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苑虹[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 510530]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把《蒹葭》中“伊人”注解为“所爱的人”。可见,编者认为其思想情感主要表达对意中人的追寻和思念之情。这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
其实,关于《蒹葭》的主题,文学史上是有多种说法的。《毛诗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这种说法认为《蒹葭》是为讽谏秦襄公不能沿袭周礼而作的美刺之诗。后来,又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求贤之诗”,如宋代王质指出:“秦兴其贤有二人焉,百里奚、蹇叔是也……所谓伊人,岂此流也耶?”“求贤之说”至清代依然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学解读的新声。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说:“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蒹葭》的爱情主题被提了出来。
笔者认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把《蒹葭》定性为爱情诗,既受新时代思潮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这种说法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然而,作为中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从教时深刻地体会到,学生根据字面的意思不难认识到这是一首爱情诗,但是从对诗歌鉴赏和感知的角度,学生的理解却失于笼统,对诗中主人公情感幽微的变化过程不能深入体会,没有真正走入诗歌的审美情境,更谈不上生命的体验。
在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发音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诗歌韵脚发音特点的探究与发音训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诗境,在声音的演绎中体验诗情起伏之美。
虽然经历几千年的字音演变,许多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但因声求义符合人类语言先有声音后有文字的发展规律,有其学理的依据。清戴震在《六书音韵表序》中说:“训诂声音,极为表里。”今天我们借普通话的发音方法,通过对音的发声体会,亦可感知其与字义千丝万缕的互联互通的关系。比如“a”“i”两个音虽然都是元音,发音清亮,但“a”的发音特点是张大嘴巴、气流通畅,“i”的发音特点嘴巴扁平、气流通过硬腭与舌面时被挤压送出。读“a”时,我们感觉气息畅达,胸怀开阔;读“i”时,我们感觉气息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抒而不畅。比如“高低”“大小”“胖瘦”等词语,念给不懂普通话的人听,他们也不难从发音特点上判断出相应的意思。“高”“大”“胖”从发音的开口度上明显比“低”“小”“瘦”要夸张一些。可见,语言以声表义,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十分密切。
读诗之韵,更能发现汉字字音传情达义的重要作用。陈少松先生在《“声与诗”之我见》一文中说:“字的声音是刻画作品形象、传达诗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秀的作品总是以声传情、声情相应的,这可说是古今研究者的共识。”
以《诗经》中《秦风·蒹葭》一诗为例,第一章的韵脚为“苍”“霜”“方”“长”“央”,第二章的韵脚为“萋”“晞”“湄”“跻”“坻”,第三章的韵脚为“采”“已”“涘”“右”“沚”。第一章的韵脚发音开口度大,鼻腔音重而长;第二、三章的韵脚发音开口度小,没有鼻腔共鸣。那么,各章韵脚的字音变化是否也暗示着诗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呢?检王力著《诗经韵读·楚辞韵读》注《蒹葭》韵脚音如下:
蒹葭苍苍(tsang),白露为霜(shiang)。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iuang)。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iang)。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iang)。(阳韵)
蒹葭萋萋(tsyei),白露未晞(xiəi)。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ie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tzyei)。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diei)。(脂微合韵)
蒹葭采采(tsə),白露未已(jiə)。所谓伊人,在水之涘(zhiə)。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hiuə)。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tjiə)。(之韵)
虽然王力先生所注为上古音,上古音与现在的普通话存在差异,但他的注音方法比照的是国际音标,参照普通话汉语拼音韵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上古韵的发音特点。从其发音特点出发,可以窥探《蒹葭》一诗主人公情感变化之端倪。
《蒹葭》第一章押“阳”韵。陈少松先生曾分析“阳”“江”这一类韵各字的韵母为iang或ang。发韵腹a时口腔开度大,收尾音ng时鼻腔产生共鸣,整个韵母的声音给人以洪亮、浑厚的感觉,适宜表达豪放、激动、昂扬等感情。同出自《诗经》的《唐风·鸨羽》,第三章五个韵脚“行”“桑”“梁”“尝”“常”就属于阳韵,较其前两章的鱼韵、职韵,开口发声更为响亮,收尾音鼻腔共鸣更强,再配上较长的拖腔,真好似受奴役的农民在呼叫苍天,发泄满腔怒火,吟之令人摧肝,表达了诗人对沉重徭役制度提出的强烈抗议。再如近体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押“阳”韵,诗中抒发了饱经丧乱之苦的诗人忽闻官军收复失地后那种欣喜欲狂、一泻千里的激情。宋词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均押“阳”韵,虽然前者狂放后者沉痛,但这种狂放与沉痛都在表达强烈的情绪,是强烈的内心涌动喷薄而出的激情。由此,《蒹葭》第一章押“阳”韵,从“苍”“霜”“方”“长”“央”拖长的腔调中,似乎看到主人公见到伊人的惊喜的表情,听到主人公发自内心深情激越的慨叹,感受到主公人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蒹葭》第二章押“脂微”韵,第三章押“之”韵。陈少松先生曾分析“支”“微”“齐”等韵,说这一类韵各字的韵母多为舌尖元音—i(前)、—i(后)或舌面元音i,少数是ei或uei。这类韵母发音时,没有鼻腔共鸣,口腔开度小,气息从很窄的通道中细细地流出,这样发出的音给人以细声细气的感觉,适宜表达隐微的心曲和细腻的情思。“支”韵上古音[e],“之”韵上古音[ə],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非常接近。《吕氏春秋》中就有“支之合韵”的情况。“脂微”主要元音也是[e]和[ə],“脂”与“支”的主要元音都是[e],《诗经·小雅·车攻》就有“脂支”合韵的情况。说明上古音中“脂微支之”的发音也非常接近,且往往有合韵的情况。这就说明,与第一章情感的激越相比,《蒹葭》第二章、第三章情感变化起伏相对和缓一些。虽然王力先生对《蒹葭》的“脂微”韵和“之”韵作了区分,但它们的发音都有共同点,就是开口度小,气息流出时受到挤压,同属阴声韵,因而更能表达徘徊于心中、挥之不去的细密情怀。如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押“支”韵(“垂”“时”)和“微”韵(“飞”“衣”“思”“归”),写的是词中主人公隐藏在心底的怀念歌女小苹的深情。许多诗词都押这类阴声韵,如汉乐府《长歌行》、王绩《野望》、陈与义《登岳阳楼》、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由此推断《蒹葭》第二、三章主要表达主人公追求不到伊人的低回怅惘之思。
《邶风·静女》中第二章“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炜”是微部韵,“美”是脂部韵,也是“脂微”合韵的情况。表现了男女相悦,玩味信物,心荡神驰的情状。与《蒹葭》第二章的情感可互证体会。《蒹葭》以阳韵开章,说明伊人出现,主人公倾慕之情更显舒畅;中间一章“脂微”合韵,用韵的丰富体现了情感的变化,体现的是主人公的热切企盼,求索过程中心理与行为的辗转反复;最后一章以之韵作结,体现求之不得后的低回哀伤,情感渐趋稳定。
综上所述,我认为《蒹葭》一诗通过隔章换韵为我们形象细腻地展现了主人公由见到意中人的欣喜惊叹到求之不得的缠绵悱恻的情感变化过程。第一章到第二章的情感转折比较强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情感变化比较微弱。让学生在体会诗韵特点后,用声音演绎诗情。第一章开大口读,要读得激荡人心,想象“哇,在水的那一边,我的心上人出现了,对就是她,那就是我梦中的她”。第二章凄婉一点地读,想象“唉,我看到了你,很急迫地想接近你,怎么就总是到不了你的身边呢”。第三章低回怅惘地读,想象“怎么回事,我不光到不了你身边,似乎还离你更远了,你的身影更加模糊了”。当声音将画面演绎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就不会仅停留在“主人公追求远方的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抒发了思慕、追求心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这种笼统的描述上。朗诵者的情感会随着自己声音的起伏变化也随着起伏变化,从而进入诗境,更好地体验诗情。
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发音特点与情感变化是有对应关系的,用声韵发音的特点来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体验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既可提升学生读诗的兴趣,亦可为诗歌鉴赏教学开辟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