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标准的开发研究

2020-09-27 23:09彭少忠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开发课程标准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猪生产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养猪产业要求脱节、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动手能力差、课程成绩评价制度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问题,从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论述中職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标准的开发研究,为同行开展相关课程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 猪生产 课程标准 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B-0040-04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四部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中职猪生产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专门研究现代养猪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一门科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课程教学内容与养猪产业要求脱节、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动手能力差、课程成绩评价制度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因此,有必要对猪生产课程标准进行开发研究,以适应现代养猪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使猪生产课程标准与现代养猪企业职业标准对接,课题组基于 2017 年“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课题,系统地对猪生产的课程标准进行开发研究。在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中,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的职教理论,依据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即“五对接”要求,结合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实际,遵循“系统性、规范性、职业性和突出能力”的原则,在对广西养猪企业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规定的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概述和课程目标;同时依据养猪企业技术员、繁殖工、饲养工等职业岗位应具有的技术核心能力,参照动物疫病防治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建议;切合中职教育教学实际和中职学生素质现状,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适应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猪生产课程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肉猪生产、种猪生产、猪饲料配制与加工、猪场经营管理及猪场设施建设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猪生产流程各个环节,具有必备的猪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猪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岗位技能,胜任现代养猪企业职业岗位工作,为毕业后从事养猪企业技术员、猪繁殖员、猪饲养员等岗位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猪生产课程设计遵循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养猪企业生产线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养猪生产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基于“以工作过程导向”以及未来畜牧兽医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理念,确定课程学习任务、关键技术和综合技能,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把“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猪生产课程的整体设计,并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学习情景,以学校的猪生产实训室、养猪场为中心,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现无缝对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通过调研,结合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科知识及其发展、现代养猪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和学生素质现状,确定猪生产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一)知识目标

猪生产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指学生必须学习的猪生产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课题组根据养猪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经广泛调研、论证,并遵循“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确定猪生产课程的知识目标。具体如下。

1.掌握猪舍设计与猪场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及猪舍环境控制措施;熟悉猪群对环境的要求,认识养猪所需设备与设施。

2.认识猪生产中的常见品种,掌握种猪的选择与杂交利用方法和种猪各阶段饲养管理措施。

3.了解仔猪的生理特点和断奶方法,掌握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4.了解影响肉猪生长发育和屠宰的因素,掌握肉猪的生产技能。

5.了解养猪生产计划的制定,熟悉猪场生产经营管理。

(二)技能目标

猪生产课程的技能目标主要指学生通过实训等方式形成的对完成养猪生产过程某种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按照养猪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并遵循“技能突出、适用”的原则,确定猪生产课程的技能目标。具体如下。

1.具备正确选择猪场场址和养猪生产所用设备的能力。

2.具备独立进行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备独立护理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能力。

4.具备选择适宜的育肥方法饲养肉猪的能力。

5.具备对猪场生产成本进行核算、监控和效益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猪生产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专门研究现代养猪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一门科学,按照猪生产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技术员、繁殖员、饲养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围绕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制定课程内容模块,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整个课程内容涵盖养猪生产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养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1.理论内容部分。猪生产课程理论内容的选取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应岗位需要和支撑课程目标的能力要求,围绕规模化猪场的猪场设施建设、种猪生产技术、仔猪生产、肉猪生产、猪场管理等生产工艺流程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作为本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知识,并对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更贴近养猪生产实际,提出“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原则。具体见表 1。

2.技能内容部分。规模化猪场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肉猪、仔猪、后备猪、种猪的饲养管理核心能力,而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都是要通过课程实训内容的设计、开发和训练实现。本课程实训项目设计包括养猪场参观、猪的品种识别、种猪外貌鉴定、公猪的采精技术等 15 个实训项目,基本围绕规模化猪场职业岗位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学生通过这些实训项目的教学实施,基本能掌握养猪生产职业岗位所需要专业技能。具体见表 2。

(二)学时分配

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专业课程要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要接近 1∶1,结合猪生产课程特点,课时分配为理论教学 36 学时,实验实训30学时;在具体课时分配时,依据猪生产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及关键的技能点进行分配。具体见表 3。

四、实施建议

(一)课堂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学校把猪生产课程实训室、校内实验猪场和校外养猪场建成“理实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在猪生产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理论知识由任课教师在实训室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实训课则安排在猪生产实训室和实验猪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不断地提高学生在养猪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每周安排 6~8 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学徒”身份进入学校实验猪场参与养猪实践, 强化训练重要的猪饲养管理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素质和技能。养猪实践小组由任课教师和实验猪场技术员共同负责管理。

2.教学方法。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根据猪生产课程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除理论性较强的专业知识采用多媒體课堂讲授方法外,灵活运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场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猪生产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加强猪生产课程实训室、校内实验猪场和校外养猪场的实训环境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使猪生产的教学过程与养猪企业生产过程有机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相融合,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猪场技术人员的指导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生产实训,将养猪生产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专业技能,迅速提高自身的岗位专业能力。

(二)教学评价建议

猪生产课程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其课程成绩评价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具体分为期末理论笔试、学习过程考核、专业技能考核三部分。其中,期末理论笔试占 50%;学习过程考核包括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和实验报告等占 30%;专业技能考核占 20%,以实验猪场实践时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等确定。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完善猪生产课程教学资源。猪生产课程突出养猪生产的常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融入当前养猪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并参照家畜饲养工等职业资格标准,按“必需、有效、够用”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确保本课程标准开发、集成的授课计划、考核方案、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图片视频、电子教材、实训指导书、课程习题集等课程教学资源的先进性、标准性和实用性。

2.建立猪生产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猪生产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按猪场设施建设、种猪生产技术、仔猪生产、肉猪生产、猪场管理、实验实训等 6 个学习情景、16 个教学模块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借助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学生可以借助猪生产课程的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教材选用坚持择优选用,确保质量好、有特色的教材进课堂,可选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猪生产》第三版(彭少忠主编,农业出版社出版)。学校按猪生产课程标准与养猪企业合作共同编写的《猪生产》工学结合校本教材正在编写中。《猪生产》校本教材以养猪生产流程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养猪人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校本教材经校内、同行学校试用后,将收集有关教师、学生和养猪企业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修订、完善并出版。

【参考文献】

[1]罗龙兴.当代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标准改革[J].新课程学习(下),2015(1).

[2]徐丽芬.中职学校《猪的生产与经营》课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改重点项目“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B020)。

【作者简介】彭少忠(1966— ),男,籍贯广西平南,高级讲师,高级“双师型”教师,现就职于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科主任,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开发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