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萍
【摘 要】 作文来源于生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学生的写作面临着不少的难题。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写作技巧的缺乏、不端正的写作态度等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应当同生活联系起来,而作为情感抒发的作文更应当如此。小学语文作文不应当如空中楼阁飘浮在天上,而应该脚踏实地从生活出发。
一、培养观察能力,进行材料积累
写好生活化作文的第一前提是观察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第一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随时随地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第二步,让学生进行积累。学生充分积累生活中的细微事物,才能在脑海中快速调动积累的相应内容,从而完成写作。当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之后,学生就可以在作文中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开展也会更为顺利。
例如,在有关“春游”的写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春游路旁的花草树木,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哪些变化,周围的环境如何,同学们的状态如何,自己的心情如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同时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观察而非是泛泛而观。可以就颜色这一个特点出发或者从春游中遇到的小动物来展开描述小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学生还需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这些也都是相应的描写技巧。学生掌握了观察技巧,养成了观察习惯,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积累,在写作时,才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二、展开生活体验,增强作文情感
如何增强作文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经历,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面对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切身体验,或者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相关的情感。生活化教学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自己的耳去听,自己去感触,才能收获最真实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劳动节的相关写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一次集体大劳动。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做了些什么,自己又干了哪一部分的内容。同时学生也可以就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感受进行详细的描写。如最开始时是否十分感兴趣,而在劳动中途时是不是已经感到疲惫想放弃,最后看到整洁的校园是不是特别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而经过自己劳动之后,是否对劳动节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深入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一番生活体验,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也会抒发更为深刻的情感,从而升华文章内涵。
三、挖掘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化教学也离不开教材内容的辅助,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完美推动生活化教学的进行。小学语文教材是多位大师的结晶,教材中选取的每一篇课文都十分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着一定的人文性和生活性。教师在展开生活化教学时不能只专注于生活实际,教学最为主要的战场还是在课堂,故而为了生活化教学的更好开展,教师需要从教材出发,不断探索教学中存在的生活化内容以及人文性内容,将课堂同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悟。模仿是写作的开始。学生要将教学中的生活化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积累,在作文练习中展开相应的模仿,从而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课文内容《秋天之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描述的秋天的场景、秋天之美以及作者眼中秋天的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解析,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注意相关词汇的积累和相关句式的运用。当学生自己面对同样题材的作文时,便可以该篇课文为模板进行仿写,仿写时也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让作文内容源于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但最后为学生自己所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教材是陪伴学生最长久的资源,教师应该好好加以利用,深层次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各种教学资源,而非僅将其用作课堂讲课的工具。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教育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寻有关教育的真谛;要将小学语文作文的学习定位于生活,同时辅以教育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作文学习。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推动作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让作文生活化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沈宁.引生活之源,促语文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78+39.
[2]田静.给孩子的写作插上灵感的翅膀——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