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艳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草原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描写草原风光时,老舍先生充分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下面以《草原》为例,谈谈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纵观老舍先生对草原风光的描写,不得不感叹,其情景交融写作方法运用娴熟,看似信马由缰,实则妙手天成。
一、精妙修辞渗透情感
请看下面几个句子——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显然,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在老舍先生眼里,因为觉着可爱,羊群就是绿毯上的白色大花;因为看着喜欢,小丘如同翠色欲流的中国画;因为感觉美好,迂回的小河就成了明如玻璃的带子,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队伍就是彩虹……有了这些精妙的比喻,草原美景便形神兼备,处处含情。毫无疑问,老舍先生正是借用这些精妙的修辞将初到草原的喜悦和感叹渗透于字里行间。
二、斟酌用词蕴藏情感
“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诗人贾岛炼字的故事告诉我们,遣词造句时的琢磨用词、斟酌取舍是铸就成功之作的不二法门。老舍先生自然也是高手。在《草原》一文中,他精心斟酌用词,赋予语句浓烈的感情色彩。请看: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天空是那么可爱,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天底下一碧千里……多么柔和美好!小丘线条柔美,翠色欲流……多么詩意迷人!果然是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可爱”“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柔美”“翠色欲流”……作者的感叹赞美之情就通过这些词语晕染开来,弥漫开去,氤氲在读者心间。
三、直抒胸臆流淌情感
景入眼,情由心。老舍先生初见草原,眼前的景一下子俘获了他的心,于是,触景生情,所见的景在他的笔下渐次呈现,生动又传神;满怀的情亦在笔端姿意流淌,真挚又感人。情语景语浑然一体,可谓情景并茂。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初见草原,满眼美不胜收,备感愉快,不由自主地惊叹,这是作者打心眼儿里流淌出来的惊喜与赞叹。所以,尽管后一句中并没任何景物描写,读者也能在作者的感情抒发中“看”到隐匿其中的景,与作者言说的“境界”不期而遇。
在这里,老舍先生借景抒怀,直接将感情诉诸笔端,透过这份情,草原之景一览无余。如此直截了当地抒情,恰恰是情景交融写作方法的又一表现形式。
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抒发情感时要寻找合适的景物,欢快之情可以借助美好的景物表达,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而伤感之情则可以寄托在凄凉的景物中,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是根据抒发情感的需要,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情后景。
总而言之,文章是有情之物,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在《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巧妙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让人的情感与审美对象互相融合、互相激发、互相升华,使两者浑然一体,宛若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