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华
摘 要: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方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方向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更加倾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具体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6C-0109-02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较为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硬性的数学知识掌握,教师为追求教学成绩,仍然采用单一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这并不能够体现出目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当下大部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很多教师习惯了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惰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变差。
(二)过于重视学生成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许多教师将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教育与数学教学融合性差
我国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发展较晚,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过于呆板,没有将数学的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二、“生本教育”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现代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持续运用推理、判断、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等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数学知识为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与方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自然而然的培养和提升,数学教学仅是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对有利条件加以利用,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識、有计划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传授教材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考方式相违背,那么,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一)在小学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贯穿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不同年级所肩负的思维能力培养任务加以明确,要有连贯性。从一年级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多少、大小、长短等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就要注重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初步培养;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分析综合能力。
以“10以内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综合,在脑海中初步建立“10以内的数字”概念,并对加减法的含义进行深刻理解,从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引导,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会死记知识,对加减法的得数进行机械化的背诵。学生一旦在一年级的时候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那么在日后的学习中就难以纠正。
(二)全过程,全参与
不论是新知识的预习、新知识的教学、习题的训练还是知识的复习,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20以内加法”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往往会给出学生习题,不仅会要求学生说出习题的答案,还会要求学生说明是如何计算的,尤其是当学生计算错误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说出来,便于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思维过程加以缩简,思考如何能够将答案快速地计算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敏捷。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相关计算法则或结论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将正确的计算法则或结论归纳总结出来。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学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将两位数乘分解为用整十数乘和用一位数乘,让学生明白在什么位置写下整十数的乘积,最后将两位数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概括总结。一旦学生明白了两位数乘法的算理,就可以顺利地解决此类题目,这样不但会深化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而且也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尽管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往往只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为学生出一两道稍微有些难度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并没有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引导比较,提高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论教授知识概念、计算法则,或者答题技巧和操作技能,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因而在教学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事例或者实物进行比较,将他们的共同之处找出来,发现它们的本质特征,正确地对其进行判断,从而概括出正确的数学概念。比如,在长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不同的长方形实物,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其边、角的共性特征进行观察,将其抽象为图形,并概括长方形的特点。
在规律性知识以及计算法则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判断、推理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列举两到三个例题,每列举出一个例题,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其作出判断,如(4+1)+5=4+(5+1),先将4和1相加,再与5相加,与先把5和1相加,再与4相加,两个式子的结果是一样的。引导学生对类似的几个例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将它们的共同之处找出来,得出:三个数相加,不论计算顺序如何,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加法结合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不完全归纳的推理方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予以尊重,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通过情感教育来感染学生,构建轻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学生大胆质疑,思维得以创新,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现培养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阮远红.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
[2]卢荟.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南北桥,2019,(7).
[3]林小缺.师生互动让数学课堂充盈活力[J].考试周刊,2019,(26).
[4]肖燕艳.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中外交流,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