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家庭心愿评价体系

2020-09-22 23:19杨江桥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愿学习动机成员

杨江桥

家访时,几位家长反映,坐在身边陪伴或者责备一顿后,孩子的学习效果就明显增强,复工后孩子的作业质量更是大打折扣,家长们特别焦虑,感觉孩子不自觉,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孩子为什么不能自觉学习?首先要认识和正视孩子的问题。在家长的管理下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差,但缺少自制力,往心理层面说是缺少学习动机。我的建议是:建立家庭心愿评价体系,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

什么是家庭心愿评价体系?它是将家庭所有成员包括在内的,以每位家庭成员实现自己心愿為导向的积分制度。

怎么建立家庭心愿评价体系?

第一步,开展民主式家庭会议,提高孩子的责任心。无论孩子上几年级,一定要让孩子享有家庭发言权、投票表决权,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这件事与自己息息相关,明白这是自己的事,提高孩子的责任心。此外,在体系建立后,所有的积分积累原则、心愿兑换原则、心愿兑换周期都需要在家庭会议上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后方可实施,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这并不是别人强加于他的,而是自己参与商议的结果,有利于孩子自觉地遵守约定。

第二步,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商议出在家学习的基本标准。首先,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能力及水平。最好也从老师方面获取孩子的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孩子。

其次,商议最基本的每日达标标准。如果孩子基础较弱,可以将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时间及书写要求作为基本标准;如果孩子基础较好,可以加上质的评价,如学校老师对学生作业的等级评价,还可以缩短完成时间、要求自我检查等。

接着,根据基本标准共同商议,赋予相应的心愿值。不仅如此,还要帮孩子梳理出高于基础标准的两个有梯度的标准,并赋予相应的心愿值,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努力。

最后,要将家庭其他成员的角色与行为标准一并纳入心愿评价体系,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公平,更加信服。怎么纳入?以爸爸为例,可以设定每周与孩子谈心一次,每周带孩子外出运动两次等。

第三步,设置合理的心愿奖惩机制,提高学习动机和约束力。先要确定心愿,这个也必须在家庭会议中商议,每位成员提一个近期心愿,可以是活动类、物质类,在此建议在商议心愿时积极引导孩子选择丰富的活动类,如出游、与朋友聚会、DIY物品等,或是将物质类心愿设置较高的兑换值。当然,家长们也要精良选择活动类,如爸爸的心愿是与妈妈单独外出就餐、与妈妈拍摄生活合影留念照、独自享受外出钓鱼半天等。

其次,就是心愿怎么约定。心愿必须有数量要求,每位成员一次只能许一个心愿,完成后才能许下一个。按心愿价值、意义的大小分设置不同的心愿兑换值,如孩子想到北京参观军事博物馆,这个心愿的兑换值可偏高些,让孩子需要经过至少三周的努力才能积满积分,这样21天左右就可以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小心愿不宜战线过长,如孩子想和朋友聚会,心愿值设定在1周内完成即可,太长会让孩子感到心愿系统的困难从而产生抵触。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的心愿值设定应尽量征求孩子意见,让孩子有主人公意识。经过这样的系统规划,孩子会有自己的目标和动力,会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定时做家庭总结会议,及时兑现心愿。应在家中设置一份随时可见的积分记录卡,每天记录每位成员获得的及因违反评价原则而扣除的心愿值。每周末对所有成员的心愿值进行统计,如果已达标,将予以兑换;如果不可以,则需要一起反思许愿人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改进。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孩子认识自我,明确努力方向。

心愿评价体系运行成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商议加入其他评价项目,如家务、运动、卫生、礼仪等。

评价是促进人们改正、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心愿的设置能更好地提高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力,激活对学习的认真态度,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家庭心愿评价体系的建立必将帮助学习中积极性不高、缺乏良好监督的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心愿学习动机成员
心愿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我们的心愿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2017年的心愿清单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