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晨
古代黄河上游各民族很早就开始用葫芦和木材造渡具。此外,此地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很多日常生活用具都是皮革制品。为解决黄河上的渡运问题,当地人民便利用皮革制成渡具。它们既是西北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黄河水运工具有别于其他水系的一大特色。
先秦:腰舟与木瓦
葫芦具有体轻、防湿性强、浮力大等特点,所以很早就被人类用作渡水浮具。过河时把几个葫芦拴在腰部,称之为腰舟。这种腰舟的遗风,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能看到。云南省哀牢山下礼社江两岸的彝族人民,当捕鱼或远去外地的时候,就在腰部拴上几个葫芦。渡水腰舟作为海南黎族原始的渡水工具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黎族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项生存技能,也是黎族人们水上交通的“活化石”。
这种腰舟在黄河流域也有遗迹可寻。在1949年前后,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农民,为了耕田就骑着两个葫芦往返于黄河两岸。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人民就开始使用腰舟。
木瓦是一种简单的渡河工具,由整段的圆木凿空而成槽,长约三米,宽约半米,能载四个人左右。渡河时,瓦头瓦尾各坐一位水手,用木锨或铁锨击水,保持瓦体的平衡,并且掌握方向。单瓦容易失去平衡,所以人们常常把三四只木瓦连排划行,在咆哮的激流逆浪中也比较安全。这种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在黄河中使用,至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消失。
东汉:马革船和牛皮船
汉明帝即位之后,北匈奴与东汉帝国和亲、互市不成,发兵攻掠边塞,均被南匈奴和汉军击退。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北匈奴遣使入洛阳,又请求互市。汉明帝不想因拒绝互市而重起边衅,于是允许互市。结果导致部分南匈奴贵族的猜疑,须卜骨都侯等人准备发动叛乱,于是秘密和北匈奴联络,请求北匈奴派兵援助,这一阴谋被朝廷及时发觉,于是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设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任度辽将军一职,率兵屯于南单于庭西北的曼柏(今内蒙古东胜),又调骑都尉秦彭率兵屯南单于庭,以提防须卜骨都侯的叛乱势力和北匈奴勾结。
同年秋,北匈奴果然发兵两千骑,携带大量的“马革船”,准备从朔方南渡黄河迎接须卜骨都侯的叛众,因为发现汉军防范严密,无隙可乘,失望而归。《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其年秋,北虏果遣二千骑候望朔方,作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叛)者,以汉有备,乃引去。”
所谓“马革船”,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马皮制造的皮革船。其制作方法,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水战具》有详细记载:“以生牛、马皮以竹木缘之如箱形,火干之,浮于水。”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謀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相互解除前仇缔结婚姻,相互交换人质结成盟约,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迷吾的儿子迷唐,另与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企图攻打邓训。
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急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均很高兴感激。接着,邓训又送财物给羌人各部落,让他们相互招引,前来归顺。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部落的八百余户从塞外来投降。邓训于是征发湟中的秦人、胡人、羌人的士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袭击迷唐,杀死并俘虏六百多人,缴获马、牛、羊一万多头。迷唐离开大榆谷、小榆谷,居住于颇岩谷,部众都被打散了。
这年春天,迷唐又想回老地方从事耕种,邓训于是征发湟中六千人,命令长史任尚统率,缝皮革做船,放在木筏上渡过黄河,袭击迷唐的帐下豪强,斩杀俘虏不少人。
《后汉书·邓寇列传》对此是这样记载的:“训乃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箄上以度河。掩击迷唐庐落大豪,多所斩获。”所谓“箄”,就是木筏。就结构而言,东汉邓训的“革船”和后世的皮筏相同。
这种渡具虽然称作船,但具有皮筏的全部特征:有木排为骨架,有皮革缝制的皮囊,具备浮力。
唐宋:浑脱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浑脱,即皮囊。唐人李筌在《太白阴经》中记载:“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紧缚其孔,缚于腋下,可以渡也。”
其制作方法是:在宰杀牛羊时,不开膛破肚,而是从颈口把骨肉掏出,保持皮张的完整,然后加以熟制,即将皮袋放在清油和盐水(白矾)中浸泡几个昼夜,让其柔软,取出后剔除毛发和油脂;把颈部和三个蹄部孔口系牢,留一个蹄孔作为充气的孔道。
用时,如是羊皮,先把浮囊吹鼓,然后再结扎充气孔,这样便可单独作为浮具了。如是牛皮,则填入羊毛、干草之类的轻飘物,使其具备浮力,供人们泅渡。
技巧高的,可以骑在羊皮囊上划水过河。技术差的,用羊皮囊过黄河时,人们先把衣服等装入羊皮囊中,然后吹气扎紧口子,入水泅渡。泅渡时,用一只手把皮袋压于身体下,防止其翻飘;一只手划水,借助羊皮囊中的空气浮力,游到对岸。
牛皮袋可坐一至两人。其方法是:人先爬进袋内,面对面屈腿侧卧,然后由水手往里面吹气,吹足气,扎紧袋口,水手趴在牛皮袋的上面,两脚蹬水前进。坐在这种牛皮袋里,并不会感到气闷,因为人完全可以从潮湿的牛皮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二百多米宽的河,只十分钟就渡过去了。
清末至民国初期:羊牛皮筏
羊皮筏虽然结构简单,但制作皮胎却要下一番功夫。每年3—5月,气候干爽,又无蚊蝇,是制作皮胎的最好季节。以黄河上行驶的小羊皮筏为例,传统的做法是:第一步,制作皮胎(也称红筒、浮囊或浑脱)。将羊宰杀后,割去头部及四肢,骨肉全部由颈部或臀部取出,要求不得损伤外皮。原皮在水中浸泡3~4日,发出异味时捞出暴晒一天,拔去毛并清洗干净油脂、秽物。再灌盐半斤用少量的水冲洗,然后灌入半斤胡麻油,再将开口处扎紧,暴晒4~5日,直到外皮油润呈红褐色为止。制成后折叠呈扁平状,存放备用。第二步,充气。充气时,解开皮筏颈部绳索,用嘴或打气筒充气,直到皮胎胀满为止。第三步,制作木框架。用长7尺、直径2.5寸的木椽5根,每根两侧凿成约0.5寸长的方孔20个,作纵枢骨架,再用长4尺、直径1.5寸的木棍20根分别插入纵枢架孔内,作为横向骨架,并用绳索捆绑结实。第四步,组筏。将充好气的13个羊皮胎,在木框架上排成上、中、下3列,中列5个,上下列各4个,要求上下列皮胎头部朝中,而中列皮胎的头部依次颠倒排列。排好后用绳索将皮胎固定在木框架上即成。
牛皮筏的制作方法与羊皮筏相同,只是皮胎用牛皮制作。即将牛宰杀后取出骨肉,成囫囵皮胎。用盐水脱毛后,在四肢和脖项处涂上菜油,使之柔软。唯与羊皮筏不同之处是,皮胎较大,组筏时一般不充气,而是以物充实,若运输羊毛时,皮胎内则装满羊毛后扎紧口子(每个可填装120余斤)。无羊毛时一般填装草类,也称作草筏。然后用大木椽6根、小木椽40根做骨杆,把装好的皮胎串连起来,牢缚于骨杆之下即成。
羊皮筏以載客为主,牛皮筏以载货为主。轻快的羊皮筏可以日行两百多里。载客或装货时应注意载重的平衡。
组成皮筏的浮囊少则6~12个,多则可达400~500个。皮筏虽然是比较原始的渡水和运载浮具,但其应用经久不衰。这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点:制作简单,操纵灵活,安全可靠,吃水很浅,不怕搁浅,对航道适应能力强,成本低廉,不耗能源,而且和单个浮囊相比,皮筏的载重量大增,少则数百千克,多则几十吨,不但可以作渡具,而且可以长途航行。小型羊皮筏的重量很轻,一个人就可以背起来上路。
皮筏上常配置桨板,一般用柳木做成。桨板下端宽约0.5尺。上端是圆把,直径为0.1尺。皮筏在使用时,皮胎面贴水,木架面朝上,放筏人数(水上把式或“筏子客”)视筏子大小而定。一般小筏子1人,大筏子4~6人。筏工蹲在皮筏前端,执桨向前划拨。放短距离时,客、货到站,筏主将筏子背回;放长途的筏子到达目的地后,筏主将筏子拆散,然后将皮胎一一放气,晾干后扎好,运回上游。皮筏的使用期限若以行程计算,一般情况下牛皮囊约可航行7.2万公里,羊皮囊约可航行3.4万公里。牛皮筏价格一般比羊皮筏价格高出约2.5倍。
在长途运行的大型皮筏上,可张设帐篷,作为旅客及筏工歇息处所。皮筏的每一个浮囊都是一个密封的、提供浮力的单元。航行中就算有若干个浮囊破裂而失去浮力,但绝大多数浮囊仍不至于进水,其浮力足以使皮筏脱离险境。
皮筏渡河时,货物放在中间,水手在前后奋力击水,齐声唱号鼓劲。古代,西北人民正是利用这种工具,从黄河上游出发,沿水路运送皮革、羊毛等货物到兰州、宁夏、包头等地,为发展西北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皮筏上的水手叫作“筏子客”,他们需要一身超人的胆识和技能,能在惊涛骇浪中前行。
我国的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自古以来出产大宗的土特产,如羊毛、皮革、药材、烟草等,数量大而且是单向运输。到清末民初,皮筏已经成为上述地区主要水运工具之一。那时候,皮筏在羊毛、皮革、药材、烟草等土特产外运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有“羊皮筏子赛军舰”的美誉。
兰州的皮筏长途运输始于清光绪年间,所运货物多为皮毛、油料、木材、粮食,到兰州,或经兰州至宁夏、包头等地;兰州的瓜果、水烟、药材、大豆、调料也是主要货物。1932年,商业性运输达到鼎盛时期,皮筏多达120余只。
抗日战争开始后,黄河上游皮筏运输重点转到军用品方面。抗战胜利后再转回商品运输。
新中国成立初期:皮筏
新中国成立后,皮筏运输曾一度得到发展,甘肃省兰州市便拥有大型皮筏35个,多次承担大型机件的运输任务。1954年至1956年,包兰铁路修建及宁夏石嘴山煤矿建设中,由天兰路运至兰州中转的采矿选矿用机械、推土机及部分钢轨、钢材等,最重的大型机器重达60吨,均由兰州皮筏承运。
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后,皮筏的大规模长途运输由铁路和公路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