、地形、农业、工业、交通等;(2)部分试题通过坐标图、等值线图、区域图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试题关注生活,并将一些热点问题融入其中,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把握考查方向。地理高考以“抽样考查知识,全面考查能力”为命题原则。这一原则给备考带来明确指引,即备考教学中除了梳理好地理主干知识外,还要懂得把握与预测试题考查方向。以自然地理为例,主要的命题方向有两个:(1)依托地理图像,考查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突出对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2)以区域为出题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注重对描述、阐述事物、论证与讨论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教师应准确把握高考考查方向,围绕一个个主干知识,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由知识掌握向能力提升转化,更好地适应高考趋势,在复习以及答题中做到胸有成竹。

〖例 2〗图 2 所示是我国某省的地理环境。材料一,在网络以及海洋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观光、科教、农业相结合,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出现较多的都是农业园区。

(1)阐述 B 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区域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是地理高考的重要考点,应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针对问题(1)应注重从海路和经纬度位置分析,从社会经济角度加以考虑。认真观察图 2 内容可知,B 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为:位于该省的东北部沿海;位于北纬 30°附近;在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终点附近。问题(2)自然条件应注重从资源、气候、地形等角度入手分析。海洋经济则考虑海岸特征、海洋资源等,具体答案可交由学生思考、解答。

三、强调认真审题,确保规范答题

地理高考成绩是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复习备考中,应养成认真、细致审题且规范答题的习惯,做到会答的题目不失分、不会答的题目尽量得分。

(一)认真审题。题干是答题的重要依据,审题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答题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其一,把握設问中心,结合所问的问题进行回答,避免答非所问;其二,明确设问的限定词,如是夏季还是冬季,而后根据所学寻找对应的内容进行回答;其三,注重审题思维的规范性,遇到题目应冷静地分析,回答过程中应有理有据,不能主观臆断;其四,把握审图重点,审图时应做到认真地看图名确定回答的主题,看图例锁定其位置与地理要素,掌握要素分布与空间联系,分析、归纳出答题要点。

(二)规范性答题。其一,规范组织答题内容。组织答题内容时应结合设问要求,有效地组织语句的因果关系。在分析成因问题时,应注重各要素分析的完整性,确保答到每一个得分点上。其二,规范性地表述。回答问题时应注重表述的规范性,分点、多角度地进行表述,并注重回答技巧,避免仅围绕某一点论述。如针对“原因”“成因”“原理”等问题的字眼,表述时应注重条理性、完整性。其三,把握关键词。组织答案时注意把握关键词,运用专业术语回答,确保回答的序列化、层次化、简洁化。在学生备考过程中,为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教师要为学生剖析相关的例题,拓宽学生的答题思路,使学生懂得规范性答题的注意事项,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习惯。

〖例 3〗银川平原南向北 200mm 左右,蒸发量达到了 1600mm。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以及贺兰山的守护,生产枸杞、稻米等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如图 3(甲)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 3(乙)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 3(乙)P 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问题(1)中关键词“指出”“说明”,前者直接说明结果即可,后者则需要有明确的前因后果。问题(2)“守护神”可从防灾、造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此便不难得出规范的答案,问题(1)中P处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形成原因为: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携带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问题(2)的答案为:阻挡西北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参考文献】

[1]黄齐珍.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考地理备考策略[J].地理教育,2020(02).

[2]李才虎.浅谈高中地理高考备考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3]吕淑琦.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2019(05).

[4]陈诗吉.高考地理备考教学专题的设计与教学实施[J].地理教学,2019(10).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考备考高中地理策略
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应对生物三轮强化训练
新考纲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新宠——化工流程题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试论高考舞蹈艺术生的训练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