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琴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做”有着广泛的内涵,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还包括观察、实验、归纳等系列感官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动手做的指向,启迪学生动手做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做的展示。通过课程实践,不断完善、提升“动手做”数学课程的操作要义,进而提高“动手做”的课程活动水平、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做”课程;操作要义
“动手做”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如此,在小学数学中,“动手做”还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在国外的数学活动中就叫作“hands on”(美·里昂·利德曼语)。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做”有着广泛的内涵,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还包括观察、实验、归纳等系列感官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探寻“动手做”课程的操作要义,进而提高“动手做”的课程活动水平、品质。
一、明晰指向,实施“动手做”课程的前提
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在于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能实现数学学习目标。许多“动手做”的课程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却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究其根本,在于“动手做”活动没有明晰的操作指向。明晰指向,是“动手做”课程实施的前提。对于“动手做”课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晰显性目标,更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隐性目标。据此,在学生“动手做”之前,要给学生提出“动手做”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弄清楚“做什么”“怎么做”“做好之后干什么”等。
在“动手做”课程实施前,要让学生明要求、知规范,引导学生有秩序地动手。比如教学《可能性》(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这一节课要引导学生认识简单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而简单随机事件中的可能性,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动手做才能产生数据,进而分析推理的。根据教材内容,笔者设计了摸球游戏。在第一次摸球前,笔者没有急于让学生动手做,而是先行提出系列要求、注意点,使“动手做”中的数据更客观,体验更真切。笔者先向全班展示了自己是如何任意摸出一个球的,把一个黄球和一个红球放入口袋后,特别强调眼睛不看口袋,拉着口袋抖一抖,搅一搅,再摸一摸。学生在观察中明确了怎样做才是任意摸一个球。然后小组合作前,笔者再次提出小组合作要求:(1)摸前猜一猜结果会怎样?(2)每个小组按顺序每人摸一次,摸好后把球放回,并用圆片表示摸到球的颜色。注意每次摸前都要把口袋抖一抖,把球搅一搅。(3)摸好后观察数据,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在这样明晰的要求下,学生经历着猜测、操作、观察、验证等过程,充分体会到了摸球这一事件的随机性,即摸之前是无法确定颜色的,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出。而结果和猜想的对比,又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随机事件中,雖然可以预知可能发生哪些结果,但永远都无法事先确定是哪种结果。
明晰“动手做”课程的操作指向,可以避免学生动手做的盲目性、无序性。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操作的流程、要求、方向,学生的动手做活动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做的素材,还要为学生动手做的路径、策略进行积极谋划,助推学生的动手做活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由此通过动手做的自主性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启迪思维:实施“动手做”课程的关键
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热闹”,“动手做”课程得到了教师们更多的青睐,但不少教师却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偏差,即重视学生外在的动手操作,而忽视内在的思维、想象。在学生动手做过程中,教师应启迪学生思维、催生学生想象,这是实施“动手做”课程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手做”课程是学生的一种具身认知。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做”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建立数学概念表征的关键。如果“动手做”课程没有学生思维、想象的深度参与,而是沦为学生简单的、机械的、盲目的操作,“动手做”课程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刻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等。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结构性的素材,如长方形、正方形纸,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围绕着长方形边的特征、角的特征展开深度探索。比如他们用三角板去比画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来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测量来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相等。在整个过程中,笔者这样启迪学生思维,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动手做活动。比如笔者提问:能否让比较的次数少一些?有学生发现,如果将长方形、正方形纸对折,就能让验证的步骤少两次;在此基础上,有学生受到了启发,认为如果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就能让验证的次数更少。这样,原本看似机械的动手做活动,就多了一些探索、拓展,多了一些数学思维,整个动手做活动也就多了一些数学味。通过这样的动手做活动的引领,我们能优化学生操作潜质,不断提升学生动手做活动课程的品味。
学生的“动手做”课程活动是灵动的、多样化的。作为教师,在尊重学生探索方式的过程中,应相机渗透一些策略、方法、思想等,并启迪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想象,让学生的操作更合理、更快捷、更科学。通过这样的操作指引,有学生还借助长方形,折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提升了技能,形成了动手做的策略。
三、有效展示:实施“动手做”课程的保障
学生的“动手做”课程不仅仅是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课程,更是一门展示性的课程。在学生“动手做”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操作流程、过程、结果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彼此分享。有效展示,是实施“动手做”课程的保障。实施“动手做”课程的展示,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流程,而是要对“动手做”课程的实施进行总结、反思,从而提升“动手做”课程的品质。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课堂赋予了学生动手做的时空,但学生在动手操作后的汇报却显得杂乱无章。这样的展示、汇报,不利于学生建立长方体的特征概念。有效展示,就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进行汇报。笔者在教学中用“切土豆”的实验引入,将学生的汇报顺序定格,即从面到棱、从棱到顶点。在“面”的汇报展示中,学生都是从“数量”“特征”两个维度来展示的。这样的有序展示,能让学生深刻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比如:长方体有六个面、长方体的对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八个顶点;每两个面相交成一条棱,每三条棱相交成一个顶点等。通过有序的汇报、展示,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到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正方体都具备,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长方体却不一定具备,也就是说,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等。动手操作后的交流、展示不是简单的、漫无目的的汇报,而是有序的展示、汇报,是一种有质量的小结、提升。如果学生的汇报只是说一说怎样做的,那么,汇报展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有效展示,是实施“动手做”课程的保障。在“动手做”的课程展示中,不同的学生,其展示的方式甚至内容都是不同的。通过展示,学生能将彼此的“动手做”课程操作内容进行分享。学生通过聆听他人、反省自己,不仅能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其动手做的技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这个层面上说,“动手做”的课程内容实践展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动手做”的课程实施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动手,更要让学生动脑、动眼、动嘴。通过有效的“动手做”,学生手脑并用、做思共生。他们以“做”为先导,以“思”为旨归。学生在做中思考、发现,在做中感悟、内化。“动手做”的数学课程实施,不仅让学生“会做”,而且让学生“能做”“善做”。“动手做”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不仅能深化学生数学认知,更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