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娜
(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北 邯郸)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病,发病较为突然。在疾病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和残疾的风险。早期静脉溶栓可有效缓解脑缺血缺氧[1]。在护理工作中发现,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应激反应的风险较高。它将直接影响静脉溶栓的效果。患者入院后应接受有效的溶栓治疗,再次疏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血流畅通,为溶栓后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帮助。延续护理以患者为主体,坚持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提高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本研究探析了延续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纳入标准:①具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指征;②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者昏迷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⑥无法配合的患者。
其中实验组年龄41-76岁,平均(57.21±6.27)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42-75岁,平均(57.78±6.91)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护理。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手册。手册中记录了医院各科室和主要医护人员的信息,每次检查的方法和结果分析,以及溶栓的实施方法和术后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②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手册,说明延续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建立患者康复档案。③医院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专职护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每周上门一次,延续3个月为干预期,患者出院后立即开始实施。④完善患者延续性护理记录表,记录患者最基本的个人信息、凝血酶原时间、抗凝剂用量及重要性依赖情况,方便随时查阅患者信息,制定实时治疗方案。⑤随访内容。第一,随访前,应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达成一致意见后,记录患者出院后情况。并用最基本的医疗设备为患者进行简单体检,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关注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第二,随访时,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和心理问题,如担心复发、并发症(新血栓形成引起的脑卒中等)。一些患者担心长期使用抗凝剂会产生负面影响(出血倾向)。第三,与患者详细分析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并向患者说明服用抗凝剂的必要性(服用抗凝剂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反应,如皮肤出血点和瘀斑进行介绍和预防。第四,用药护理指导:引导患者按时、定期服用医院提供的抗凝剂,明确服用药物的禁忌,仔细筛选患者治疗其他疾病需要服用的药物,防止与抗凝剂发生不良相互作用(降低抗凝剂的抗凝作用)。第五,由于疾病的特殊原因,应根据患者溶栓后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坐姿、行走姿势、平衡感、关节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体征进行个性化指导,如为肥胖患者散步,为体质较好的患者慢跑、太极拳等锻炼,为年老体弱的患者提供室内散步等室内活动。第六,对患者个人卫生健康给予相应指导,如保持宽松衣物、保持卫生等,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温差带来的不适。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0-100分,越高越好)、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SPSS 23.0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升高,而其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1 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n) 生存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40) 54.84±3.33 76.32±4.03实验组(40) 54.37±3.53 92.05±4.23 t 0.101 20.221 P>0.05 <0.05
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χ2=7.941,P=0.007<0.05)。见表2。
实验组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35,P=0.012<0.05)。实验组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1例,占2.5%,而对照组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发生8例,占20.0%。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
目前,脑卒中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占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通常是由于供血到大脑的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2]。也有的情况是,异常物体沿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动脉或供应大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导致血流量突然减少或急剧减少,从而使相应优势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和坏死。在中国,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的70%。本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临床上大多采用溶栓治疗,关键是越早溶栓治疗越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3-4]。研究证实,在有效时间内(一般认为6小时为窗口时间,症状轻微的患者可在12小时内延长),溶栓治疗可及时恢复脑血流,改善脑代谢,挽救脑梗死周围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永久性脑梗死。由于治疗的特殊性,术后尤其是出院后的护理尤为重要[5-6]。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增强患者健康知识,主动普及,同时提高患者自我预防意识,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研究显示,延续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充分显示了该护理方法的有效性[7-8]。除了最常规的护理,术后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延续护理通过制作个性化病历,为患者提供细致的健康指导和定期回访,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在延续护理下,患者溶栓后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护理过程中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促进患者溶栓后健康良好恢复,有效改善病情,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9-10]。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抗凝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后续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的康复和预防。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