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健,房天琪,沈雪,陈艳,卜秀娟,张铁华
(吉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130062)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的重要决策部署。2017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确定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双一流”建设时期。“双一流”建设的首要原则是集中有限的资源打造比较优势,这要求必须确定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1],即所谓的一流建设学科。那么,在这种背景下,非一流建设学科怎么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命题。当前,我国设有食品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为27所,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为100所左右。这些高校大致分几种类型:一是农业类高校,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二是工科类高校,比如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三是海洋、财经类高校,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四是综合类高校,比如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是27所具有博士授权点中仅有的2所综合性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三类高校中,食品学科往往都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吻合,基本上是学校重点支持甚至是“王牌”学科。而综合性大学的食品学科一般是合并而来,往往属于非重点建设的学科。如果没有清晰的建设思路,将面临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遇。本文以“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为例,探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下简称食品学科)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优势以及发展方向。
率先建成一批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战略选择。吉林大学是我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作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确定了11个一流建设学科(群),但食品学科不在此列。学校的食品学科源于原解放军兽医大学的食品科学系,于2004年由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后成为学校的一个学科。对于非重点建设的食品学科来说,“双一流”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务之急是打破传统建设模式,完成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3个方面的转型发展。
需要实现从以学科为基础向以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双一流”建设强调把一流学科作为带动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基础性工作。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食品学科作为非重点学科得到的投入十分有限。如果一味拼学科建设,面临着与校内优势学科的激烈竞争。研究表明,学科—专业协同机制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这为食品学科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自救”道路提供了依据。换句话说,食品学科需要积极应变,从推进学科专业协同建设做起,专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打造一流专业促进学科建设。
需要实现从培养应用型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最核心的任务。当前,我国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在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系统性偏差,导致这一偏差的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或定位不准确以及课程模块陈旧[3]。吉林大学的食品学科虽已处在综合性大学氛围之中,但还具有比较强的涉农痕迹,沿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传统,还没有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优势,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相对落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显然,首先需要尽快摒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实现由教学型师资向教研并重型师资的转变。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环节,没有一流的师资,难有一流的学科。基础薄弱、以教学为主是综合性大学食品学科师资队伍的现实情况。一些教师还没有适应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科学研究的要求,主要体现为:育人的创新性不足和科研能力不强。一方面,教师应该把增强科研能力作为个人素质提升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队伍的建设方向应发生根本转变,即打造教学科研并重型的教师队伍,把科研标准作为培育或引进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实际上,由于学科专业水平所限,加之在引人育人上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建设一支与综合性大学相匹配的食品学科师资队伍并非易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综合性大学食品学科虽面临转型的压力,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概括地讲,综合性大学建设食品学科具有2个显著特征: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办学整体水平高,能为食品学科提供的平台足够宽广;二是相对于没有设置食品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具有“人无我有”的比较优势,而相对于单科性、多科性大学又具有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具体来说,综合性大学建设食品学科具有如下优势。
综合性大学在校内就能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这是与多科性、单科性大学的区别所在。吉林大学拥有全部学科门类及64个一级学科,具有人文、理工、信息、医学、地学、农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便利条件和多元的文化氛围。近年来,我校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发挥,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新增长点正在形成。而食品学科本身又是一门涉及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工程学以及管理学的综合型与新兴成长型学科[4],显然学科综合优势为食品学科拓展研究方向、培育新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对于其他设置食品学科的农业类、工科类等高校来说,这种学科交叉优势是得天独厚、无法比拟的。
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而吉林省又是农业大省,食品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科技力量的支持。吉林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东北地区的唯一一所双流(A类)综合性大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较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的重要办学导向之一,而食品学科与社会需要的契合度高,能满足地方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反过来讲,一些大型企业对高校的依懒性强,双方合作空间大,也容易获得合作成效。
综合性大学的食品学科虽说起步较晚,但所处的平台更高、综合条件更强、发展空间更大。吉林大学敏锐地看到了食品行业关系到民生大计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整合食品学科资源为契机,较早地对食品学科进行重新规划。学校于2015年成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资源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倾斜,食品学科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比较优势正在形成。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方向。在人才培养上,综合性大学区别于多科性、单科性大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吉林大学特别注重将学科综合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了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交融、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元的育人文化和氛围等。依托于学校的综合优势,食品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自然融入到综合性大学的育人环境之中,充分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建设一流学科并不是放弃非重点建设学科,综合性大学需要统筹考虑学科整体结构布局,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吉林大学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采取了分类分层次建设的思路。2014年,在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过渡期建设中,学校规划设计了高峰学科(群)、高原学科(群)、新兴交叉学科(群)3类学科建设项目,食品学科被确定为高原建设学科。2015年,学校将原军需科技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合并,组建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到来,我校明确了推进食品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近年来,吉林大学通过实行高峰、高原、新兴交叉和生态支撑学科的分类分层次建设,对不同学科进行精准定位。食品学科的定位就是按照高原层次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学科,分两步建设,即近期目标建成高水平学科,远期目标建成一流学科。
学科与专业是高校建设的2个重要方面,高校主要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5]。针对过去学科与专业建设相对割裂的建设方式,学校实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路,推进学科专业的协同建设。因此,我校首先强调以专业建设作为食品学科的切入点,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2009年食品专业作为吉林大学第1个参加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类专业认证。2018年食品专业第3次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标志着我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接轨。专业认证具有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对于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6]。我校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深耕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师资队伍、课堂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食品专业成为学校首批被认定的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之一,进一步扩大了食品专业在校内外的影响力,提高了师生的认同度。我校食品学科带头人被选为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相应的,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科建设。
“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着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吉林大学食品学科确立的专业建设先行的理念,就是要紧紧抓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发挥大学的综合优势为基础,重构培养目标。吉林大学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绝不能满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不符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定位。为此,学校制定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健全人格上,强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知识结构上,不但强调系统掌握食品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强调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综合素质上,强调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课程体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诸多相互联系的课程,通过科学设计形成的分工与协调的课程结构,主要反映在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7]。学科交叉融合是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天然优势,而课程体系建设是这个优势的体现和延伸。我校食品专业的课程设计依托学科交叉融合,着眼于综合性大学的育人特征、紧紧对接食品行业发展新需求、突出实践教学3个特征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针对食品专业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不足等问题,学校整合了核心课程内容,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调整,增加选修课、实验教学的比例。当前的课程体系分为4个板块(表1):A普通教育课、B学科基础课、C专业教育课、D实践教学环节。食品专业总学分为189学分,理论教学145学分、,践教学44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占理论教学的比例超过50%,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实践教学作为单独环节,与理论教学学分之比约为1∶3,体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食品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等。另外,学校设计了详细的课外培养计划,与课堂内容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表2)。
表1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表Table 1 Curriculum structure on undergraduate major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Jilin University
表2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外培养计划表Table 2 Extra-curricular training plan on undergraduate major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Jilin University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8]。食品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制定与“双一流”人才培养理念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发展战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科领军人物。首先,要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双一流”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新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要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针对食品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注重不同学科背景人才的吸收与队伍搭建。第三,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从长远来看,“双一流”大学食品学科的教师,科研上一定要有清晰的要求。但是,在注重教师科研水平的同时,一定也要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通过一些机制的建立与措施的出台,促进教学科研相长,而不可偏废其一。最后,要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食品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实验作为支撑。高校要不断完善食品学科实验教学的专兼职队伍,需要一些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验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实验队伍中,另有一些学科带头人作为兼职实验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提升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9]。吉林省正在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工业的转变,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深加工,加快食品工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服务东北食品行业特别是吉林省食品产业是吉林大学食品学科的办学导向,把食品学科建设在吉林大地上是一贯追求。我校的食品学科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一五”重点学科、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吉林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立足吉林省,率先成为在东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这充分体现了我校食品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而产学研结合的最大特点就是促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相互渗透。吉林大学充分发挥食品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与吉林省大型食品企业的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实习基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育人大平台,构建了校企、校研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新模式。既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也补齐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的短板,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综合性大学建设食品学科具有自身优势和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既来自于和同类高校的比较,更来自学校自身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基本属性。“双一流”建设时期,建设食品学科要充分利用好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优势,根据区域农业资源和食品产业的发展特征,明确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科体系中,找准自身的立足点,构建注重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教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结合并融为一体,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实践教学与科研、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10],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征的建设之路,最终实现由边缘学科向高水平学科再向一流学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