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哲 翁雨雄 王莉霞 张义丹 傅新巧 喻姣花 李 迪 周 彬 孙 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的信息化诊疗模式备受重视。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函〔2020〕100号)、《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12号)要求各地科学组织并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减少线下诊疗压力和交叉感染风险。互联网时代,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快速蔓延性、重大破坏性的特征[1],医疗机构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战场,是控制传染源的前沿阵地,也是疫情信息的来源地[2],医疗机构需要根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做出相关防范。
信息化作为医疗机构运行的重要辅助手段,对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和区域化的趋势[3],医疗机构需要顺应该趋势,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关于信息化支撑下医疗机构发展的文献很多,主要集中在线上门诊、一键预约、在线支付、医药服务、远程会诊、患者随访、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提供上[4-7],同时,AI和移动设备对其服务的实现提供了保障[8-9]。然而,关于信息化支撑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文献目前并不多见。尽管国外互联网医疗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的隔离及诊疗等方面[10],但国内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评价上,仅认定信息化水平是医疗机构应急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11-14]。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等信息手段被广泛应用。如何全方位提高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热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江汉方舱医院管理的现实需求和笔者所在医院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提出了信息化支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机构应对框架(见图1)。该框架表明,医疗信息标准化是医疗机构院内信息集成和院外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在此原则的指引下,院内可构建自身的信息平台,具备医生端、药师端、护士端、管理端、患者端等多个端口;区域内可形成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间信息互联互通。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可穿戴设备、AI、5G网络等,整个流程和终端呈现智能化和移动化的发展趋势。医疗机构在信息化的支撑下,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复杂性、突发性、快速蔓延性、重大破坏性的特征,进行全局把控、及时处理、阻隔途径和连续监测。
图1 信息化支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机构应对框架
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托管,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建立的临时医疗机构。其总床位1564张,分为东厅、中厅、西厅、二楼4个区。先后有6家武汉市三甲医院医护人员、15支国家级医疗队进驻江汉方舱医院,总共约100名医生、600名护士为方舱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为发挥江汉方舱医院在隔离、患者分流、诊疗护理、监测和转诊、生活和社会交往[15]方面的作用,下列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加以有效解决。
方舱医院作为临时医院,收治的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需加强对患者的甄别,让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尽快出院,让重症患者尽早转入定点医院,接受更完备的治疗。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核酸检测及肺部CT是决定其是否可以出院的关键指标。因此,如何更好地对CT进行判断,并帮助舱外专家更好地进行决策,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方舱医院收治的为轻症患者,但很多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因此,应动态更新药品清单提供给舱内的一线医务人员;应针对药品入库、出库、退换问题进行信息化监测,应保证药品发放和补充的及时性;同时还应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和监督,保证用药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患者作为传染源,在方舱医院内部进行隔离治疗,诉求难反映。同时,方舱医院收治的均为新冠确诊患者,生理上需加强病情监测,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心理上需加强动态观察,缓解由于隔离和确诊带来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一方面,需考虑方舱医院患者病情多为轻症的情况,平衡医生高强度工作与病历书写的关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健康行政部门需了解方舱医院的在院、入院、转院、出院、空床、重症、死亡患者数的信息,对方舱医院的患者收治、转运进行监管。
江汉方舱医院的病人多为轻症,其医护人员来源于多个医疗机构,整个院区实行隔离管理,因其场地为临时搭建,所以缺乏信息化基础。为解决以上问题,管理者以图1中所显示的应对框架为基础,选择在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留观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延展,建立江汉方舱医院自身的信息系统。此做法考虑了住院系统繁琐复杂的现状,具有记录简洁、操作方便、流程匹配的优势。
江汉方舱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产物,需要在48小时内完成网络配置。同时,为规避布线的繁琐工程和感染风险,最终选择采用5G全无线网络系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性的特点和各类信息集中共享的原则,考虑到各部门的工作位置,将方舱医院分为不同的网络单元。在舱内,设置患者分诊网络单元和医护网络单元;在舱外,设置检查检验网络单元、药房网络单元、管理网络单元。各个网络单元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方舱医院作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医疗机构,监测和转诊是其五大功能之一,而CT等辅助诊断则显得尤为重要。江汉方舱医院的移动CT网络单元与武汉协和医院内网相连接,并入PACS和RIS系统,通过RIS系统进行在线预约,通过PACS系统进行院内阅片;同时,借助AI智能学习,建立诊断模型和病变转归模型,提高阅片的精准度和效率。
建立方舱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创建与医院HIS系统对接的药房信息子系统,针对药品的出入库管理、记账结算、用药计划、药品有效期等进行管理。药品在效期临近或库存不足时进行自动提醒,防止药品滞销或储备不足。医生一旦开具药品医嘱,药房便能看到药品开具信息,并对适应症、用药合理性及药物的用法、用量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通过“协和医院临床药师”微信号精细化管理患者。患者在关注公众号之初就需要根据后台推送的“方舱医院患者问询表”,填写基本信息、病史、既往史和服药情况,药房根据问讯表填写内容分配临床药师。一方面,临床药师可有针对性地主动对患者进行线上问诊,进一步细化完善问讯表内容,监测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患者可通过用药咨询平台,直接向医师进行咨询,解决用药困惑。
医疗护理和健康监测是方舱医院重要的两项功能定位。一方面,护理团队会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以体温为核心,辅以血氧饱和度结果,并通过电子病历填写相关护理记录;通过广播等信息手段进行健康宣教;通过线上心理问卷调查,对患者心理进行科学监测并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开设江汉方舱医院病友服务平台,设置“方舱动态”、“呼叫服务”、“鼓励一下”三个栏目,展示方舱的手册、规定,同时为病人反映医疗、生活、环境、流程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窗口。
加强病历书写,保障医疗质量。为了符合出入院管理要求,同时考虑到方舱病人的特殊性,江汉方舱医院在住院系统中采用日间病房病历。同时,方舱医院的病人多为发热病人,由于疾病、症状相对单一,将病历模板进行简化及结构化,减少医生书写的负担。基于方舱医院医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医生须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制度,包括开始核酸检测时对病人的评估记录;出院评估和出院小结;日常病程记录,以变化为主,并与护理记录相结合。医生借助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病历操作,管理人员则对病历书写进行线上质控,保证医疗质量。
加强系统建设,方便数据上报。由于患者信息实时入档,同时,电子病历系统与检查检验系统、药房管理等系统的无缝对接,医疗管理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查看患者的检查检验、治疗信息并批量导出,以之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决策和调度。针对单日和总计的入院、出院、转院患者数等基础医疗数据可实时查询,并分类汇总。同时,为了方便核酸检测结果的及时上报,将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系统设置,分单打印,并自动上报。
新冠肺炎期间,以江汉方舱医院为代表的方舱医院均依托所在区域三级综合医院,其信息化建设在托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为了应对传染病爆发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信息系统需要满足两点关键需求:①快速部署系统的运维终端;②加强各类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医疗云平台将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和IT资源搬至云端,解决了其信息系统种类繁杂、建设和维护强度大、冗余数据庞大等问题[16]。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一方面,由于医疗云平台具有高度的延展性,可快速扩展网络,运用到医院的发热病区、方舱医院上;另一方面,医疗云平台利用云技术,加快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患者资料的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为远程会诊、信息统计、患者连续性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各医疗机构需要重新设计网络架构[17-18],加强一体化平台建设,保证在应急状态下,院内业务系统依然能高效运转。
方舱医院的病人由社区筛选送至方舱,出舱后转回社区,而目前,患者出舱转至社区后其病案信息如何采集、传输、研判仍未解决。应对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并界定好各医疗机构的责任,完善相应的分工协作机制[19]。在此过程中,需要打破医院围墙,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顺应医疗信息区域化的趋势。因此,应连接区域内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检查检验系统,并在医保数据系统、药品综合管理系统间设置接口,实现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数据的互联互通。基于区域信息平台,患者的既往史、检查检验结果、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信息可在辖区医院间共享,为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患者随访等奠定基础。
在患者分级管理方面,方舱医院作为轻症患者的收治医院,需要尽可能快地对患者进行判断分诊,加快周转。类似地,医疗机构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也需要提高分诊效率。因此,可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分诊,并在信息系统中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患者情况,实时进行动态调整。
在患者症状监测方面,患者入院时可发放移动式可穿戴设备,在5G网络配合下,对患者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医护端。另一方面,可开发小程序或APP,让患者能够获取自身的基本信息,院方也可对信息进行汇总和监管。
在患者随访管理方面,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可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监测工作。医院通过官方公众号(方舱医院一般为其托管医院公众号)为患者推送随访提醒,线上对患者的症状、接触史、用药种类的变化情况进行信息抓取,方便主管医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身体情况的变化。
新冠肺炎期间,纸质病历的打印、传阅、签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实行病历无纸化可增加管理效率,降低差错,减少成本。同时,为加强方舱医院出院患者治疗连续性,需推进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做好线上药事服务和线上检验检查预约,而依托于电子医嘱的线上诊疗行为,也需要留下图文报告、音视频资料等证明材料。
在推进电子医嘱和医疗文书无纸化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落实医师的CA认证和电子签名,保证线上文书的有效性。CA签名技术主要有基于数据和基于文件两种方式[20],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一方面,可采用微信小程序,借助人脸识别,完成患者对病历的电子签章,促进医疗文书无纸化发展[21]。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快速蔓延性、重大破坏性的特征,医疗机构需要在信息化的支撑下全局把控、及时应对。医疗机构可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通过医疗云平台的建设,促进系统快速延展和各终端互联互通,保证信息集成化;通过区域卫生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区域化,保证患者分级、分层、分流的连续性;借助5G网络、AI、无纸化,由智能化帮助辅助决策、监测预警、全程管理。同时,阻隔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借助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更及时地对患者进行筛查、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