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华 李新瑞 王真真 孙美玲*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 43001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酸性、潮湿的含糖环境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是发酵的原动力,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旺盛,但在缺氧条件下可将糖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研究采用了项目组从野生柑橘中分离、筛选获得的ZGJ-1 高产酒菌株与其他3 种酵母菌进行发酵性能对比,旨在筛选出发酵快、品质优良的果酒专用酵母菌。
ZGJ-1(以下简称1 号菌株):项目组从自然界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发酵特性好、高产酒的酵母菌株;2 号酵母菌株:市售安琪酵母菌;3 号酵母菌株:项目组从高温白云边酒曲分离纯化获得;ZGJ-4(以下简称4 号菌株):项目组从自然界中分离纯化获得产海藻糖的酿酒酵母菌株(专利号ZL201710503931.7)。
琼脂、酵母粉、果胶酶,上海盛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尿素、蛋白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偏重亚硫酸钾,天津市鼎盛鑫化工有限公司。
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摇床、移液枪、接种环、电子天平、试管、烧杯、玻璃棒、量筒、称量纸、锥形瓶、电磁炉等。
YPD 固体基础培养基:1 g 酵母粉,2 g 蛋白胨,2 g 琼脂,5 g 葡萄糖,蒸馏水100 mL,于115 ℃灭菌15 min。
不同糖浓度YPD 固体培养基:在上述YPD 固体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 g、6 g、9 g 葡萄糖,于115 ℃灭菌15 min。
不同SO2含量的YPD 固体培养基:在上述YPD 固体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0.01 g、0.03 g、0.06 g 偏重亚硫酸钾,于115 ℃灭菌15 min。
YEPD 液体基础培养基:1 g 酵母粉,2 g 蛋白胨,蒸馏水100 mL,于115 ℃灭菌15 min。
不同碳源YEPD 液体培养基:在上述YEPD 液体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类型的碳源(葡萄糖、糊精、麦芽糖、蔗糖) 各5 g,于115 ℃灭菌15 min。
不同氮源YEPD 液体培养基:在上述YEPD 液体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氮源(尿素、酵母粉、蛋白胨) 各5 g,于115 ℃灭菌15 min。
2.2.1 耐高糖试验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不同糖浓度的YPD 固体培养基,经灭菌倒平板,待凝固后分别在含糖量不同的平板上接种1 号、2 号、3 号、4 号菌株,倒置放入28 ℃恒温箱培养72 h,观察菌落数。
2.2.2 耐SO2试验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不同含量SO2的YPD 固体培养基,经灭菌倒平板,待凝固后分别在不同SO2含量的平板上接种1 号、2 号、3 号、4 号菌株,倒置放入28 ℃恒温箱培养72 h,观察菌落数。
2.2.3 耐高温试验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YPD 固体基础培养基,经灭菌倒平板,待凝固后分别在平板上接种1 号、2 号、3 号、4 号菌株,倒置放入27 ℃、32 ℃、37 ℃的不同恒温箱培养72 h,观察菌落数。
2.3.1 同化碳源能力的测定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含不同类型碳源的YEPD 液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后分别按5%接种量,接入1 号菌、2 号菌、3 号菌、4 号菌,放入28 ℃、转速180 r/min 摇床中震荡培养72 h,取培养液装于50 mL 离心管中以10 000 r/min 离心10 min,收集酵母细胞,用无菌水洗涤3 次,烘干后称干重。
2.3.2 同化氮源能力的测定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含不同类型氮源的YEPD 液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后分别按5%接种量,接入1 号菌、2 号菌、3 号菌、4 号菌,放入28 ℃、转速180 r/min 摇床中震荡培养72 h,取培养液装于50 mL 离心管中以10 000 r/min 离心10 min,收集酵母细胞,用无菌水洗涤3 次,烘干后称干重。
3.1.1 耐高糖试验结果
不同酵母菌耐高糖试验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耐高糖试验结果
根据表1 菌落生长状况来看,最适合酵母菌生长的糖浓度为6 g,尤其1 号、2 号酵母菌生长旺盛,糖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菌体生长。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利用糖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糖浓度在发酵过程中是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发酵产率和产物品质。
3.1.2 耐SO2试验结果
不同酵母菌耐SO2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耐SO2 试验结果
SO2在果酒中的主要作用是杀菌,但过量的SO2会抑制酵母菌生长,所以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SO2的用量。
由表2 可知,当SO2添加量为0.1 g 时,1 号菌珠生长最旺盛,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酵母菌活性下降。
3.1.3 耐高温试验结果
不同酵母菌耐高温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耐高温试验结果
温度是影响酵母生长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表3 可知,当温度为27 ℃时,菌体生长旺盛,但随温度的升高,菌体密集度反而降低,因此,果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 ℃。
3.2.1 同化碳源能力的测定结果
不同酵母同化碳源能力的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同化碳源能力的测定结果
碳源是酵母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酵母对碳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不同碳源对酵母生长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1 号酵母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最好,麦芽糖次之,对糊精的利用率最差。由表4 可知,3号酵母菌同化糊精的能力最强,菌体的干重远大于麦芽糖、葡萄糖、蔗糖等。
3.2.2 同化氮源能力的测定结果
不同酵母同化氮源能力的测定结果见表5。
氮源是酿酒酵母生长所需的另一重要物质,酿酒酵母对氮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由表5 可知,1 号酵母菌同化尿素的能力最强,酵母粉次之,尿素相差不大;3 号酵母菌同化酵母粉的能力最强,同化尿素的能力最差;4 号酵母菌同化蛋白胨的能力最强。
表5 同化氮源能力的测定结果
本文研究了各因素对酵母菌株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菌株ZGJ-1 的生长特性(耐高渗、耐SO2、耐高温)、同化氮源、碳源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酿酒酵母菌。但试验内容不具备全面性,后期项目组还将展开对专利菌株的动力学模型、发酵特性等各方面的研究,此次试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必须控制杂菌(如醋酸菌、乳酸菌、霉菌) 的生长,灭菌要彻底,不然会严重影响菌株纯种特性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