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贵阳市口腔医院,贵州 贵阳)
无牙颌是指丧失了口内所有天然牙的状态,它正困扰着成百上千万的人群[1]。无牙颌患者通常存在颌面部解剖结构、功能甚至精神方面的改变[2]。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的改变,并提高无牙颌患者的生存质量,全口义齿曾经是治疗无牙颌的首选。上颌全口义齿因为上腭的存在,通常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下颌区,因为舌等解剖结构的限制,加上下颌牙槽骨吸收速度远快于上颌牙槽骨,因此很难获得理想的固位力[3]。这不仅降低了下颌全口义齿的功能,还可能进一步加速下颌牙槽骨的吸收甚至是引起义齿性口炎[4]。种植学的发展为下颌无牙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利用种植体来支持下颌全口义齿,可使其获得更好的固位力;此外传统全口义齿需要尽量扩展边缘范围以获得足够的固位力,而种植覆盖义齿则不需要[5]。这不仅增加了其功能性,义齿的舒适性也得以提升。在2002年的时候,种植学McGill共识将双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2-MO)联合上颌传统全口义齿作为无牙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6]。此外,目前已经有多种附着体系统被用于连接种植体以及覆盖义齿。这其中,球帽式附着体以及杆卡式附着体是最为常用的[7]。因此,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这两种附着体连接的2-MO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0年之后在本院行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患者纳入标准:1)全口无牙颌;2)上颌行传统全口义齿修复,下颌行球帽或杆卡附着体连接的2-MO;3)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共有39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患者附着体的类型,分为球帽组(22名)以及杆卡组(17名)。
Astra种植系统以及其球帽附着体系统、杆卡附着体系统。
1.3.1 手术前准备
临床检查患者口腔情况,结合术前CBCT进行评估并制定手术方案。按常规方式制作全新上下颌全口义齿,戴用2-4周后行种植治疗。
1.3.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术区局部浸润麻醉,沿着牙槽嵴顶切开、翻瓣,在双侧尖牙区分别植入1颗骨水平种植体,对位缝合,种植体均采用埋植式愈合。术后调改下颌义齿组织面;拍摄X线片,确定种植体的方向及位置。7-10天复诊拆线,之后每1-2月复查,调改义齿或重衬;术后6月复查,再次拍摄X线片或小视野CBCT。若骨结合良好则行种植二期手术,穿龈愈合。
1.3.3 修复治疗
二期手术4周后,球帽组取模重新制作下颌全口义齿,安装球基台并将阴性部件连接到下颌全口义齿;杆卡组取模,制作个性化杆卡和下颌义齿,口内就位杆卡,并将阴性部件连接到义齿组织面。
患者种植术后1年(T1)以及3年(T2)复查,复查时拍摄X线片并进行口内检查。X线片的测量以及口内检查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种植成功标准[8]包括:种植体无临床动度;患者无疼痛及其他主诉;无持续性感染症状;X线片上种植体周围无连续的骨密度降低影像;其覆盖义齿能行使正常功能。
此外,评价指标还包括软组织情况: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PD)。其中PI、GI、BI评分标准[9-11]如表 1 所示。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P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检验水准均为双侧α=0.05。
两组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表2)。39名患者中,有2名患者在T1复查的时候失访,另外有5名患者在T2复查时失访。
表3列举了两组患者牙周软组织的健康状况,包括PI、GI、BI以及PD。在T1时,杆卡组的这四个指标分别为1.37±0.46、1.18±0.37、1.26±0.56 以 及 2.62±0.63 mm,均 高 于 球 帽 组 的 0.94±0.21、0.87±0.35、0.81±0.27以 及1.93±0.45 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杆卡组牙周软组织健康有所好转,分别变为0.64±0.22、0.75±0.29、0.63±0.41以 及 2.46±0.47 mm,而 球 帽 组 变化 不 大,分 别 为 1.06±0.32、0.87±0.21、0.63±0.41以 及1.84±0.24 mm,两组患者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是两组患者的成功率比较。T1复查时,球帽组有20名患者参与复诊,40颗种植体中有1颗已经脱落,其余种植体均形成了良好的骨整合,成功率达到97.5%;杆卡组所有17名患者均前来复诊,其中2名患者各有1颗种植体因为种植体周围炎失败,其余32颗种植体成功形成骨整合,成功率为94.1%。T2复查时球帽组有18名患者参与复诊,除去T1时失败的1颗种植体,另外有2个患者各有一颗种植体由于种植体周围炎失败,其余33颗种植体成功,成功率为91.7%;杆卡组有14名患者参与复诊,除去T1时失败的2颗种植体,其余26颗种植体成功,成功率为92.9%。两组患者在T1以及T2的种植体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失败种植体均被拔除,待种植窝愈合4个月后植入新的种植体。
表1 PI、GI、BI评分标准
表2 患者基本信息
表3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
表4 种植体成功率
2-MO联合上颌传统全口义齿因为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便于清洁、价格低廉以及较好的咀嚼功能,已经被建议作为无牙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6,12]。本回顾性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附着体连接的2-MO的临床修复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术后T1以及T2,大部分患者均参与了复诊。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检查中发现,杆卡组患者在T1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相对欠佳。这是因为杆卡的清洁相对较复杂,尤其是在杆卡与粘膜中间狭窄的间隙部位,需要患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清洁,同时也需要更加熟练的技巧才能清洗干净,这在Wismeijer等人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13]。而到T2时,软组织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这是因为患者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已经能熟练的掌握清洁杆卡的技巧。Karabuda等人发现,他们的患者在佩戴杆卡后最初也在口腔清洁方面存在困难,但是在大约1年以后,患者已经具备的熟练的技巧,能很好的维持口腔清洁,并且他们比其他人更愿意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维持口腔卫生[14]。而对于球帽组,附着体的清洁则相对更加方便,因此也更容易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
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种植体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杆卡组早期口腔卫生维持相对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种植体失败的风险。这可能也是本实验中患者在修复体佩戴半年后(T1),杆卡组种植体成功率相对较低(94.1%)的原因。但是当杆卡组能够很好的清洁杆卡后,由于杆卡将两颗种植体连接在一起,当修复体的力传递到杆卡时,能够将力均匀的分散到两颗种植体,从而避免单颗种植体受力过大。Ceki等人发现,不管是在垂直或倾斜加载力的时候,杆卡组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均小于球帽组的应力[15]。而Takeshita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发现,他们同时还发现杆卡组覆盖义齿具有更好的固位力[16]。这也就解释了在T1到T2期间,杆卡组未出现新的失败种植体,而在球帽组则有2颗种植体发生了种植体周围炎。
本实验回顾性的分析了两种临床常用的附着体分别用于连接2-MO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了术后1年以及3年时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况以及种植体成功率。实验发现,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均较高,但是造成两组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存在不同。杆卡组早期口腔卫生较差是造成种植体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而球帽组种植体周围应力相对较大,在较长时间的应力刺激下容易发生种植体的失败。
本研究的发现仅限于双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其观察结果不适用于上颌覆盖义齿以及其他数量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此外,本研究是基于现有临床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采用更加具有说服力的前瞻性研究,增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可以获得更加可靠的临床数据。
杆卡附着体在戴入后早期清洁相对困难,不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而球帽附着体更加容易清洁。但是杆卡附着体有利于力的分散,从而降低单颗种植体的应力分布,因此在患者具备熟练的清洁技巧后种植体成功率更高。综上,我们认为,杆卡附着体是2-MO更好的选择,在杆卡附着体佩戴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卫生宣教,并教授患者正确的清洁方式可有效避免种植体早期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