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劳动课教育的思考

2020-09-26 11:42冯燕霞
师道·教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劳动课笔筒劳动

冯燕霞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落实劳动课的任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一、劳动兴趣“早”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学生的劳动兴趣如果早激发,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1.快乐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学活动,如在课室走廊种些花草、浇水等有实践性的活动。做好具体安排,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并经竞赛的方法进行评比奖励,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老师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美观、可利用的)回收为主题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共同制作,并把制作的小作品陳列在课室或让带回家,让学生品尝到了劳动的喜悦,收获了快乐的体验,从而对劳动有了兴趣。

2.环境创设。环境创设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良好的劳动环境创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首先,我们在班级里创设“劳动最光荣”的氛围,让他们感到勤劳动、爱劳动最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其次,建议家长在家里也营造出适合孩子劳动的环境。一方面为孩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们的劳动能力得以锻炼;另一方面,家长针对孩子完成的家务做出积极的评价,与老师沟通,适时表扬鼓励。同时,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双管或多管齐下,才能早早地、好好地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

小学低年级还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二、劳动智慧“出”指尖

劳动课教学的最重要原则是实践性原则。如果劳动课只是教师照本宣科传授劳动知识,无异于游泳教练只在课室里讲解游泳要领,学生永远也不会游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说道:“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尖上。”因此,劳动课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手来,亲手去做,去操作,去尝试,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劳动的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促进身体机能的发育,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在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为主题的劳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亲自尝试,有的学生用精致的笔筒、废旧的蚊帐、铁丝做成了捕虫网;用大雪碧(可乐)塑料瓶、透明胶布等做成了花篮……真是应证了“儿童智慧出在指尖上”这句名言。

三、劳动技术“勤”锻炼

劳动课教学的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外,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鼓励学生在劳动中提出问题,开展研究,进行试验,发现新的东西,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

前些年,我在教学《做笔筒》这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做笔筒的方法后,我提出:笔筒除了笔筒的造型设计外,还要注意笔筒的什么呢?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结果,学生们都积极地研究起来,提出了多种想法:如做笔筒时,不但要设计好看,还要注意实用性;设计的图案要文明健康;做笔筒的材料可考虑用作业纸、用塑胶、铁皮等……思维非常活跃,创作的火花不时地迸出来。

四、劳动实践“拓”渠道

学生上课基本是在校园内进行,时而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拓展空间。特别是城镇化发展进程力度的推进,能提供学校开展劳动实践的平台几乎很少,大力拓展实践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同,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全面提升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劳动教学课也是值得思考的工项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劳动课笔筒劳动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劳动课真“独立”还需过“四道关”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自制笔筒
做一只怪魚笔筒
热爱劳动
《太闲了》等
无敌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