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中华
形成语文核心素养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尊重个性,发挥特长
1.开阔眼界,激发兴趣
笔者开发和实施《趣味语文》系列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汉字探源(古文字辨识、小篆书写、因形解义、文化引申)、成语(成语揽胜、成语竞赛、成语运用)、对联(对联基本知识、名联欣赏、对联拟写、对联展示)、广告(广告鉴赏、广告词拟写)、歌曲(歌词赏析、歌词创编)、热播剧中的语文知识(片段欣赏、文献寻源、“剧务”找茬)、博物馆中的语文知识(博物馆概览、博物馆寻宝、博物馆大家看)、读图配文(好图好文欣赏、画龙点睛、牛刀小试)、节日节气(古诗词里的节日、名著里的节日、二十四节气故事)、字谜(字谜鉴赏、字谜方法、字谜猜猜猜)等专题。
学生选课热情很高,每周短短半个多小时,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关注文化,在传统和现代的联通中感受和思考语文的神奇和美丽,做一个文化人,做一个文化传承人。
2.教授方法,启迪灵感
笔者尝试开发和实施《诗歌鉴赏》校本课程,包括诗歌发展史、古代诗歌常识、诗歌的分类、诗歌的主题、诗歌的语言、诗歌的手法、唐诗宋词元曲选讲、中国现代诗选讲、外国诗歌选讲、我们来写诗等专题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诗歌基本知识,见识诗歌多种样态,掌握诗歌鉴赏和创作的基本方法,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生创作的诗歌节选如下:
微风轻拂舞衣襟,落影斜阳洒余情。醉心暖意雁归去,皎月何时映乡明。(《绝句》)
你保持着装睡的姿态\等待着最后的惊喜\从头到脚都是欲盖弥彰的刻意\装睡的人叫不醒\是因为叫他的人不明白\装睡着的小诡计\是一个隐藏谜题\只有游戏中有缘的玩家\才有资格触发升级(《装睡》)
夜,是凉\带着刚投过风的黑纱\缚住你的双脚,困住你的眸\凉风习习,你在风中瑟瑟发抖\却不知星光在你身后\燃烧成了火(《无题》)
观察生活、模仿名篇、记录才思,在实践创新中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3.立德树人,涵养品性
开发和实施《读史记,学美德》校本课程,从精神点拨、经典文段、名家点评、美德感悟、习题演练等步骤,解读《史记》相关篇目,深入感受爱国、诚信、正直、勤俭、隐忍、高洁等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在经典文本的细读中被感动、被激发、被涵养。
例如通过品读《屈原贾生列传》,理解屈原为国不惜死;品读《田单列传》,敬佩国家有难挺身而出;品读《大宛列传》,了解张骞、苏武出使不辱国志;品读《张丞相列传》,看到周昌直言劝谏的正直;品读《汲郑列传》,学习汲黯执法斗权贵的勇敢;品读《刺客列传》,感怀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的诚信。
传统美德从来都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和口号,它被古往今来的很多人阐释和践行,它被文辞兼美的经典作品记录和提倡,它也值得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一解读和发扬。
二、实施语文活动课程——深度参与、充分展现
教育学家杜威有言“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活动课程有利于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与重构来学习,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有利于突破传统的课程框架。笔者所在学校依托语文科组,利用阅读节等契机,精心设置语文活动课程,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識和创新性思维,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增加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名作家讲座、书法教授讲座、报刊征文、话剧表演,举办课本剧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写作比赛、电影观赏等等活动,促进学生准确、精心、积极运用汉语言文字。学生在各种活动课程实践中获得锻炼、习得经验、找到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运用语文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获奖众多。笔者还倡导学生利用假期旅游,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适当参加公益活动,积极申报学生探究小课题,在自然风景、文化陈列和接触社会中感知、体验、理解古今散文诗篇,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领悟中国的文化特质,得到美的熏陶,学习创造美、传承美。
建造罗马非一日之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赖教师和学生的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零星”语文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是一种探索、一种努力。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