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玲,温璐璐,黄晓玲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福建 漳州 363202)
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与繁荣的环境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英语课程是为培养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分为基础阶段英语和行业阶段英语[1],在教学实践中也分为通用英语、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通用英语和行业英语二者的自然衔接、行业英语在通用英语的渗透是当前高职通用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通用英语课程仍为一本教材涵盖一个年级的所有专业,教授的内容为单纯的英语语言,或跨文化交际及口语交际,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能力严重脱节。为了改变教学现状,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对高职茶类专业的“大学英语”进行了改革探索,将行业英语渗透至通用英语的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对高职院校其他专业的通用英语课程教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EOP)是建立在通用英语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是对学习者英语学习需求的延伸,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习者的经历和职业需求的不同,专门用途英语即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又被细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和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EOP),也有人把行业英语翻译成EVP(English for Vocational Purpose),旨在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及职业结合的方式,力求用通俗的英语表述各专业领域中一般性的行业知识和各职业岗位一般化的行业用语, 具有鲜明的行业导向性、相关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基本语语用能力的培养[2]。
高职茶类专业学生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体现为:第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考扩招,高职生源质量下降,涉茶类专业学生除了高考统招,还有初中或中职院校升学、“二元制”入学、退伍军人入学等,同一专业的学生类型不一,英语水平存在极大差别。第二,英语基础总体薄弱。高职茶类专业共有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两个专业,由于各类原因,如高考分数不够、志愿被调剂、初中或中职阶段未认真学习英语、认为这两个专业不需要英语基础的学生比例高,导致学生英语基础总体薄弱。第三,缺乏英语学习动力,学习热情不高。茶类专业学生对茶类专业兴趣浓厚,但认为英语学习是为了获取学分、应对各类考试,且通用英语的话题与中学阶段学习过的话题重叠度高,对基础英语缺乏新鲜感,因此普遍缺乏英语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际社会茶产业发展蓬勃,各区域茶文化的对外交流呈现欣欣向荣的趋势。高职茶类专业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当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除了掌握良好的与茶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外,也应当有一定的英语职业能力,加强产业技术、文化和业务的沟通往来。高职茶类专业通用英语的教学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明确新时代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在教学目标上应当体现为“因‘专业’施教”。但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影响,加上高职茶类专业的学情影响,高职茶类专业通用英语的教学虽然在近几年加入各种任务型、情景式、项目型等各类教学方法,其内容却仅局限在教材里通用的英语材料,本质仍停留在英语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的听说读写译等一般性内容上[4],与茶行业相关的内容几乎完全没有。对于高职茶类专业的通用英语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系统化的教学,有悖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受多种因素影响,众多高职茶类专业通用英语教师无法成为“双师型”教师,将英语和学生未来职业有机联系进行授课。首先,囿于部分青年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职就业、或中老年教师对现代行业英语认识不足等原因,不具备茶行业企业工作背景,缺乏对茶行业市场的了解。与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相比,茶类专业的通用英语教学更多仍旧禁锢在书本中,难以真正与职场联系。其次,受高职院校大环境影响,茶类专业通用英语教师没有合理的进修机会或企业挂职锻炼时间,无法了解前沿的理论和技巧、职场业务往来实务;繁重的教学工作也使教师无法跟随时代进步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业务能力。最后,受人员数量和课时数要求,不论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每位基础课英语教师通常要教授的专业广泛、班级数量众多,比如从农林到临床医学、建筑到艺术设计等,教师面临的专业、学情差异大、课时多,即使有行业企业经验,教师往往有心无力系统地将行业英语融入通用英语的授课中。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年10月试行)》(下称《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当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高职茶类专业的通用英语课程选用规划教材,结合单元话题,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将行业英语适当融入其中,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秋季学期的教学单元见表1。
表1 单元教学进程表
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使学生拥有更多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堂[3]。从教师微课的制作到国家级英语慕课的构建,信息化教学手段影响着现代高职英语教育的方方面面。茶类专业通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推荐相关微课、慕课之外,基础课教师录制泡茶微视频,邀请学生当嘉宾并向其推荐一款中国茶,从产地、加工、冲泡、评鉴等方面辅以英文解说和文字说明,将行业英语充分融入通用英语教学中。几段视频录制完成后,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由于是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的作品,视频作品备受学生欢迎,学生的练习情绪高涨,成效甚佳。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评估的反馈[3]。高职茶类专业通用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两个方面。第一,传统上对学生的考核以试卷考核为主,不利于通用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的衔接工作发展[5]。教学改革后,考核从最初的试卷考核转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课程形成性评价比例为70 %,终结性评价比例为30 %,根据当年行业英语在通用英语渗透比例高低的教学实际,形成性评价中又有10 %~15 %作为行业英语口头表达的考核比例。第二,学生在接受了茶行业英语的渗透融通后对教师教学评价较高,但也要客观面对教学评估反馈结果。比如学生对行业英语的渗透要求更高,教师则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小幅度增加教学内容比例;学生反应教师对课堂秩序要求不够严格时,则要采取一定措施维持秩序。
杨修平指出,高职英语教师的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主要课题[2]。因此培养有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师资是使通用英语向行业英语过渡衔接的有效方式。第一,保持教师授课专业相对稳定。即在安排授课任务时,安排同一教师连续几年带同一专业,加深与专业教师探讨交流。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熟练的教师需要5年时间[6],教师才有充足的时间从专业、职业角度研究问题、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一名基础课教师在已有熟练的教学经验上,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在一个新专业方向上有较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积累,将行业英语融入通用英语教学中。第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一方面加深了英语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积累专业资源,更好地将行业知识融入通用英语教学中;另一方面容易与同专业的学生取得共鸣,利用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消除对英语的抵触,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三,深入茶企挂职锻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茶类专业通用英语教师利用暑期到茶企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茶业行业对茶业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提升了学校与行业供需双方的匹配度,充分了解茶业企业,提高了自身职业素质。尤其是与茶行业、企业保持互动,充实了授课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更贴近社会需求。第四,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即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问题的研究[7]。近几年,教师每年对高职茶类专业的基础英语或行业英语均有科研项目,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不断总结丰富、继承发展,提高茶类专业的英语教学水平。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在茶类专业的英语教学上体现得较为充分。
行业英语渗透融通到茶类专业的通用英语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在2019级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1班进行了实验教学,经过1个学期的教学,与对照班2019级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2班以同一份电子测试题进行对比。测试题包括茶行业英语专有词汇、职场情景句的识读和单选,并从2018级专业英语期中测试卷中选取2题,共计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以学习通测验形式发放。测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平均分为5.2分,对照班为3.7分,实验班比对照班平均分高出1.5分。从教学上看,通用英语教学内容得到改进,日常英语和行业英语有机结合,提升了茶类专业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从学生方面看,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加深,课堂学习氛围较为积极,部分学生坚定了持续英语学习的想法。将行业英语渗透融通到通用英语的教学改革思路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将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把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渗透融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因此通用英语的定位仍然应当以扎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为主。要做好通用英语到行业英语的过渡衔接,就要求通用英语的授课教师将行业英语适当渗透到其中来,不能一味教授通用英语,也不能企图通过直接教授行业英语使学生“一步到位”到职场英语中。在通用英语的授课中,学校和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构建更合理化的通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职场业务的能力、树立持续学习的理念,以满足现代企业需求,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和时代发展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