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各地诊疗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用药规律分析

2020-09-24 02:46潘赐明张书涵贺嘉琦王芳莉马映川董昌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麻杏石频数麻黄

姜 楠,潘赐明,张书涵,贺嘉琦,王芳莉,马映川,董昌武*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医药在这次新型冠状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全程治疗过程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不仅降低了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同时在预防,康复方面均能发力,显示出其独特而全备的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中医药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让中医药完善尽早并全程参与救治,全面指导临床,本研究对各地诊疗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用药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文首先通过各省卫健委官网以及CNKI收集关于各省地方方案,将目前收集到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共24篇,试整理分析,为了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特点,本文先按区域划分总结,归纳每个省份的用药规律和特色,见表1。

表1 各省(市、自治区)中医药方案一览表

1.2数据预处理在进行统计分析前对方案中的数据进行规范统一,确定中药正名,保证中药名称的统一,防止异名同药。如出现“炙甘草”“潞党参”之类,将其更为“甘草”“党参”,余皆仿此。药性涉及寒,热,温,凉,平共5类:药味涉及苦,辛,甘,淡共4类:归经涉及肺,大肠,肝,胆,脾,胃,心,小肠,肾,膀胱,心包,三焦,共12经。

1.3统计学处理采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office 2010进行频数统计,根据所有的用药记录算出每一味药的用药次数,即该药的频次;每一味药的用药次数除以上述条件下的病例总数即为该药的用药频率(用药频率=频次/病例数×100%)。

2 6个区域的用药规律解析

2.1华北地区该地区5个省(区、市)共计用药频数为193次,频数分析发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麻黄、杏仁、石膏、葶苈子、陈皮、半夏、苍术、甘草、茯苓等10味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包含泻肺健脾祛湿之药以及麻杏石甘汤,见图1。统计显示,归经:主要归肺经(90%)、脾经(60%)、胃经(50%)以及心经、膀胱经、肾经、大肠经和肝经;四气:温热(60%)、寒(20%)、平(20%);五味涉及辛、苦、甘。

图1 华北地区药物频数统计表

2.2东北地区该地区3个省共计用药频数为147次,频数分析发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杏仁、甘草、麻黄、石膏、苍术、人参、茯苓、黄芩、陈皮、藿香共10味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包含健脾祛湿之药以及麻杏石甘汤,见图2。统计显示,归经:主要归肺经(90%)、脾经(70%)、胃经(50%)以及心经、肾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和膀胱经;四气:温热(60%)、寒(20%)、平(20%);五味涉及辛、苦、甘、淡。

图2 东北地区药物频数统计表

2.3华东地区该地区7个省(市)共计用药频数为374次,频数分析发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人参、甘草、杏仁、苍术、麻黄、石膏、藿香、陈皮、桔梗、连翘共10味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包含解毒健脾祛湿之药以及麻杏石甘汤,见图3。统计显示,归经:主要归肺经(90%)、脾经(50%)、胃经(40%)以及心经、肾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和膀胱经;四气:温热(50%)、寒(30%)、平(20%);五味涉及辛、苦、甘。

图3 华东地区药物频数统计表

2.4中南地区该地区6个省(区)共计用药频数为374,频数分析发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甘草、杏仁、人参、茯苓、藿香、苍术、石膏、黄芪、陈皮、麻黄共10味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包含益肺健脾祛湿之药以及麻杏石甘汤,见图4。统计显示,归经:主要归肺经(90%)、脾经(70%)、胃(50%)经以及心经、肾经、膀胱经、肝经和大肠经;四气:温热(70%)、寒(30%)、平(20%);五味涉及辛、苦、甘、淡。

图4 中南地区药物频数统计表

2.5西南地区该地区5个省(区、市)共计用药频数为268次,频数分析发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连翘、杏仁、金银花、厚朴、茯苓、桔梗、苍术、荆芥、黄芩、麻黄共10味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包含解表祛湿、清热解毒之药,见图5。统计显示,归经:主要归肺经(90%)、脾经(40%)、胃经(30%)、大肠(30%)以及肝经、胆经、心经和膀胱经;四气:温热(50%)、寒(30%)、平(20%);五味涉及辛、苦、甘、淡。

图5 西南地区药物频数统计表

2.6西北地区该地区5个省(区)共计用药频数为280次,频数分析发现,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甘草、杏仁、麻黄、黄芪、白术、芦根、石膏、大黄、桔梗、金银花共10味药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包含益肺健脾、清热解毒之药以及麻杏石甘汤,见图6。统计显示,归经:主要归肺经(80%)、胃经(60%)、脾经(50%)以及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和膀胱经;四气:温热(40%)、寒(40%)、平(20%);五味涉及辛、苦、甘。

图6 西北地区药物频数统计表

3 讨论

本文以6个区域梳理总结出中医药“因地制宜”特色,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用药归纳分析,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除西南地区外,其他5个区域均高频率使用基础方为麻杏石甘汤,总体药物归肺脾胃三经,温性药物多于寒性药物,主要涉及辛苦甘三味;药理学研究显示加减麻杏石甘汤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镇咳、抗病毒等功效[1]。分而言之,华北地区以泻肺健脾祛湿之药为主,东北地区以健脾祛湿之药为主,华东地区以解毒健脾祛湿之药为主,中南地区以益肺健脾祛湿之药为主,西南地区以解表祛湿、清热解毒之药为主,西北地区以益肺健脾、清热解毒之药为主。这并不意味着某个地区的治则治法就一定是以方案中的总结为主,截止2020年2月20日,取得较好的省(区)有西藏、甘肃、宁夏、吉林、内蒙古、青海和新疆,因此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方案值得肯定,此外安徽省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专家共识较迟发布,因此有待继续观察。

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中,麻黄、杏仁、石膏、葶苈子、陈皮、半夏、苍术、甘草、茯苓等十味使用频率较高;麻黄与杏仁配伍最为常见,两者配伍常常轻宣肺气,同时发挥抗炎、抑菌、抗病毒的作用[2-3]。石膏辛凉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烦躁,泻郁热而止燥渴[4]。石膏与麻黄配伍,且重用麻黄,意在发越水湿,更伍杏仁,可宣降肺气以止“咳”“喘”[5]。葶苈子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破滞气而定喘,泻停水而宁嗽。药理学研究显示,信号通路等作用于前列腺素内源性过氧化合物合酶2、转录因子AP-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等靶标蛋白,进而发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6]。新冠肺炎以湿邪为主,祛湿成为治疗共识,因此陈皮、半夏、苍术重在燥湿运脾,茯苓渗湿健脾[7]。

另外本次方案中总结到少数民族的医药方案,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蒙医药预防和诊疗方案(第二版)》、《西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藏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维吾尔医药防治方案》,西藏、新疆和内蒙古截至目前疗效非常可观,亦少不了少数民族医药的贡献,这也恰恰是因地制宜的表现[8]。《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五方因地势气候各异而治法各不同,故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猜你喜欢
麻杏石频数麻黄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心中的麻黄山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