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2020-09-23 08:04杨锋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德育

杨锋

[摘 要]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学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阐述从多方面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提升初中生品格。

[关键词] 中学阶段;德育;品格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德育工作成为学校管理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文化知识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想使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将德育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同时,在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要求:“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德育部门要把握德育方向,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不仅要做到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为美丽中国建设输送新生力量。而德育实践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初中生良好品格,实现教育目标的好方法。

一、优化校园环境,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体现的是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歌、校训等隐性文化和校园环境布置和活动开展等显性文化,二者缺一不可,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观念,学校德育主管部门要关注文化建设带来的德育教育的价值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身处校园就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由于年龄和德育教育目标的不同,针对不同年级的环境布置提出了不同要求。例如,在初一年级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布置教室外宣传栏的内容,主要围绕班级特色展开,让每一面墙都能发挥它的育人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面墙上找到归属感。组织学生自我策划班级内部的环境布置。学生一天有大量的时间身处教室,教室内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班级内有相对统一的部分,如作息表、课程表、值日表和校规班规等,粘贴在黑板旁边的公告栏,时刻警醒学生。而室内的其余文化环境则由各个班级进行特色设计。有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设了开放式图书角,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图书,定期轮换,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班级充分利用空墙,或布置学生作品,或安放绿植,使教室始终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一个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愉快学习。通过这样一些由学生积极参与,且内容积极向上的环境布置,学生的认同感得到了提升,他们的品格德行也在无形中被熏陶感染。同时,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使得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的参与卓有成效,印证了校园环境建设必须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顺应素质教育的理念,调动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过程中来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励师生不断超越、共同进步,共建和谐校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和个人素养。

二、布置反思作业,抛弃浮躁

信息化的社会日新月异,学生思想也随着时代变化迅速地更新换代,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让很多人都只顾向前,却忽略了回头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严重不同步,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得浮躁不安,无从适应,这不仅波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教师应当时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抛弃浮躁,缓解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学校部分班级在班主任指导下,推行反思作业:在每天放学前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一天的行为,反思今天的计划是否完成、未完成的有哪些并思考、制定第二天的计划。这种反思作业,形式多样,有的班级以口头表述的形式进行,有的班级以写日记的形式进行,推行的班级在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基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班级情况的反思方式。这种反思,不仅仅是每天反思,每隔一段时间,班主任再利用晨会或是班会课等时间,进行集体反思,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并根据反思制定出新的目标计划。很多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没有方向,容易浮躁,每日反思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未完成的学习计划就会在第二天努力完成。同时,阶段性的反思可以让学生根据当下具体情况合理制定目标,而不是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反思有一定的效果,很多学生不再去追求一些虚幻的目标,或是与自身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目标,而是变得更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当然,通过班主任的观察与思考后发现,在反思的方式上、持久性上,还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各种变化。同时,要注意不能操作时间长了之后,反思作业流于形式,这样也就失去了反思的意义。

阶段性的反思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过去,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减少浮躁心理对自身成长的不利影响。

三、组织亲子行动,懂得感恩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的时期,渴望寻求与同龄人的交往,但却疏忽了和家长的交流,导致亲子关系敏感而脆弱。很多家长由于自身工作繁忙,就将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交给学校,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学校如果能组织开展一定形式的亲子行动,就能使家长更了解学生具体的成长情况,从而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也就不会再将育人职责全部抛给学校和教师。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父母,更容易和父母亲近,从而让亲子关系走向融洽。

例如,部分班级将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别开生面的亲子行动——“亲子共读”。“亲子共读”不同于以往的游戏类活动,目的是让家长通过阅读融洽亲子关系,活动内容主要是家长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父母和孩子相互监督并记录阅读内容,且要相互进行交流。在与家长共读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会接纳、分享不同的思想,有的在阅读中找到和家长的共通之处。父母也能在交流过程中,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此外,阅读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力的提高。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教师了解到,自从参与“亲子共读”行动后,家长明显感觉到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与过去相比,孩子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谈论自己的想法,理解父母的不易。这项亲子行动不仅使孩子在阅读中更有想法、懂事明理,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变得融洽,懂得了感恩父母,多陪伴父母。这样的亲子活动方式有很多,每一个班级都能根据班情设计适切的活动。如果能在开展一段时间亲子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家长开展个性化的亲子活动,那么,亲子活动的成效会更加明显,对家庭的共同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有利的。

親子活动为学生和家长的关系促进构建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互动,让学生逐步学会了解父母的生活、了解父母的想法,能平心静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互相理解中懂得感恩,同时亲子活动可以深化家校联系,促进家校教育的同步进行,让德育教育产生实效。

四、举行青春仪式,促进成长

德育基地是学校为拓展德育空间开设的特色实践基地,涵盖了素质拓展、科普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学校结合“八礼四仪”教育活动,选择初二年级,在学校德育基地梁鸿湿地公园举办青春仪式,积极引导初二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交往沟通,懂得尊重包容,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担起青春责任,努力为未来而奋斗。

学校将活动的地点从学校转移到大自然中,来到美丽的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举办两天一夜的社会实践创新青春仪式的形式。活动分为三个篇章:感悟青春,学会担当;告别童年,拥抱青春;珍爱青春,放飞理想。在这两天一夜里,学生们将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有搭建帐篷、户外露营、素质拓展、生火做饭、青春奠基仪式(篝火晚会)、定向寻宝等,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角”,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进去,且有很强的互动性,再策划了庄严神圣的仪式,既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勇敢、坚持、团结、思考,又能在“仪式”中分享青春的喜悦和激情。

平时,学生总是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埋头苦学,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身心俱疲,这样的德育活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学生们凭借合作、竞争和互助的精神经受了野外活动的挑战,经历了平日难以经历的艰辛,也获取了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他们用意志、汗水、笑声,光荣告别了金色童年,开始走向成熟,从此迈入青春之门,多了一份担当、一份感恩,明确了成为一名“少年”的标志,那就是“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都应该付出一份劳动,承担一份责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校要明确德育教育的地位,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策略,让学生在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体验,逐渐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品格,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邹以标.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分析与研究[J].学苑教育,2016(12).

[2]吴汉南.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2).

[3]马占能,司军,牛爱萍.城镇化进程中留守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4(4).

(责任编辑:文 宝)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德育
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以中学阶段为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学阶段有限集元素数目运算的有效拓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探析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复数学习中的四个误区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